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翻開臺灣史的第一頁,要從臺南開始

博物館頻道

  3萬年來,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

回想‧回響

  2022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短暫地與考古、博物館密切接觸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91期 2023.5.15

2022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短暫地與考古、博物館密切接觸

文‧圖/曾英澤

  過去總想像考古是一種浪漫的志業,且對沒有出過考古田野、參與考古發掘、整理,而只從課本文獻裡獲取知識的我而言,考古學、史前文化總透過博物館展示出它豐富、複雜又燦爛的一面。站在博物館展示窗前,不禁想像一幅景象:一位考古學家偶然路過一處丘陵,在被雨水沖刷而禿露的山壁上,有一連串灰白的貝塚排列,往下數尺,土色改變,紅褐色陶片夾雜被磨得光亮的石鏃鑲嵌於上,經過考古學家的層層發掘,揭示了一段被不同人群在不同時間暫居的聚落遺址與生活樣態……

  但這是簡化再簡化的考古,2022年7月,我有幸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的典藏部門實習一個月,讓我得以離開學院的書桌,進而一窺考古博物館的各項工作。

  因為實習,我與實習夥伴得以跟著俊男老師與嘉蓉姊,進入傳統博物館內一個被隱藏或不見於觀眾眼中的龐大空間:庫房。在這裡,考古出土遺存化做數筆屬性資料,分級存放於溫溼度被仔細監測之庫房層架中。在庫房中很容易感到自己的渺小,庫房內有那麼多不同遺址、不同年代層位、不同文化、大小材質、保存狀況的遺留,卻那麼安靜,唯有在標示有屬性資料的檔案裡,才顯得喧嘩。

  庫房的維護是典藏部門人員重要的工作,定期巡視,紀錄數間庫房之溫濕度,檢查蟲盒內是否有捕捉對文物有威脅之害蟲。同時,若有研究人員申請調件,典藏部門也要製作文物點交單、搜尋文物收藏位置,再一一取出檢視借出;文物歸還時更要經過仔細檢查、點交,並重新放回到文物原先收藏之層架中。

在庫房檢視被提取的文物

  庫房隔壁則是博物館的「秘室」,說是秘室,卻是來博物館的參觀者得以從玻璃窗和攝影機鏡頭觀察館員整飭文物的對公眾公開的空間。秘室與庫房是除了辦公室、特展室外,這一個月我最常拜訪和長待的地方。在秘室,我們學習了基本的文物攝影、製作典藏文物的無酸紙盒,也觀摩了文物整飭與點交文物的流程。

  在秘室中,我們與文物進行較長時間的接觸,無論是觀察、量測、拍攝或是調整其於收藏盒中的位置與保存方式。從發掘出土以來,到整飭、保存之際,一件文物的意義,於此已經過多重轉譯與重新賦予的過程。

  譬如說,假設有一件略呈現等腰三角形的扁平石器,一側腰部打磨出刃面,另一側則凹凸不平呈鋸齒狀;此外,三角形平面的高依稀看得出磨耗的痕跡,另一面則有穿孔,但並未完成。手持此項石塊,在缺乏其他資料或經驗知識的參考下,或許它就只是一塊石頭,一塊可能被其他人使用、加工過的石頭(甚至,有成千上萬如它一般的「石頭」)。但是,若取得了考古資料,了解到此件石塊的出土層位、遺址,與其可能所屬的考古學文化,那麼或許可以判斷這件文物的功用:譬如在關於這個文化的研究中,透過歷史文獻、民族誌參與觀察,甚至是實驗考古學佐證下,得知類似形制的文物可能是裝備在弓箭或長矛上的「矛鏃型器」等等,由此一來,原先「只是」一塊石頭的文物有了實用上、功能上的意義推論。

  更進一步來說,在博物館保存的那麼多文物中,透過資料的紀錄,文物與文物之間也互相建構意義。承上述案例,若考古資料如此記載:此一文物處於一向下凹陷的坑中,與眾多矛鏃型器共伴出土……據此,有另一層意義附著在此物上了。它可能出土於單純的垃圾灰坑,或是為亡者的陪葬品;甚至依其製造的特徵,以及其它矛鏃型器的製造特徵,可推論其是一次加工、二次加工,那麼此一層位地點,過去可能會是一處石器加工的場所嗎?由此推展,從細微而廣袤,由物可見人、社會、文化、環境等過去生活的種種面向。

  當然,在秘室實習,甚至是在博物館實習的一個月以來,更切身感受到的,或許是物與人,乃至於人與人所相互賦予的關係。考古學的知識經由博物館的推廣與教育、以及透過文物的展出,使人了解物、人、環境與時間的脈絡。而這些物具有的豐富意義與脈絡,讓我在觸碰它們時有格外慎重的感受。因為此時物的意義早已超越其在資本計算下單純的商品價值,而成為了對過去社會生活的一項見證。穿著實驗袍、手戴手套,切割著將要保存文物的無酸紙盒,儘管背對著秘室玻璃窗外的觀眾,卻也隱隱感受到此種人物相互交織的責任感。

在秘室學習製作無酸紙盒

  在實習這短暫一個月內,我得以一窺博物館的典藏部門運作與聆聽許多考古實務經驗,雖然屏除了之前對考古工作的浪漫想像,我依然能感受到考古學工作的豐富意義。此外,我想起之前閱讀過Bruno Latour與Steve Woolgar合著的《實驗室生活》,書中鋪陳了一段在實驗室進行的民族誌參與觀察。Latour點出所謂的科學研究,並非是獨立地「發現」或推導出真實、自然或科學真理,他強調所謂的「真實」是透過一個生產論文的文獻紀錄系統(實驗室本身)去「製造」出來的。儘管如此,Latour並非旨在推翻科學的真實性,他強調的是在製造真實的過程中,複雜的社會性介入,無論是研究者本身、研究者構成的研究社群與機構、資金、技術、時間、物質條件等等,透過相互合作或競爭,影響、左右著真實的產出。

  我想試著透過這樣全貌觀的視野去理解考古學知識的生產,無論是遺址的發現、發掘任務的組織、文物量測與資料填寫、文物的保存、後續的研究與公眾推廣,都存在有各種行動者與社會性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南科地區,在開發與保存、科技生產與考古發掘之間,充斥著許多張力。我清楚記得俊男老師曾經向我們強調,考古文物不是發掘出越多越好。其中牽涉到了文化法規、科技廠的設廠進度、考古的人力經費,以及後續漫長的考古文物整理分析、收藏、整飭與研究過程,而這其中有一大部分都發生在博物館,或博物館的組織之中。作為一位書桌前的學生,得以有短暫機會走進博物館、走進此一臺灣考古學知識生產、保存與推廣的重鎮,我覺得非常感謝,也深感其轉變我思考之深遠。

後記

  在南科考古館這短暫的一個月,館內的人們都待我們非常地友善與熱情,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主任、俊男老師、嘉蓉姊,和辦公室內非常照顧我的慧仙、于宣,以及也教導我很多的秘室的惠琴姊、昕恬,以及一起實習的夥伴雨蓁、柔君、鈺淇,還有警衛大哥、一起值特展的公服人員與所有照顧我的館員們。

典藏部門的嘉蓉、俊男老師,以及實習生雨蓁和我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2022年南科考古館實習生)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康美│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