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的建築改造(上)打開‧視野
文/游清志‧圖/游清志、徐明正、傅書鴻提供
前言
2017年夏天,立法院通過前瞻計畫預算案,2018年春天,史前館迎來開館16年來第一次建築改造的機會,於是積極彙整多年來在空間使用上無法改善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經營的方向願景,提出建築改造需求書,公開徵求建築師遞件競圖。
需求書內臚列了史前館希望改造的重點,包括:「本館建築入口、大廳及二樓迴廊」、「山之廣場空間優化」、「既有餐廳、玻璃屋,與1F 教育資源中心改建為『南島探索館』」、「常設展廳空間與動線改善」、「南島探索園區(含南島植物園)」、「南島生活遺產公園」等。
2018年秋天,競圖比賽結果出爐,陳哲生建築師獲選為本次建築改造計畫的設計監造建築師(以下簡稱:改造建築師),其設計理念可以「打開」、「流動」四字囊括,對於視覺空間的創造、使用空間的改善均有獨到的想法與手法。
而史前館原建築的設計監造建築師為Michael Graves及沈祖海建築師,兩位均為當時1990年代國內外知名的建築大師,Michael Graves更為後現代建築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享譽全球,要對其作品加以修改,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論是現代建築主義或後現代建築主義都有其對於建築的一套想法及理論,改造建築師應是較趨近於現代建築主義派,本文無意比較兩者孰優孰劣,謹以觀賞者的角度就個人所見,與讀者分享心得。
打開・視野
太陽廣場的改造
打開,從外圍開始,移除了館前的升旗台、館銜銘牌、日晷及大型喬木等視線上的阻礙,讓人可以在館前的南島大道上直接看見史前館建築面貌,人的視野也同時打開。
|
在南島大道上可直接看見史前館建築面貌。 |
史前館建築坐西朝東,太陽廣場座落於正前方,是史前館的入口廣場,因為東方是太陽升起的方向,故名「太陽廣場」。改造之前,這地方是以四周綠蔭圍繞著一個圓形水池而構成,水池中央平台上矗立著一座大型日晷,水池周圍則平均配置了12支圓柱,顯見時鐘的形象;改造之後,這地方填土變成了山丘及草坡,並延伸覆蓋了建築物前的大階梯,大型喬木給移植到了兩旁不顯眼處,成為點綴。山丘間蜿蜒的小路綿延向上,直通大門,沒有高差。
|
從側面看史前館改造前的正門(徐明正拍攝)。 |
大階梯的消失,使得原本高高在上、受人仰望的建築門面少了一些尊榮氣派或莊嚴氣象,但卻多了一份親和感,拉近與民眾的距離,且利於行走,更合乎使用需求。
|
史前館改造前的正門樣貌(徐明正拍攝)。 |
原先的太陽廣場運用立象的手法,以水池及日晷為景,創造一個可供觀賞的重心,較容易使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思維上則強調建築意象的塑造,故在其中或明示或暗喻著時間的意涵,強化了建築與史前的連結,這種象徵性的建築方式,是原建築的一大特色;而改造後建築並不著意於意象的表達,甚或反對,其設計思維崇尚簡約及功能導向,著重於人的使用需求,而非著重於建築物本身所代表的形象意義,因此朝友善的、親民的建築方向發展。
然而以前的印象已深植人心,日晷已成了人們心目中史前館的標誌,故當改造完成,圍籬撤除,館前入口廣場重現世人面前後,部分熟悉史前館的民眾並不贊同這樣的改變,但對於大部份的民眾,面對這樣開闊的草地環境,心情也應是歡欣愉悅的。
在入口的牌樓上,原來掛有「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11個大字,也在這次的改造中消失了,其實在原建築的設計中,也沒有要在建築門面上標註館銜的想法,那是在落成開幕前由館方自行加上去的,就這一點來看,兩代建築師對於建築的想法還是有共通之處。
