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2022年4月22日地球日:投資我們的星球

考古探索

  永康火車站下的蔦松遺址:日本時代的發現

回想‧回響

  2022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參與前後台工作的學習機會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65期 2022.4.15

永康火車站下的蔦松遺址:日本時代的發現

文/曾于宣‧圖/曾于宣、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南科考古館最近為推廣本館展覽並與臺南在地建立連結,於永康火車站設置一處關於蔦松文化的展示看板,讓通勤來往的民眾候車之餘得以更認識永康在地史前文化樣貌。展示文案以座落在永康火車站的史前遺址--蔦松遺址為題,簡要介紹其研究歷程與發現。在此彙整當地日本時代的發現,提供看完展板期望更深入認識蔦松遺址的旅客參考。

一、簡介蔦松遺址

  蔦松遺址位於臺南市永康區,座落於臺南臺地東北端,為臺灣西南地區最晚期的史前文化--鐵器時代「蔦松文化」的定名遺址。由遺址特質來看,是一處史前貝塚遺址(黃台香 1982)。經過多次考古調查發現蔦松遺址範圍廣大,面積約48萬平方公尺,遺址所在海拔高度約5-10公尺,主要範圍位在現今永康火車站東側約400公尺處(臧振華等 1994),以臺1線作為遺址北側邊界,南至龍埔里活動中心北側綠地(註1),西至永康火車站附近(劉益昌等 2010),東以南143道路(龍橋街)為界。

蔦松遺址南側現況,圖中道路龍中街東西兩側為住宅區及空地(曾于宣攝)。

二、因縱貫鐵路興築的發現

  蔦松遺址舊稱「蔦松貝塚」,最早在日本時代興建縱貫鐵路時應已被發現(註2),不過後來遭到埋沒。直到1939年(昭和14年)2月再度被時任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室的助手金子壽衛男發現。根據當時任教於台南第一高等女學校國分直一的紀錄,那時蔦松聚落的局部區域和其東側有多處貝塚出露。

  另外在鐵路東側因土砂採集而挖出一處寬度8公尺、長度約500餘公尺、深度約0.6~1.3公尺的溝渠中,在地表下30~50公分的深度,斷續地出露了24處貝塚;若加上永康車站附近鐵路西側蕃薯田一帶的發現,貝塚的數量達到35處(國分直一 1962)。

三、日本時代第一次試掘

  西元1940年8月,國分直一由鐵路東側所發現24處貝塚中,挑選一處比較沒有遭受破壞的貝塚進行發掘,該貝塚長寬為3.5×1.7公尺,厚度達72公分。由於鐵路的沿線斷續可發現貝塚,國分直一認為鐵路東側可能是作為遺址的居住區。

  這次的發掘發現如下:未發現石器;陶器多為紅褐色素面陶,可見敞口鼓腹罐及豆形器兩種器型,前者在靠近口緣處也見有以貝殼粗飾蚶屬(Anadara)的頂部壓印造成的紋飾;除陶容器外,也出土牛角形狀的陶支腳。此外,也見有可能是作為小型祭祀用器物的黑陶罐;還有不少紅陶或黑陶製的陶環(國分直一 1962;金關丈夫 1957)。其中黑陶的部分,國分直一提到曾發現鬲形器的足部,不過根據劉克竑的分析,過去國分直一曾將平頂錐形的鳥首狀器破片上下顛倒置放而誤認其為鬲足,後來在蔦松遺址的發掘也未發現過鬲形器(劉克竑 1986),因此有關鬲足的紀錄可能是誤判。

  簡要來說,日本時代尚未在蔦松遺址發現金屬器,也未發現石器。不過時任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解剖學教授的金關丈夫曾綜合在蔦松遺址的各項發現,推測蔦松可能是屬於比較晚期的遺址,極可能有金屬器的存在(金關丈夫 1957)。

四、穿孔人類下顎骨的首次發現

  雖然尚未發現金屬器,不過日本時代曾有另一項得以佐證蔦松文化可能已進入鐵器時代的發現--「穿孔人類下顎骨」的出現。前述發現蔦松遺址的金子壽衛男,曾在鐵路東側水田下方的遺物包含層內採集到一件正面穿孔的人類下顎骨。

  金關丈夫曾對這件穿孔人類下顎骨進行鑑定,由體質特徵判斷該下顎骨為成人個體,但是智齒尚未萌發;且可能為男性。下顎骨的正面中央處穿有一孔,孔洞周圍沒有生前治癒痕且孔壁邊緣表面呈直角狀,因此金關丈夫認為該穿孔應為個體死後才利用金屬利器穿通。人為加工痕除了上述的穿孔外,右側下顎枝外側也見有十數條平行的細直線刻痕,暗示著是利用金屬利器所造成的死後加工遺痕。

五、穿孔人類下顎骨的用途:銅鑼的把手?

