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與靈的溝通:卑南族祭司祈福紀實

博物館頻道

  地方共創新篇章:史前館與「交會地方-藝駐共創」交錯的軌跡

回想‧回響

  2022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跳脫舒適圈的實習之旅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98期 2023.9.1

地方共創新篇章:史前館與「交會地方-藝駐共創」交錯的軌跡

文/張至善‧圖/Sayan、張至善

前言

  臺東美術館委託獨立互助創藝工作室與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下稱東台會)辦理了3年的「交會地方-藝駐共創」計畫,包含2021年「復返:土地的節奏」,2022年「復返:海洋的節奏」以及2023年「複復返:重思地景」,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在地緣上同為花東社教機構,並在藝文人際交往圈重疊下,產生交錯的時刻,而這些交錯的軌跡則是發生在史前館陪伴的東區原住民文化館之中。包括2021年「復返:土地的節奏」,參與館舍為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駐地藝術家為康雅筑;2022年「復返:海洋的節奏」,參與館舍為臺東縣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駐地藝術家為王秀茹;2023年「複復返:重思地景」參與館舍為臺東縣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駐地藝術家為蔡坤霖。那麼史前館在這裏面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投射出什麼樣交錯的軌跡呢?

「退潮之禮sapaini no kelah」拓印藍染作品由忠孝國小學生與藝術家王秀茹共作的成果展示

臺東美術館的「地方文化館駐地創研交流計畫」

  在臺東地區的「地方文化館」由於分布區域特色及館舍發展類型多元,加上歷經20年來社區營造與空間活化利用,以及各地方社團的努力,已展現出鮮明的在地文化與獨特族群特性的各種樣態。文化部「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第三階段自2016年展開,此一階段強調整合協作平臺的建立,並重視在地知識為主的「地方學」。

  臺東美術館以扮演臺東縣「大美術館」為核心理念,藉由引介、串連境內地方文化館,規劃藝術創作者進駐臺東縣轄下所屬地方文化館,或具備地方文化館特質之潛力點進行藝術家駐地媒合,協助創作研究,並提升地方文化館之量能。如此一來,藉由地方各級藝文館舍資源,擴充在地民眾參與文化活動,並創造地方文化發展優勢。

復返:土地、海洋的節奏

  「……復返/returns一詞引自James Clifford所著《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書中探究人們尋找回家意義中對自身文化根性的回復與更新,牽涉著原住民族生存與轉換調適的歷史脈絡。……透過在地族群文化及歷史的尋求與建構,逐漸積累地方文化量能,陪伴所在部落地區於後現代性的現實生活中,建立容身當代的文化認同。」(駐地主題)「復返」做為2021年和2022年的駐地核心價值,又分別以土地和海洋為主題。

複復返:重思地景

  2023年設定之駐地創作主題為「複復返:重思地景」:

  2023年,以「複復返」為題,再次嘗試藝術駐地共創的可能性。「複復返」以地景 (Landscape) 作為日常生活在空間中的實踐,邀請大家一起加入聆聽土地的呼吸,重新找回與土地關係和諧的生活方式。Carl Sauer (1889-1975) 認為文化地景是由一個文化群體從自然地景創製出來的,文化是作用者,自然是媒介,文化地景則是結果,也就是強調人對於地景的「能動性」。地方文化館舍,同樣走在「複復返」的多重路徑上,在營運發展過程中,透過在地族群文化及歷史的尋求與建構,逐漸積累地方文化量能,陪伴所在部落地區於後現代性的現實生活中,建立容身當代的文化認同。

  主辦單位邀請了縣境內6個立案團體(機構)參與計畫徵集,包含金崙故事館、鹿野區役場、興昌村大地旅人樸門永續基地、都蘭村月光小棧、長濱村書粥獨立書店,以及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最後公開徵選出3位藝術家,進駐3處地方立案團體(機構),透過地方文化地景的獨特性,駐地與地方居民一起學習與分享。

