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南島運動資料庫建置第一步:【史前館+原棒協】

考古探索

  穿越千年的史前文物──從陶片分類看史前陶容器

博物館頻道

  「走讀臺灣x時空彼端的尋金者:Takili的過去與現在」 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505期 2023.12.15

「走讀臺灣x時空彼端的尋金者:Takili的過去與現在」 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文‧圖提供/姚書宇

  為響應112年世界閱讀日與文化部「走讀臺灣」系列活動,本館今年以「土地上的學習‧詩食史事」為主題,以文本結合各種形式的走讀活動。其中兩場「時空彼端的尋金者:Takili的過去與現在」以2022年底出版的《這是誰的金子?Nnima ka liqa nii?》考古科普繪本作為走讀文本,結合室內講座及室外走讀,帶領大家穿越時空走進千年前的崇德遺址。

  由於兩場活動皆辦在暑假,剛好今年夏天也多次迎來了久違的颱風,因此行程也稍稍被打亂,但幸好最終都順利圓滿完成,感謝祖靈保佑!

8/3 活動合影
9/8活動合影

走讀文本:《這是誰的金子?Nnima ka liqa nii?》

  《這是誰的金子?Nnima ka liqa nii?》是2021-2022年由花蓮縣文化局辦理「崇德列冊考古遺址教育推廣計畫」項下完成的考古科普繪本,由於近年來崇德遺址多次面臨居址開發及遺址保存的角力(註1),當地主管機關希冀透過淺白易懂的科普故事文本,將崇德的歷史結合近年的考古研究成果向在地民眾推廣遺址的重要性。

  本書故事內容以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Takili部落為背景,而部落的範圍也剛好與崇德考古遺址範圍有所重疊。主角小女孩Libix與小狗多多在家附近撿到了一枚金子,為尋找失主而在部落遇見考古團隊,因為好奇探入考古探坑穿越時空,而遇見了此地不同時代的人群,希望透過這枚金子,傳達太魯閣族Gaya「分享」的精神,重新思考人類與土地和自然的共生關係,並且透過考古研究,重新認識這片土地過去真實存在過的人群與故事。

  本次走讀活動邀請了繪本作者王心怡(註2)及陳婉馨(註3)為大家導讀繪本及分享製作過程。本書為作者們第一本繪本作品,因此從無到有的過程也都是充滿了各種學習,但是經過N次實體及線上編輯會議討論,大家一起努力合作一點一滴地完成了心血結晶。一開始,心怡和婉馨其實對於崇德遺址的史前文化以及考古研究都不甚暸解,畢竟考古文章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太容易觸及,課本也鮮少著墨。但經過資料的爬梳及吸收後,也驚覺於歷史課本的侷限性,反而讓大家忽視了所謂的真相或是土地真實存在的過去。因此也希望透過本書,認識及反思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歷史。

繪本作者分享

史前與歷史的金探子 

  走讀活動第二部分由筆者分享,從歷史文獻中的黃金產地,到崇德遺址這個最早被發現有金製品的史前遺址。從歷史文獻紀錄中,哆羅滿與Takili這個地方一直都與黃金劃上等號,在西班牙與荷蘭人在臺灣的時期因為始終找尋不到確切的礦區而充滿了神祕感。而從一些早期探險家的日誌與記錄下,也得以一窺400年前這片土地的人群樣貌,例如熱蘭遮城日誌中記載著荷蘭人如何探問與追尋產金之地,從瑯橋問到卑南,再問到Lilouw(里漏社)、Takijlis(得其黎,應為今天崇德一帶),以及他們在淡水以鐵與來自哆羅滿的原住民交換砂金(江樹生譯註 2002、2003、2011)。

  日治時期因著〈東臺灣四十億金藏〉一文而掀起一波採金熱潮,臺灣總督府陸續於立霧溪一帶試掘開採砂金。採金過程因為涉及向下挖掘鑿井,許多埋藏在地底下的史前遺留如金飾、陶器、金條、金簪、人骨等也隨之出土,受到相關學者的關注並前往調查,此即為崇德遺址之發現開端(劉益昌、王淑津2008)。崇德這個地方,可說是從史前到現代都與金子連結在一起,走讀活動後也有參與的夥伴(也是本館志工)分享,近幾年颱風過後在立霧溪下游也還採得到砂金呢。 

  而近年的考古發掘研究成果,也逐步揭露距今1400年前以來生活在崇德遺址的人們是如何與島內外的人群交流互動,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由於今年7月甫由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完成崇德遺址的發掘工作,現場也由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典藏研究組尹意智組長展示與介紹最新發現的考古遺留,讓參與者近距離觀賞千年文物,讚嘆史前人群的創意與技術。