  至於這件穿孔人類下顎骨可能的來由,國分直一曾由上述看似被尖銳刀刃切割過的遺痕,推測當時可能已有馘首的習俗(國分直一 1962),也就是該下顎骨是來自於遭受馘首之個體。

  此外,有關穿孔人類下顎骨可能的用途,金關丈夫也曾參考鄰近地區民族學調查的資料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蔦松遺址所採集到的物件,與他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山地的Bontok Igorot 族及Ifugao族部落中所見相似,也就是利用人類下顎骨加工做為下方垂吊銅鑼的把手(金關丈夫 1957)。

  金關丈夫所參考的民族學文獻是1905年由美國人類學家Albert Ernest Jenks發表的《The Bontoc Igorot》,書中刊載20世紀初期在菲律賓呂宋島Igorot族部落拍攝到的珍貴歷史圖照。很幸運地拜開放典藏風潮之賜,我們現在可隨時透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的線上資料庫觀看清晰的照片。在「兩位Igorot人與銅鑼」〈Two Igorrots with gongs〉的資料庫中,第一張圖照清楚顯示穿孔的人類下顎骨當時是如何作為下方垂吊銅鑼之把手使用。第二張圖照為一段文字敘述,記錄銅鑼使用及取得的脈絡:「銅鑼在族人跳舞時被作為打拍子的樂器。銅鑼的把手為人類下顎骨,來自於戰役中經由馘首所取得的敵人首級,下顎以外的頭骨則放置於獵首者的家中,作為榮耀的展現。」

六、南科園區內的穿孔人類下顎骨

  最近十多年來,臺南南科園區內的南科國小遺址及旗竿地東五遺址也曾在蔦松文化層的灰坑中出土數件類似的穿孔人類下顎骨,同樣在下顎枝外側有明顯的金屬砍切痕(陳有貝等 2005、臧振華等 2017)。


穿孔人類下顎骨,具有多處穿孔(南科國小遺址出土,引自臧振華等 2017:278)。

下顎枝外側的金屬砍切痕及數處穿孔(旗竿地東五遺址出土,引自臧振華等 2013:270)。

  究竟臺灣西南部鐵器時代的發現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20世紀初的民族學紀錄有多大程度的關聯呢?時間上大約有一千年的差距,空間雖屬鄰近,不過仍需要更多資料的發現及深入研究才有可能探究其文化上的關係。目前,南科國小遺址所出土穿孔人類下顎骨的仿製品,正展示於南科考古館的常設展廳,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觀看。

註1:2010年臺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報告第二期(劉益昌等 2010)所紀錄「遺址分布範圍南至永康第二公墓」,經現場踏查發現永康第二公墓的現況應為龍埔里活動中心及龍中公園,推測遺址南界約位在龍埔里活動中心北側的綠地以北。

註2:經查臺灣鐵道建設沿革,臺南至斗六的南部鐵路,於1902年2月破土;1908年4月基隆至高雄鐵路全線通車(戴震宇 2001)。故此處所述興建縱貫鐵路之時,推測為1902~1908年間。

參考文獻

金關丈夫
1957 〈台湾蔦松貝塚発見の一下顎骨について〉。《人類学輯報》18別冊:347-354。

國分直一
1962 〈台湾先史時代の貝塚〉。《農林省水産講習所研究報告人文科学篇》 (7):53-72。)72。

黃台香
1982 《臺南縣永康鄉蔦松遺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有貝、邱鴻霖、李作婷
2005 《南科國小北側坐駕排水滯洪池工程文化遺址搶救計畫報告書》。台南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臧振華、李匡悌
2013 《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7 《南科出土文物選粹》。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南縣、臺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劉克竑
1986 〈從考古遺物看蔦松文化的信仰〉。《人類與文化》(22):20-29。

劉益昌、顏廷伃、吳佩秦
2010 《台南縣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溪南地區11鄉鎮)》。台南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

戴震宇
2001 《臺灣的老火車站》。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Jenks, Albert Ernest
1905  The Bontoc Igorot.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Ethnological Survey Publications. Volume I. Manila: Bureau of Pubic Printing.

網路資源
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
2021 〈Two Igorrots with gongs〉。2021年1月29日上線。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