探索豬的秘密

文字織紋與泰雅族織藝的變遷
公立博物館的評鑑與營運管理-以國立社教機構指標評鑑建置計畫為例(三)
史前館電子報第84期 2006.06.01 
   

 

文字織紋與泰雅族織藝的變遷
 文‧攝影 / 林建成


高玉英、高玉美姊妹與母親Iwan biyian的織品


Iwan biyian的人像織紋

Iwan biyian的中文織紋

  「合歡山、奇萊山環抱,濁水溪潺潺流水流經,南投縣仁愛鄉靜觀地區宛若其名,位處清靜幽美的環境,自然景觀、人文皆獨具風貌,卻因偏遠僻靜,部落裡除了偶爾出現少數種水果、青菜的平地果農外,平時少有人進出,但是有一種聲音倒似乎從過去到現在沒有停止過,那就是清晨織機的聲響。

  泰雅族織布技藝發展歷經部落、日治時期,一直到近代仍維持有傳統織布的風氣,改變較多的如開司米龍現代材料取代苧麻線,此外就是外來文化影響到創作題材表現了。這種變遷過程在耆宿織女「Iwan biyian」(洪春菊)的織布作品上留下了明顯而真實的紀錄。
Iwan biyian(1925-1999),日治時期出生於靜觀部落,小時候跟著外婆學織布,由於擁有一雙巧手和聰穎的頭腦,無論是多麼複雜的傳統圖紋,她憑著經驗與想像,可以在短時間內摸索出來,同時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織紋樣貌。

  己遷居埔里的高玉英是Iwan biyian的大女兒,她說母親總共生下了六女二男,子女幾乎是靠著織布換來的金錢養大成人的,從她稍懂事起,就看見母親一有空就坐在織布機上不停工作,好像從不嫌累似的。

  高玉英表示,「母親在靜觀部落時,織布用的原料都是自己種的苧麻,從採收刮取纖維、染色到織成布料成品,皆親手製作不假他人,直到近代材料進入部落後才改變。」

  晚年的Iwan biyian在子女皆婚嫁後,搬下山與高玉英一起住,享受含飴弄孫之餘,她仍維持著孜孜不倦的織布工作。高玉英說:母親睡眠時間很短,大都等孫子睡了才開始織布,通常都已經接近凌晨時分,大清早約四、五點鐘又起床織布,因為這段時間最安靜可以思考。

  從留下來的織品來看,Iwan biyian除了將織布當成生活重心,也經常用織布紀錄部落的事務,像織品上出現「我愛國家、中華民國萬歲、經國先生我們敬愛您」的中文織紋和包括英文字「Taiwan」、阿拉伯數字等,有別於平時對泰雅族織品圖紋的認識。這些文字織品,反映出部落在融合外來文化後的具體表徵,無形中也為族群文化變遷留下了可貴的紀錄。

  高玉英說,母親不識字,英文字是神父寫給她的,中文字則是參考雜誌或孫子的書本揣摩而來,可以想見當時她仔細研究,如何克服當中的重重困難與失敗,才能夠一線線織出來。

  Iwan biyian也喜歡創新織紋或向高難度的織紋造形挑戰,例如以挑織技法織出這些接近具象的人像織紋,在泰雅族過去並未見過,看得出Iwan biyian曾認真地研究,並創造出個人新的表現織法,尤其是宛如跳舞般動態感十足的人像紋最為獨特。

  目前於世界展望會霧社辦事處服務的高玉美則是Iwan biyian三女兒,她說:母親把織出來的成品,交給美籍明惠鐸神父轉賣給外國人,換取生活費,也讓家中子女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只要親友們喜歡母親的織品,她也十分慷慨地送給他們,至於每位出嫁的女兒,母親都會特地準備了織上美麗紋樣的織品做為嫁妝,現在僅存的織品都是這麼留下來的。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