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我們生活在遺址上

博物館頻道

  從OT到ROT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學術活動中心

回想‧回響

  讓本來就存在於部落的文化種子發芽:記2021年「走讀嘉蘭」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62期 2022.3.1

讓本來就存在於部落的文化種子發芽:記2021年「走讀嘉蘭」

文‧圖/沈杰修

  我是在臺東市南王從事自然農法耕種的小農,偶爾利用假日時報名參加不同單位舉辦的走讀活動。從2020年開始陸陸續續參加史前館不同活動,從「走讀達魯瑪克」到「巨石走讀」再到影展,本身也喜愛這方面的活動而主動以私人經費響應辦理走讀活動。

  2021年4月份到崁頂部落參加了史前館「走讀臺灣」系列的「走讀崁頂」活動,當時碰巧遇到芽劇場的Masgesges馬斯,之前因為曾參與過芽劇場舉辦課程的契機而認識了馬斯,交談之下才知道原來接下來馬斯他們嘉蘭村Malijvel馬里弗勒部落也將在暑假期間與館方合作舉辦「走讀嘉蘭」,在馬斯熱情喊著「一起一起」的邀請下,加上我也將於10月份要辦理走讀計畫,所以除了往日的情誼外,也有抱著來學習的小私心,很期待能藉由走讀活動的工作實地參與來了解執行的細節,當時是簡單地這樣想著,還不知道這是趟奇妙的旅程。


能跟著孩子們一起參與「走讀嘉蘭」,就像看到樹從種子變成大樹是一趟奇妙的旅程。

  這次「走讀嘉蘭」系列活動最大的不同處是,我從以往學員兼遊客的身分轉為協助的志工身分。以往我大多專注於活動呈現面向,像是部落如何用故事來闡述文化內涵,或是生動的生態導覽,解說著民俗植物與人們之間的生活、文化上的連結等等。而這次「走讀嘉蘭」Malijvel馬里弗勒部落則是看到了之前比較少思考的面向如執行方面,如何妥善、完整地呈現文化,後來需要參與執行一些工作時,為了與史前館館員們站在同一步調上,就必須迅速地學習並靈活轉換思考。

  就如同先前所提,之前也曾參加許多走讀活動,而走讀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教育與永續。2021年五月開始國內疫情升高,所有計畫都被打亂,包括「走讀嘉蘭」也從實體改為線上走讀,我自己約莫於7月中旬加入討論時,那時文本的使用已經從原定預定使用的〈巴里的紅眼睛〉,轉變成由Malijvel馬里弗勒部落自己要創作出以此文本為基礎但屬於自己部落版本的有聲電子繪本。

  這個繪本將會由部落裡的孩子繪製並配音,所以有了8月7日一整天培訓課程。為了使孩子們有具體的創作方向,雅惠老師和史前館同仁們先做了第一版的有聲書demo,當時驚訝於不管在腳本、旁白、人物配音的熟練程度上,史前館因應疫情時有著極為迅速的應變能力。少君老師負責繪畫分鏡的課程非常有條理,從需要繪製的角色再去細分不同劇情中的動作表情,所有角色重要的出現場景,連結實際的地理位置,像是故事中的奇拿奧勒瀑布與山洞,經由少君老師的提點,小朋友們因為之前有過實地踏查故事所在地,所以很快就了解自然景物的空間分布。

  在繪畫過程中,我側拍孩子們認真繪圖的模樣,不同年齡的孩子交互討論著如何畫或是互相調侃對方畫得如何如何,少君、雅惠老師交互在兩個大桌子旁陪著孩子們細心引導著,並用很具體的譬喻告訴孩子朝著什麼方向去描繪這個故事,青少年則被分配到比較複雜的場景繪製,除了他們自己認真的討論以外還會邀請老師加入討論,將傳說故事中的場景的空間關係,以及如何使觀眾更能了解嘉蘭的方向做進一步的溝通與優化場景的編排。

  當天下午開始進行聲音訓練,教育廣播電台的恩容老師以廣播人的經驗線上教學,跟大家分享如何有效發出適當的聲音。到了正式側拍錄音的過程,小朋友們一開始大多不熟悉而且比較害羞,頌恩老師便以豐富的聲音表情,引導孩子們開發他們表達角色情境的可能性,館方駐點人員妤洵也以最快速的方式從網路上找出適合解說的例子讓小朋友領會,如何藉由不同的情緒讓小朋友多方想像讓錄音很快地步上軌道。至於頌恩老師融合統合資源,將文化與呈現和集結不同專長領域專家並合作良好的部分,身為參與者、協助執行者與更多文化長期經營的體認,可能是我這次走讀學習最為深刻的地方。

  除了疫情影響,為了拍攝有聲書的實際地理位置,我們的作業也被大雨阻擋了三次,要去奇拿奧勒瀑布的道路也坍方了,最後終於敲定在8月30號拍攝但是又從原定目的地改成了依麻林道。當天上午突如其來的雨勢又讓拍攝作業壓縮到只剩下午才能拍攝,不過我們的誠意可能也得到了土地與祖靈的認可同意,下午的清風微霧讓拍攝既輕鬆又優美。


預先拍攝影片作為線上走讀的教材,真的比起實體走讀的操作還更困難呢。

  從那次的拍攝過程可以看到,與實體走讀最大的不同處在於,為了在影片中能完整呈現鏡頭的取景,因此非常要求大家在鏡頭前的表現,畢竟線上走讀的時候觀眾可是盯著影片仔細看,不像實體走讀可以互動並配合不同狀況隨機應。當天側拍過程中,少君老師頻繁環顧四周,為影片的呈現做編導,在與攝影師的溝通過程中我也在一旁學習。

