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南島運動資料庫建置第一步:【史前館+原棒協】

考古探索

  穿越千年的史前文物──從陶片分類看史前陶容器

博物館頻道

  「走讀臺灣x時空彼端的尋金者:Takili的過去與現在」 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505期 2023.12.15

穿越千年的史前文物──從陶片分類看史前陶容器

文‧圖/吳意琳

  當我們漫步在博物館裡參觀史前文物,所見到展示櫃裡一件件精美的陶器,是否曾經想像過,這些陶罐歷時數千年的時空旅行是怎麼發生的?事實上,這些來自於史前時代的物件,在臺灣島上各個地點,因緣巧合意外地埋藏在地底,透過發掘,再經過分類與室內整理研究,最後華麗轉身進入博物館,向世人展現過去的歷史。

  展示廳裡的陶罐可以分成兩種脈絡來討論,第一種是在非居住地點出土的。這些地點可能是埋葬或祭祀之處,文物的狀況常常較為完整,因為是當時的人刻意「埋藏在地面下」,有更大的機會不被其他的外力破壞而保存良好。

  另一種則是在史前居住地點出土的陶器遺留,這一類的遺留通常很破碎,主因是它們在史前人日常生活中多半因為破損而隨手丟棄,很容易受到踩踏或其他如整理環境的行為再度破壞。而在田野工作時,若剛好發掘到史前人生火使用的地點,時間久了以後成為丟棄垃圾的位置(灰坑),就可能發現到許許多多各式陶罐碎片。

  然而這些居住地點所出土的碎片,在早期因為破碎又保存不佳,復原工作困難,常常不受研究者的青睞。近來考古學家發現這些大量的碎片,在意義上其實常常是最能反映當時居民的日常使用狀況。這些整體的陶器組合(雖然破碎)可以觀察史前人的製作方式以及工藝技術。下面我們用一些資料來說明,居住地點的陶片怎麼樣透過分類與研究,成為理解史前人群生活的最佳材料。

陶罐的保存狀況與史前人的行為脈絡有很大的關聯性。

田野工作階段

  首先我們在田野發掘階段的時候,必須理解地層與遺物堆積的狀態,來判定這些陶片是不是史前時代的「第一現場」,也就是考古學所說的「原地堆積」。原地堆積的判定可以觀察文物是否在地層中為水平堆疊,陶片邊緣少有滾磨,也可以觀察出土現場整體文物的空間分佈。大型的灰坑常常是會在家屋外側,其中參雜的還會有各種廢棄物(吃剩的廚餘如獸骨、魚骨甚至穀類),許多陶器碎片與工具碎片。由於常常灰坑裡也伴隨許多碳遺留,可以用於定年,可以說史前灰坑提供的資訊量非常龐大,是考古學家最喜歡發掘到的現象之一。

遺址地層裡的史前陶片(黃色箭頭):下方密集堆積的地方是一個史前的垃圾堆(灰坑)。

室內整理階段

  從田野將大量的陶片帶回實驗室內整理,首先要做的清理工作就大費周章令人傷神。這些脆弱的史前陶片歷經數千年的埋藏,較幸運的保存狀況會較好,然而很多陶片都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壞與風化。前面提到的灰坑中常常會出土大量陶片,令人期待想好好整理一番。但更多時候在灰坑的陶片當時就已遭受多次焚燒或一些堆積物的壓疊、浸泡。很多時候也會遇到風化相當嚴重的狀況,比如說用水清潔就會加重風化程度,直接碎裂。特別是史前陶器表面有時會出現一些彩繪線條,這些線條一出土便會變得更黯淡,用水清潔時也容易被洗掉,需要非常細心地處理。

  陶片在清理之後就要進行漫長的分類以及拼合工作。通常我們會先找出陶罐比較明顯的特徵部位,如口部、圈足或者把手。大量的碎片會依照質地分類,之後再去比對口部,拼合的越多,可以辨識出來的陶罐形式就越多。這些工作很有挑戰性,需要耗費許多時間與精力,但也很像在進行史前立體拼圖大挑戰,粘合的時候也必須使用特殊的黏著劑,讓文物的損壞降到最低。

清理完畢的陶碎片,若幸運的保存狀態還不錯就可以觀察到清晰的繩紋。

實驗室分類與統計

  對於這些大量的史前陶器碎片,通常會先檢查陶片的成分是本地陶土還是外地陶土。這個步驟是先分辨有沒有大量的外來陶,因為外來陶除了可能不是本地製造,還隱含了交易的可能性。若有本地與外來陶器兩範疇,之後分析是要分開來討論的。

  接著,我們進行的統計方式是計算整體陶片群的最小單位數。這個意思是說,當一個陶罐如果破碎成很多部位拼不起來,我們若口部算一次、腹部算一次,足部又再算一次,整體的陶器數量便會變成原來的三倍。因此通常會以拼合後的陶罐口部,作為計算的主要單位。

實驗室內進行陶片的分類與拼合。

居住地點陶器的分析

   前面已經說明了居住地點很難有完整的陶器,能拼合出勉強能辨識的形式就非常令人開心了。而我們可以利用陶罐對稱的原理去進行考古復原繪圖,來對這些陶器口部的尺寸與樣式描繪出更多細節。當我們完成了拼合的工作、利用考古繪圖更大化的器型與比例之後,分析的下一個步驟會利用這些陶罐口部的樣式來觀察有哪些不同的陶罐形式。這個分類步驟,是要儘量試著以史前人群的角度,推測各類型陶罐在功能上的差異,而不是僅僅從考古學家角度觀察上的分類。理由在於史前人製作不同的陶容器,必定有使用上的需求。通常夾粗砂成分的陶罐可能是用於煮食的鍋子;質地堅硬緻密又帶有圈足的,可能是裝液體的容器;數量龐大又製作粗糙的陶碗,可能是日常最多使用的承裝容器,至於細泥質上面有彩繪的,可能有些特殊的非實用功能。比如祭祀或者特別場合招待賓客使用。

  所有的分類完成之後,可以對整體的陶器口緣類型進行統計,去觀察一下整體遺址的「陶容器組合」。這個組合比例非常有意義,因為是這群史前人日常使用的一套器物組合。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器物組合去與其他的遺址相比較,觀察差異性在哪裡。同時,也可以對於同一個遺址進行內部早晚期陶容器組合變化進行分析,看一看變化的狀況。舉例來說,我們發現了四千多年前的遺址通常早期的容器都是表面帶有繩紋的盆、缽、罐。有趣的是,越到晚期,繩紋容器越少,口部的形式也會有變化。這些分析結果可以讓我們對史前人的日常生活細節,有進一步的理解。也能透過這些資料去比對不同遺址之間的差異程度,從而有機會去討論人群之間文化習慣的親疏遠近。

居住地點陶器碎片整理後的分析統計。

陶容器的出土脈絡

  大致可以簡單地說,在考古遺址中,不同出土脈絡下的陶片,會帶著不同資訊。考古學家從田野現場就必須敏銳注意到這些資訊,第一時間要分辨這些陶器出現的地點是居住還是非居住地點。接續的整理工作、實驗室分析還要注意整體陶片是否有外來陶器的混入。這些步驟可以讓研究者在探討遺址在地的陶器傳統時(陶器的器型組合與樣式、製作技術、陶土使用),避免受到混淆,而能完成正確的判斷。

不同出土脈絡下的陶容器會提供不同的資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蔡志忍│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