  主辦單位認為地方文化館能提供創作者一個學習及理解地方文化脈絡的地方,也是藝術家重要的創作場域與載體,可提供館藏內容、地方資源、共創以及與環境、與在地人群對話的空間。同時也希望創作者能為地方文化館開啟藝術視角詮釋與對話的窗口。這樣以當代藝術進行共創交流之時,這些歷程也能成為地方歷史、傳統文物與文化技藝展示和推廣教育的可能型態。

  藉由「地方文化館駐地創研交流計畫」,邀請藝術創作者到地方館駐地進行短期創作,期待藝術創作者敏銳的感受性、獨特的視角以及創作能量,經由駐地的過程而深入地方,發展出共學、共創的溝通過程,以當代藝術回應地方文化議題,或產生全新的詮釋,展現不同的地方特色與美學價值。

地方共創新篇章

  將史前館與「交會地方-藝駐共創」計畫交會的軌跡整理如表1:
表1:史前館東區原文館平台與「交會地方-藝駐共創」計畫

年份

2021

2022

2023

主題

復返:土地的節奏

復返:海洋的節奏

複復返;重思地景

藝術家

康雅筑
專長雕塑及纖維藝術,為複合媒材跨領域藝術家
王秀茹
與部落的居民一起用地方景物、記憶與故事,繪製屬於每個部落故事的地圖
蔡坤霖
橫跨裝置、雕塑、聲響、版畫、錄影等多元表現形式

館舍

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
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

成果(展)

mihumisang 米呼米尚
退潮之禮sapaini no kelah
眾聲象

與史前館交會

除了在海端鄉展出後,於2022年於史前館遺址公園展出
東區原文館平台會議進行導覽、教育活動示範、館員溝通、培力與交流
參與「日常,聲,形」聲音採集共創工作坊,提供教具箱研習及展廳導覽素材、未來展示研議

藝術家蔡坤霖在「日常,聲,形」聲音採集共創工作坊中展示自製的水下聲音採集裝置(Sayan攝)

  這些交會的軌跡包括史前館2023年參與藝術家蔡坤霖辦理的「日常,聲,形」聲音採集共創工作坊,並引用水下聲音對環境影響意見,提供史前館飛魚教具箱教師研習及展廳導覽解說素材,並考慮在未來引進相關展示或教育活動。2022年東區原住民文化館平台會議便藉由「退潮之禮sapaini no kelah」進行導覽及教育活動觀摩示範,進行原住民文化館館員的培力訓練,成為平台會議的交流內容。

  另一個重要的軌跡是2021年的「mihumisang 米呼米尚」展覽,在史前館與臺東美術館雙方努力下產生「地方共創新篇章」,於2022年藉由藝術家康雅筑駐點地方文化館現地創作後的展覽,移展於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特展室。這次的合作顯示出各機構資源、經驗的串聯,在這個計畫下串起臺東美術館、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史前館、海端地方社群以及東台會、臺東大學以及藝術家,成為一個多方合作的專業協力計畫。這同時也是博物館協作的另一種型態,運用博物館的空間資源進行協力,增加博物館專業協力的樣態,綿密又多元。

藝術家康雅筑為移展至史前館遺址公園的「mihumisang 米呼米尚」展進行導覽解說

  史前館除了陪伴、輔導東區原住民文化館以外,並協助館所與地緣單位建立文化共榮圈的分享、合作的友好模式,建構花東地區藝文新視野。2021年史前館將遺址公園的特展「芭芭秧普式生活」移展至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2022年將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的駐創展移至遺址公園展出,除了呈現博物館能量流動與循環.也建立了地方交會的雙向交流互惠模式。

  史前館與「交會地方-藝駐共創」交錯的軌跡,產生了「地方共創新篇章」,期許未來激盪出更多藝術創作與地方文化鏈結的各種想像與討論。

參考資料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網站
東區7館 搞甚麼東ccccccc (史前館陪伴之7所原住民文化館: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瑞穗鄉奇美原住民文物館.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文物館.臺東縣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東區原住民文化館輔導委員,任期為2021年-至今)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蔡志忍│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