  史前館延請的攝影師Pungiya Pakaruku高信宗則是我另外一個計畫合作的前輩,從他掌鏡的拍攝角度與運鏡的速度中,我看到了一個專業的攝影師獨到的視角,這個視角非常難用言語形容。他很注重鏡頭從構圖、角度到運鏡的綜合體現,讓我在側拍取材過程也直接在同樣場景反覆模仿練習,當下體認這必須要從做中學。因而在參與走讀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時刻感受迅速學習的重要性,不然在分工上會難以跟其他夥伴處在同一個頻道上。


跟著工作團隊的攝影師一起學習,也增進我許多功力可以運用得上。

  從後來回顧拍攝的影片中發現,跟隨厲害夥伴的腳步委實勝過一兩個月跌跌撞撞的嘗試,這也為了一個月後的部落回饋影片留下可用的素材。儘管上山拍攝那天行程非常趕,在行進的車程上小朋友告訴我各種動物的族語,信宗也分享了拍攝的經驗,拍攝結束後則與芽劇團團長Laucu與黃志明部落主席一起暢談小米與部落發展,這一整天下來就像芽劇場宗旨提到的matatulutulu(共學)的信念,有很多學習的收穫來自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分享。

    依麻林道取材隔天也就是8月31日,我隨同史前館館員與芽劇場大小成員,到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臺東分台為這次走讀做分享宣傳。其實我還沒有到電台受訪錄音的經驗,自己在2021年才開始接觸民族誌影片製作,對於採訪、提問的種種細節感到有些不足之處,所以聽到頌恩老師的邀請,即使不善表達也有些沒自信,但想著若能學到專業廣播人在什麼樣氛圍中進行專業不失輕鬆的訪談也很好。為了受訪準備了小抄,結果沒發揮作用而緊張,在主持人恩容引導下比較不那麼緊張,可以侃侃分享這次走讀的感想,當天我分享了因為擔任志工而在部落實際體會共學制中跨年齡的學習。


第一次到廣播電台上節目受訪跟錄音,又是另一種學習。

  另一方面,我從史前館這邊同仁的分工,看到不同領域的整合。雅惠老師根據〈巴里的紅眼睛〉文本,策畫劇本與執行配音,在培訓課程第一次聽到時還滿感震撼,因為從原本實體走讀以導覽與旅程的架構,變成一個有聲繪本,這已經是重新創造一個作品的架構與概念。而從少君老師學習到的部分,則是在課程中如何用拆解分鏡的技巧引導小朋友們,快速了解故事的梗概並抓住需要繪畫的情境與方向,而這個分鏡的概念讓我在林道上側拍時又展現了另一個面向。當天上午大雨滂沱,拍攝集中於下午進行,對於場景的揀擇,人物於場景中的表現,每個分鏡如何與攝影師信宗迅速達成默契,讓我看到腳本呈現與攝影角度間的細緻互動。因而在史前館這個走讀平台上,能看到不同領域間的溝通與學習,也是我在擔任芽劇場志工過程中獲得視野擴展很好的機會。

  9月27日,我們到部落辦理成果回饋分享晚會,讓部落的族人們了解,孩子們在這兩個月內經歷了哪些成長,這包含將近半年的準備。部落的文化用新世代的新方式延續下去,也是這一次走讀讓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在回饋影片中我負責剪輯孩子在繪本製作中成長的影片,期間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史前館的老師們也給予我很大的協助和剪輯製作的參考方向。

  經過反覆觀看影片素材與回想執行的走讀過程,了解這個走讀計畫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教育」這個理念的具體實踐。史前館藉由讓孩子實際的參與及學習,使走讀呈現出不再只是遊客眼中的部落文化,而是讓本來就存在於部落的文化種子發芽、茁壯。在走讀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只參與創作,在文化的認識上也需要部落裡的vuvu們傳承部落的文化內涵,老中青少因為走讀而一起學習成為文化延續的一部份,讓一個走讀計畫不再只是一個文化體驗或學習的遊程,也是這時才看清影片要剪輯的輪廓。孩子們除了快樂學習的過程還能成為自己文化的分享者,「永續」大概是讓我看到一個很不一樣的面向。走讀不再只是聚焦於來參加走讀的民眾,也可以是聚焦於帶領走讀的合作對象,而這些人更可以是下一代的孩子們。

  在「走讀嘉蘭」結束後的這一段期間,有一些感想想回饋給史前館的夥伴。我在「走讀嘉蘭」之後,因為機緣來到縱谷中一個靜謐的部落,從事童玩童謠傳習的拍攝工作。在這一次走讀中學習到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呈現文化的部分,讓我在接觸其他不同部落的過程中,另有深刻的成長與體會。我嘗試學習部落的語言,看著他們所見的視角,孩子們則是非常願意來我的身邊分享他們的感受。

  回顧我在「走讀嘉蘭」的過程中也是跟小朋友一樣跟著史前館的腳步學習,雖然我學習的部分可能比較不同,但非常感謝史前館的每一位老師夥伴耐心教導我一些細節,並在許多關鍵處提供很重要的建議。另外也要感謝史前館能請到攝影前輩信宗一起前來完成走讀,沉穩可靠的信宗與史前館的夥伴一樣,讓我在這個邊做邊學的過程中,學習到大家的一舉一動與態度,這些並非用語言與文字可以精確描述的。非常高興可以在這次走讀與史前館與部落一起matatulutulu(共學)。

(本文作者為巨石農場生態工坊負責人,2021年「走讀嘉蘭」團隊成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