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翻開臺灣史的第一頁,要從臺南開始

博物館頻道

  3萬年來,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

回想‧回響

  2022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短暫地與考古、博物館密切接觸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91期 2023.5.15

3萬年來,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

文‧圖/葉長庚  

  史前館開館了!

  歷經近3年的準備,史前館將以「3萬年來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作為主軸,以「臺灣史何止400年」作為引言,完整介紹臺灣的史前史與考古成果。

  在臺灣史前史廳的展示規劃上,策展團隊以時間為軸線,將3萬年區隔成6個展區、共10個主題,呈現臺灣史前史的主要發展脈絡。從最早有人來到這塊土地上開始生活的時期,到500年前最後史前階段的臺灣,除呈現人群在新石器時代於臺灣各地逐漸發展出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將本世紀對臺灣史前鐵器時代的新發現以不同於過去的手法呈現,期望使國人對臺灣史前史更加認識與理解。

不容錯過的史前故事

  臺灣史前史廳的6個展區分別描述不同時期重要的人群生活樣貌或文化特色。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臺灣,人群有著較為明顯使用海洋資源的生活習慣,儘管臺灣考古學界尚未發現新石器時代史前船隻的遺留或相關資料,不過考量到4,000-5,000年前臺灣西南部就有不少以七美島所出產的橄欖石玄武岩製作而成的石器,我們可推論時人已有乘風破浪往來澎湖與臺灣的航海能力。

  為了突顯史前人的航海能力、與考古學透過物質遺留研究人類行為的特色,特別邀請韓旭東先生創作了《海風》,呈現人雙手捧著船並吹著揚帆前行的樣態。《海風》除了在意象上呈現出史前人的航海能力與文化要素外,其獨特的格式化木雕形式似乎也與考古學藉發掘拼湊出史前人群生活的樣貌有異曲同工的概念。韓旭東先生更特別為《海風》親自寫下:

  約莫6,000多年前,繩紋陶文化的主人從家鄉的海灘出發,乘著海風,航向廣袤的大洋。他們善於操控風帆、駕駛獨木舟,嫻於觀察海流,藉著星星告知的方向,他們克服的風浪,滔湧到無法想像;他們到達的島嶼,遙遠得無法置信。書寫著人類的無畏,他們到達了臺灣。

表現史前人群航海能力的「海風」

  展場中除了《海風》,在鐵器時代單元還有如「非銅凡想」展區將人面青銅刀柄與其鑄造模具巨大化的模型,標示著這個世紀考古學對於臺灣鐵器時代工藝技術的重大發現。

看見過去的人

  「這是外星人嗎?」

  (作者:考古學不研究外星人,臺灣考古也沒有發現外星人啦!)

新石器時代晚期在臺灣北部出現新的文化要素

  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展區,有一面巨幅的史前人偶照片,這是特別為想與史前人合照的觀眾所設計的場景。「這是外星人嗎?」是很多人對這件出土於芝山岩考古遺址人偶下意識的反應,不過這卻是3,000多年前移民到臺灣北部區域的史前人群所創作的陶塑人像,原本可能是陶器把手,雖然已經破損,但人整體的表情與身體仍保留得非常完整。

  常設展更新後,在幾個單元特別展出臺灣各地發現的史前人偶。雖然物件都不大,但皆製作得維妙維肖,如長光遺址出土的人偶還保留有耳洞,代表當時佩戴耳飾應該是一件非常被重視的事。

  在鐵器時代,因為具有更良好的雕刻工具,史前人群的雕刻工藝產出更加精美與豐富的藝術創作,例如舊香蘭遺址出土的人面骨雕、還有許多刻劃在獸骨或獸角上的蛇紋雕刻。

考古學如何看見過去的文化差異

  本期史前史廳總共展出1,470件標本,其中僅29件為仿製品,比起前一期的展示多出超過500件標本。除了在主要依時間序發展的6大展區外,外圍的廊道上也設置了許多文物櫥窗,將各種類型的器物一一陳列,是這個展廳的第二敘事軸線。

  考古學的基本研究之一,是藉由發掘出土的遺物類型組合,進一步分析各個考古遺址在文化史上時間早晚與文化類型的差異。在9個不同器物主題的文物櫥窗中,陳列出臺灣各地不同形制的工具,除了讓觀眾可以理解這些工具的使用方式外,也能輕鬆分辨不同考古遺址間相同器物在型制上的差異,或是相同形制的器物會在哪些地區的遺址被發現。結合展示在側的品名卡,能發現有些特別形制的工具只會出現在特定的地區,例如靴形石刀只會出現在墾丁區域,在其它地方是沒有的,更令人好奇它實際的功能是否與在地文化或資源有關。

首次亮相展示在第二軸線文物櫥窗中的人面骨雕

  此區域也展示了史前文化的巨石。在廊道的兩側,分別依地理位置呈現分布在海岸區域與縱谷區域的不同類型巨石,可以明確發現兩地使用完全不同的石材製作類似的物件,這是人群掌握不同自然資源的結果。

輕鬆認識臺灣史前史

  展示廳中不免俗地設置有多媒體展示與互動裝置,皆是由策展團隊精心設計的內容。在展廳入口處的「3萬年來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動畫,即藉由考古探坑發掘臺灣的概念,在一個個正方形的探坑中出現不同的遺物,由最晚近的鐵器時代一直到最古老的舊石器時代,象徵一層層往下發掘出埋藏在臺灣土地下的故事。設計上特別將「3」字作成陶器外形,投影呈現不同時期的陶器紋飾與顏色,以配合動畫中出現之遺物所象徵的時期。

展廳入口處的介紹「3萬年來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動畫

  除了第一展區開場的「末次冰期」動畫以恢宏氣勢呈現舊石器時代的環境與人群遷移外,最後第六展區結尾的「土地上流動的人群」投影光雕秀都是不容錯過的參觀重點。

  策展團隊在多媒體展示的運用與設計主要目標,聚焦在如何讓觀眾輕鬆認識臺灣史前史。因此,在鐵器時代展區特別設計了一款大型牆面的多人互動遊戲,可以四個人同時操作史前人進行青銅、鐵、玻璃、黃金等材質的器物加工,讓觀眾在遊戲中瞭解史前臺灣的高溫工藝,以及製作各項器物所需的材料來源與過程。

  臺灣史前史廳的全新展示呈現,期望能與國人共同分享與理解過去同樣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看看在這塊我們生活的土地上,有哪些事是從過去以來一直在發生的?又有哪些事情經過了何種改變?如此,希望可以啟發民眾對臺灣這塊土地與文化更多的認識。同時,也呼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關注的重點之一:SDGS目標15土地生命,希望能對臺灣這塊土地有更多的理解。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臺灣史前史廳策展人之一)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康美│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