講座分享
介紹最新出土的考古遺留

  千年崇德散策路線

  本次活動也邀請了尹意智組長以及陳婉馨老師帶大家漫遊崇德村以及崇德考古遺址,藉由考古學者及在地青年的視角,深入認識地上及地下的故事。

史前崇德散策路線

  走在時空交錯的十字路口,從考古學者的視角介紹崇德遺址的過去,走在遺址地表上即可看見散落的鐵渣及陶片,彷彿瞬間讓人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古崇德。眼尖的夥伴還看見了許多散落在地表上的1元硬幣,過去在發掘過程也常在接近地表的層位發現大量的1元硬幣,當時請教當地耆老才瞭解原來是太魯閣族的祭祀習俗,若遭遇不好的事情或事情不順利,想要去除厄運,就會將一元硬幣埋入土中,並且插上香菸、撒上米酒,讓惡靈退散。不過這樣的行為業已漸漸消逝,透過考古發現也重新認識了這樣的習俗。

  走訪曾經發掘並出土過豐富史前遺留的位置,則看見有些已覆蓋現代建築物,也顯現出史前與現代的層層交疊。如何保存史前遺址又能保有現代居民的生活居住權益,實為當代迫切的課題。

2019年發掘完的地點,現在已蓋上建築物了

  陳婉馨老師則介紹現在居住在崇德遺址土地上太魯閣族群的文化、遷徙歷史,以及未來將面對的土地變動議題。例如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執行的蘇花安計畫,已於今年7月份取得足夠的部落同意票,未來將於蘇花公路南段設立崇德服務區及高架道路,對於當地居民生活、經濟與生態的衝擊與影響也仍是需要持續關注的議題。如何兼顧開發與生態平衡?看來考古遺址也僅是多面向的一環。

介紹現代崇德
未來崇德又會變什麼樣子呢

地上與地下的共舞

  走完一場穿越時空的散步路線,我們再回到室內,由本館王仲群研究助理分享公眾考古學及國內外文化資產保存的議題。由於目前國內若是開發範圍與考古遺址重疊,仍是以將資料移地保存的搶救發掘作為優先策略,看似為達到開發與保存平衡的最佳解方,但缺點是往往必須與時間和經費賽跑,須在短時間內發掘完成大面積範圍。若遺物豐富、具複雜現象及多文化層,則難以細緻紀錄與保存,許多珍貴的線索可能就在倉促間佚失。那麼,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更好地保護遺址,同時又兼顧開發需求呢? 

  2019年,位於土耳其的安塔基亞博物館酒店(The Museum Hotel Antakya)開始營運。這座五星級酒店由於選址於考古遺址上,依法進行鑽探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了豐富的遺留,於是停工進行大面積發掘,而發現了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馬賽克畫、古城鎮相關結構。酒店經營者於是決定進行世界級的計畫為全人類留下珍貴文化資產,他們與建築師合作,將酒店興建在考古遺址上方並同時確保結構安全,雖然成本增加了超過四倍,但同時也保存了兩千年前的古城,入住的房客從房間內向下看就可以看到保存下來的古城結構。這個案例著實證明開發案與文化資產可以共存共榮。

  除了國外的案例,臺北北門捷運站也曾採用出土遺留原地再現的方式,將捷運車站基地內發現的清代臺北機器局、日治時期臺北鐵路工場的出土遺構進行展示,交織新站體與舊遺址,呈現臺灣交通發展奠基的歷程。而臺南永福國小則因於老舊校舍重建時發掘出土清代道署遺構及不同時代的遺留,進而選擇保留而成為全國首間在校舍現地保留歷史遺構的學校,並在校舍內成立了「市定古蹟清代道署遺構展示中心」,於今年2023年10月開幕,成為文化資產教育的最佳現場。 

  因此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還是可以有共存共榮的出路,珍貴的文化資產稍縱即逝,尤其是考古遺址破壞掉可能就永遠成為失落的線索。因此在發展之餘,也要小心謹慎地對待並保護這些土地的歷史,讓我們得以更了解自身土地的過去並反思未來。

分享國內外文化資產保存案例
參與夥伴也回饋分享參與基隆再造歷史現場的看法
少不了的部落美食香蕉飯

(註1)關於崇德遺址的開發與保存角力,可參考第431期電子報〈從花蓮縣崇德考古遺址談遺址保存與居住權的進退兩難〉。 
(註2)王心怡為本繪本的主編及圖文創作。
(註3)陳婉馨為「崇德列冊考古遺址教育推廣計畫」的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崇德在地部落青年 aka Mhuway達吉利共享生活空間創辦人。

參考資料
江樹生譯註 
2002 《熱蘭遮城日誌(二)》,臺南:臺南市政府。 
2003 《熱蘭遮城日誌(三)》,臺南:臺南市政府。 
2011 《熱蘭遮城日誌(四)》,臺南:臺南市政府。 

劉益昌、王淑津 

2008 〈花蓮崇德遺址的研究史:議題回顧與展望〉,發表於「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暨2007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2008.5.10)。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2023年「走讀臺灣X時空彼端的尋金者:Takili的過去與現在」規劃及執行)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蔡志忍│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