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考古.工具.人之都市考古的傳說」臺中特展參觀重點報你知!

博物館頻道

  不只是傳說—結合在地傳說故事的環境教育課程實踐

博物館頻道

  「走讀一日學‧鹿鹿絮絮話南科」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79期 2022.11.15

不只是傳說—結合在地傳說故事的環境教育課程實踐

文‧圖/林佳靜

  神話傳說代表了一群人在土地上的共同記憶,有歷史發展與祖先的經驗,尤其是傳統地名在形成及演變的過程中,不僅充滿著祖先對自然環境的觀察與認知,並具有深厚詩意的祖先故事描述(胡正恆,2002)。卑南遺址公園鄰近的卑南族Puyuma普悠瑪部落,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故事——兩兄弟的風箏故事,耆老們述說故事的發生地包含了卑南遺址、富源山區以及東海岸加母子灣一帶,具豐富自然與文化地景的故事內涵。

  筆者自2014年起協助部落內的臺東縣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執行了三次結合風箏傳說故事的環境教育課程。課程規劃以故事地景作為環境教育的場域,並依據每次教學團隊所擬定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重新認識在地環境的歷史、故事與變遷,同時也能連結當代的在地議題,引發學生重視在地文化、理解環境的變遷與自身的角色,進而能激發行動意願。以下簡述每個課程規劃的目標與執行的內容方式。

跨越族群的邊界、重新連結與土地的關係

  2014年1月,學校老師首次向筆者表達有興趣運用風箏故事來推動在地文化課程,在課程開始前我們邀請部落耆老先帶領我們至每個故事點進行探勘,之後便討論與擬定課程目標。每塊土地上都有許多人曾經留下的記憶與故事,因此我們以「土地/地方」為起點,希望透過課程規劃能連結學生與土地的記憶故事,跨越族群的框架,尊重與認識不同族群在這塊土地上多元的故事。再者,故事是產生連結的橋樑,引領孩子們認識過去的歷史、尊重在地文化也在意這塊土地,重新省思自己在這個時間的長河中所扮演的角色。

  課程的實施,從引領學生理解土地生命長河概念的繪本《街道的歷史》(Millard, 1998/黃意翔譯,2011)導讀開始,之後運用現有的繪本《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林志興,2002),讓學生認識與探索風箏傳說故事內容,再由耆老帶領學生探訪每個故事點,實際走入現地看到那傳說中綁著風箏的石頭、故事中主角弟弟嘔吐的水池現地、父親遺骸所化成的岩石等。

  透過探訪傳說故事不僅賦予自然中的海岸、岩石與山脈生命,也牽起它們和學生的關係與地方意義的浮現,學生們則將在每個故事點所觀察的現象、學習到的內容以及想問的問題記錄在學習單上。之後課程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規劃藝術創作課程,邀請三位部落藝術家帶領學生分成傳統風箏製作、故事場景繪畫、文化地景模型這三組,進行創作。

  課程嘗試利用藝術創作來提升學生與地方的情感連結,學生們親手做與觀看,感覺自己與風箏故事、地景的關係更近了,故事不再是遙遠的傳說,地景也不僅是單純的自然環境,這裡有大家共同參與的記憶,在最後的綜合討論課程中,學生們也開始關注東海岸所面臨的環境議題。這一系列的課程規劃,從聽耆老說故事,探索故事場景,藉著藝術創作,引導學生與土地連結,讓學生和故事、土地對話,最後學生發現自己也在這歷史的軌跡中留下記憶,是一個很重要的種子,看見自己與土地的價值,產生出對土地與人類遺產的愛,進而萌發出對公民議題的關注。

深化文化的連結、多元的藝術創作實踐

  2019年3月(107學年度下學期)我們再次執行風箏故事課程,這次我們邀請部落青年加入,不僅強化了教學的量能,也有許多突破的創新思維。本次課程從探索史前卑南文化以及月形石柱(相傳故事中拉拉鄂斯部落所居住的現址)出發,再引導學生進入兩兄弟風箏故事的情境,找尋每個故事點的地理位置與現地照片,引發學生探索與學習的動機。

  之後教師群討論針對學生的提問、文化背景以及傳說故事內容的文化性進行討論,思考如何讓學生們理解故事內涵、產生意義並能連結至當代社會中,最後確定了每個故事點的角色扮演活動設計(例如:兩部落搶土地、兩兄弟與爸爸的談判、拉風箏營救弟弟、故事聽傳說接龍活動等)。活動規劃除了連結每個地點的故事內容外,亦圍繞著四個重要的議題:界線(內與外的概念)、連結(與人或自然的連結)、方位(故事點間的方位關係)、延伸(在承接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合當代的環境現狀並向前延伸的想法,有著變與不變的概念思維)。

