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豬的秘密

文字織紋與泰雅族織藝的變遷
公立博物館的評鑑與營運管理-以國立社教機構指標評鑑建置計畫為例(三)
史前館電子報第84期 2006.06.01 
   

 

探索豬的祕密
  
文/ 林秀嫚

一、豬的生物學定義


  二、家豬
  (母豬與五隻小豬)

圖三、野豬全球分布圖



一、野豬


圖四、疣豬

圖五、西耑

 

 

 

 ‧‧‧‧‧‧‧‧‧‧‧‧‧‧‧‧‧‧‧‧‧‧‧‧‧

  野豬(圖一)與家豬(圖二)同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Chordata)-哺乳綱(Mammalia)-偶啼目(Artiodactyla)-豬科(Suidae)-豬屬(Sus)-豬種(Sus scrofa)。豬的齒式為3.1.4.3.,計有44顆牙,頰齒為丘齒型。有乳齒與恆齒,乳齒於4個月大時長齊,而恆齒由第一臼齒和第一前臼齒開始長,至第三臼齒長出時(約18個月)就進入成年期(e.g., Silver 1969, Matschke 1967, Bull and Payne 1982)。

  其中,野豬(分布情形如圖三)可以分為四個亞種,分別是位於北非、歐洲和亞洲的Sus scrofa scrofa、位於北亞和日本的Sus scrofa ussuricus、位於亞洲小半島(Asia Minor peninsular)、印度和遠東的Sus scrofa cristatus和位於台灣的台灣野豬(Sus scrofa taiwanus)。外形與野豬相似的動物有非洲的疣豬(warthog,圖四)和美國西南的西耑(peccary或西班牙文中的javelina,圖五),但疣豬、西耑與野豬實際上屬於不同屬、甚或不同科(疣豬屬於Phacochoerus屬,而西耑屬於Tayassuidae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d_boar,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mesticated_pig)。

  另一方面,家豬與野豬的外形差異不大,主要的不同在於前者的獠牙較小,但為了區別二者的不同,有些學者將家豬列為另一亞種,其學名為Sus scrofa domesticus。家豬於5000-7000年前即為人類蓄養,其主要目的為供人類食用,而基於培育地區的不同或用途差異(大骨架脂肪型、鹹肉型和鮮肉型),家豬至少可以分為15種(表一,王輔羊 2001、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B6%E8%B1%AC,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mesticated_pig)。



二、台灣野豬


圖六、台灣野豬幼豬

圖七、台灣野豬成豬

  台灣野豬,又稱山豬(Formosan Wild Boar)。一般而言,體型較家豬小、但吻部較家豬長、蹄較窄且腳較長。再者,野豬多以單一直線為其行徑路線,而家豬的行動路線則會彎曲或呈兩痕,另外,野豬也較家豬善於跳躍(游登良 1989)。屬於雜食性動物,主要吃甘藷、蚯蚓等60種以上的動植物。最常出現的海拔高度為10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區,但上限可至海拔3000公尺。幼豬(圖六)身上有多條棕黃色縱斑,長大後這些條紋會消失,整隻變為黑灰色(圖七)(http://protect.tfri.gov.tw/animal/wildlifeall.htm、http://www.ymsnp.gov.tw/web/resource4a.aspx)。

三、台灣史前時代的豬

  在台灣,最早的史前時代野豬的研究起於1959年蘇肇凱對於圓山、江頭與苑裡出土動物骨骼的研究。其後,臺北芝山巖與十三行遺址、北海岸舊社與海尾遺址、臺中麻頭路遺址、臺南蔦松遺址、高雄龍泉寺遺址、澎湖內鞍C與蒔板頭山A遺址、臺東卑南遺址、綠島柚子湖與公館遺址的報告中,都有述及豬科動物骨骼或牙齒的出土,而臺北圓山和江頭遺址、新竹苑裡、高雄大湖遺址與屏東鵝鑾鼻遺址的報告中,則進一步指出出土豬科骨骼為野豬,然而上述遺址報告皆未對豬骨有任何分析。進一步的遺址出土野豬骨骼分析以及其可能與人類互動的研究,則至1990年代才開始(林秀嫚 1997;邱敏勇 2002)。

   在「十三行遺址出土動物骨骼之初步分析-以豬下顎骨為例」一書中,林秀嫚(1997)以88個野豬個體(依右側下顎骨數量計算最少個體數MNI)所做的研究指出,十三行遺址(距今1500-1200年)出土野豬骨骼的年齡(Grant 1982)多位於未成年階段(64.77%),其年齡結構類似於大武魯凱族狩獵野豬所得的結構(51.85%為未成年個體)。除此之外,基於古文獻或民族誌中皆有述及臺灣原住民族群對於野豬的飼養,而且十三行遺址亦出土豬形陶偶的現象,林秀嫚推測位於臺北縣八里鄉的頂罟村的十三行遺址,於一千多年前可能有狩獵兼飼養野豬的行為出現。

  另一篇以遺址出土豬科骨骼研究為主的文章為邱敏勇於2002年發表的「臺灣新石器時代豬的畜養和狩獵-利用牙齒標準區分家豬和野豬的研究」一文。在該文中,邱敏勇指出距今3500年的芝山巖遺址出土豬骨,計有頭骨1個、顎骨51件和牙齒20顆。因為在芝山巖遺址同時發現了1件板岩岩質箭頭和26件尖器,邱敏勇認為這些工具提供了史前人類狩獵野豬的可能證據。而狩獵的對象以老年豬為主,青年豬和少年豬次之。

資料來源

王輔羊 (2001) 現代養豬2月號: 158-159

林秀嫚 (1997) 十三行遺址出土動物骨骼之初步分析-以豬下顎骨為例.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所碩士論文

邱敏勇 (2002) 臺灣新石器時代豬的畜養和狩獵-利用牙齒標準區分家豬和野豬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3(2): 271-302

游登良(1989)太魯閣國家公園-哺乳動物資源與經營. 內政部營建署消防合作社太魯閣分社

蘇肇凱 (1959)台灣先史時代遺跡出土動物骨?研究. 人類學研究 6(1): 133-170

Bull, G.. and S. Payne (1982) Tooth Eruption and Epiphyseal Fusion in Pigs and Wild Boar, in Aging and Sexing Animal Bones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Wilson, Grigson, and Payne (eds), pp. 55-71, Oxford, Bar British Series 109

Grant, Annie (1982) The Use of Tooth Wear as a Guide to the Age of Domestic Ungulates, in Bar British Series 109: 91-108

Matschke, G. H. (1967) Aging European Wild Hogs by Dentition, in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31: 103-113

Silver, I. A. (1969) The Aging of Domestic Animals, Vrothwell and Higgs (eds), pp. 250-268

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系野生動物研究室(http://protect.tfri.gov.tw/animal/wildlifeall.htm)

陽明山國家公園-陽明山的代表性動物(http://www.ymsnp.gov.tw/web/resource4a.aspx)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d_boar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mesticated_pi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B6%E8%B1%AC(維基百科)

圖片引自

圖一、野豬: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d_boar
圖二、家豬(母豬與五隻小豬):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mesticated_pig
圖三、野豬全球分布圖: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d_boar
圖四、疣豬: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rthog
圖五、西耑: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ccary
圖六、台灣野豬幼豬: http://www.ymsnp.gov.tw/web/resource4a.aspx
圖七、台灣野豬成豬: http://www.ymsnp.gov.tw/web/resource4a.aspx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