|
史前館改造後的正門,直接面對開闊的草地。 |
入口大廳的改造
入口大廳是接待遊客的區域,中心地帶挑高一層,售票處、服務台及紀念品販賣店等設施分布在兩側,其上方2F空間分別為視聽中心(放映室)與特展室,以前左右兩邊各有樓梯可以通達,廳內各功能分區均以隔間及櫥櫃明確劃分。
|
改造前的入口空間配置(傅書鴻繪圖)。 |
大廳的改造同樣是以開闊化、通透化的方式進行,打開了室內隔間櫥櫃及左右兩座樓梯後,接待處與賣店區連成一體,視覺面積突然擴大一倍,視線更可及遠,不需靠近窗戶就可以看到戶外的景色。尤其是向著山之廣場那一面,少了兩座樓梯的阻隔,室內大廳與戶外廣場間僅隔著一片落地玻璃門,使人一進大廳門口,山之廣場草皮景色立即映入眼簾,不但予人驚喜感,更大幅打開了視覺的縱深。
|
改造前的入口大廳左右兩側皆有樓梯。 |
|
改造後的入口大廳視野變得更通透。 |
阻礙視線的左右兩座樓梯移除後,上下樓層間的聯繫也隨之阻斷,因此,改造建築師在視野主軸線外的走廊上另外設置一座樓梯,以方便民眾上到2F的視聽中心及特展室參觀。
山之廣場的改造
山之廣場是由四周建築群所圍繞出的中央廣場,類似四合院的格局,其範圍除了廣場本身外,還包含了兩旁的階梯座椅及環繞四周的二層樓迴廊。迴廊2F部分作為連接入口大廳、展示館及行政大樓的主要通道,其中從入口大廳到展示區的這一段是遊客入場的動線,其下方的1層空間有3間化妝室,設置化妝室的緣由是因山之廣場原規劃作為大型演出的場地,故需要一處提供表演者與工作人員使用的後台,外面的階梯座椅則是觀眾的看台區。
但在戶外進行表演活動受到天候的影響非常大,在沒有遮蔭的情況下,除了雨天不能表演外,晴天也同樣不行。頂著烈日觀賞歌舞,對觀眾或表演者來說,都絕非良好的感受,因此,歌舞表演活動多半會選擇在室內舉辦,室內雖然沒有專屬的表演空間,一切要靠臨時布置而成,卻可避免因天候的不可預測所帶來的困擾。
山之廣場是一個視野封閉的空間,四面都被排列整齊的柱列、木窗格帷幕牆、厚實的板岩石牆及寬大的階梯所合圍,只在西面的小窗格中可稍微透視到中央山脈的身影,但其視野仍非完整,而是被窗格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若想要看清楚,則須走近,臨窗觀望。
|
改造前的山之廣場。 |
原建築處理視覺的手法大概都像這樣,先讓每一個空間看似獨立存在,其實其中各有聯繫,只是刻意隱約,僅露出一隅,若隱欲現,誘人過來一探究竟,等到進入了下一個空間,方才發覺別有洞天。
改造後的建築則打破了原建築刻意營造出來予人的視覺感受,是另外一種全然不同的作法與思維,改造建築師將其稱為「打開」,打開之後,空間不再顯得獨立,而是連貫,視野不再顯得封閉,而是開闊。
原建築予人的美感是在於慢慢找尋、細細品味,是一種緩緩漸進的過程,體會之後才覺驚喜;改造後的建築予人的美感則是直接的,不需蘊釀,讓人在第一眼接觸的瞬間立刻震撼。
山之廣場的打開只是局部性的,僅拆除西面正中的圓窗木格及下層板岩石牆,讓視線有個較大面積的孔徑可以穿越,透過圓窗,遠處山巒彷彿映在圓窗上,形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也讓建築與山景直接產生了連結。這樣一來,史前館建築東西向的軸線全部打開,從外圍、太陽廣場、入口大廳、山之廣場到後方景觀公園的中央草坪,甚至到更遠方的中央山脈,視線一路通暢。
此區的改造中,最大的變化是鋪上了一層人工草皮,將自然的山丘地景導入建築內部,在彷如宮殿般建築的剛性空間內注入了柔性的色彩,毫無衝突與周遭環境融合在一起,成為吸睛的焦點,並可供民眾親近(未完待續)。
|
廣場上的大片人工草皮。 |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研究助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