  在部落青年們策劃下,本次傳說故事點的踏查不只是現地的觀察,更加上體驗活動設計,使學生能進入故事情節並進行討論與思辨。此外,本次課程同樣規劃藝術創作課程,有別於之前所做的小型文化地景模型,這次強調身體與土地互動的經驗感受。

  教師群團隊引導學生們實際以泥土形塑出風箏故事發生地的自然環境地形(溪流、平地與山丘等),過程中學生們除了學習發生在土地上的自然現象,也在思考如何運用自然素材將自己對故事點的認識與感受進行創作,展現出與文化地景互動後的故事。學生們的作品不只是展現自己的看見,而是將看見後的想法重新轉化,並重新賦予它新的意義。此外,這次課程結合學校語文課,在每個階段活動後同時搭配文字寫作(包含心得報告、踏查遊記、新詩寫作、作品紀錄等),每一次的寫作過程學生們不斷地與自我對話,也再次加深與土地歷史故事的連結。

現地踏查體驗活動——拉風箏救弟。
現地踏查體驗活動——指出部落的方位。

  本次課程帶領學生認識地方傳說故事,透過實地踏查與角色扮演活動深化對地方與文化的連結,能理解在地文化的形成與演變。再者,透過文字寫作,學生能在內化過程中發展新的意義並呈現在他們的文化地景作品中,進一步深化情感的涉入。在最後的綜合討論課程中,學生們同樣珍視每個地景並關注這些故事點的環境議題,也希望未來能持續分享這些傳統文化與故事。

回應當代社會的情境與議題——訊息的傳遞與溝通

  2022年4月(110學年度下學期)教學團隊再次展開第三次風箏故事課程,經過多年後,為因應不同學生特質與社會情境現象,尤其是在現今數位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正確地接收、判斷與傳達訊息是重要的議題。因此,教學團隊討論擬定新的課程目標,除了保有原來以「土地」為基礎以及方位、界線、連結、延伸這四個議題外,我們加入了訊息的傳遞與溝通這個議題,在角色扮演活動與引導討論的設計上也有所調整。

  課程前半段的規劃如同前兩次課程有傳說故事導讀、訪問耆老與藝術創作等,本次藝術創作邀請耆老帶領學生製作傳統風箏,課程安排原本希望能讓學生於實地踏查活動中,在每個故事點施放帶著訊息的風箏,但後來因為遇上部落及周邊公園空地等多為禁航區而作罷。不過,教學團隊也藉此機會將飛安與傳統文化衝突議題討論加入後續實地踏查活動中。

  在實地踏查課程的角色扮演活動設計,讓學生們在每個故事點中進入故事情境,成為故事裡的角色,同時思考在這個情境中會如何行動、說什麼話以及想傳達的訊息!過程中除了有口語的訊息傳遞與辯論,亦有只運用眼睛與肢體來傳達與接收訊息的活動設計,讓學生們有多元感官的學習體驗。

  在前一次課程的角色扮演活動規劃,除了連結每個地點的故事內容外,會圍繞著方位、界線、連結、延伸這四個議題,但在這次角色扮演活動設計則是以融入故事角色以及訊息的傳遞與溝通議題為主,並不直接傳達這四個議題概念。不過學生們在融入扮演故事角色過程中,能自然而然地連結起這四個議題,並在最後的綜合討論課程中,能主動分享並說出哪些活動情節與哪一個議題相關。本次課程雖然同樣帶領學生認識地方的傳說故事,透過實地踏查與角色扮演活動深化對地方與文化的情感連結,但教學團隊亦連結當代的社會情境議題,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當代社會的挑戰。

現地踏查體驗活動——與風箏石合影。
綜合討論——議題的統整與討論。

  筆者長期推動館校合作課程,近年來與鄰近花環實驗小學合作推動在地文化課程,本文分享的是運用同一個在地傳說故事所發展出三個教學案例。課程目標以地方為基礎,連結在地故事啟發對地方之愛;之後透過活動設計深化學生對地方與文化的連結與情感的涉入;最後則連結當代社會的情境與議題的討論。教學團隊對在地文化課程的設計理念,希望不僅能回應傳統文化,使學生能產生認同與具有意義感,同時能思考與面對當代社會情境,進而能省思如何在現在與未來的世界好好地生存。

參考資料

Millard, A.

2011

街道的歷史(A Street Through Time;黃意翔譯)。嘉義市:明山書局。(原作出版於1998年)

   
林志興
2016 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臺灣:新自然主義。
   
胡正恆

2002

人、土地、與歷史記憶:以蘭嶼傳統地名的研究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26,110-121。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