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我們生活在遺址上

博物館頻道

  從OT到ROT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學術活動中心

回想‧回響

  讓本來就存在於部落的文化種子發芽:記2021年「走讀嘉蘭」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62期 2022.3.1

我們生活在遺址上

文/葉長庚.圖/葉長庚、李巧雯、劉宜婷

  臺灣考古學發展超過百年,雖然普遍仍被視為較冷門的學科,但在長期考古發掘與研究的投入下,已將臺灣史前史追溯至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可惜這將近3萬年的史前時期相較於僅數百年具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並未能在臺灣的歷史課本中佔有足夠的篇章,再加上考古遺址大多被埋藏於地底下不易被發現,使得國人對於考古遺址的概念、理解與保護等情形皆遠低於古蹟或歷史建築類的文化資產,而忽略了其實我們都生活在遺址上。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目前公告之各類文化資產數量,其中考古遺址僅51處遠低於歷史建築1648處與古蹟1006處。(本圖為2022年2月22日擷取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埋藏於地下的未知

  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指考古遺址為「蘊藏過去人類生活遺物、遺跡,而具有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國內目前依法指定之國定考古遺址有11處,直轄市定或縣(市)定考古遺址40處,若加上各地方主管機關列冊之考古遺址約80處,僅約百來處考古遺址具有法定身份,這大概是一般大眾對於考古遺址較能接觸到的資料。

  但目前經考古調查發現之遺址已超過2000處,其中大多僅有初步調查資料,不曾進行過考古發掘工作,所以對其文化內涵尚未能明確掌握,要再進一步指定或登入為文化資產,仍需進行更多的評估與研究,但這對於僅有百來人的臺灣考古界是相當大的數量與負擔(臺大考古—考古學實踐在臺灣2022)。因此若非考古相關從業人員或極有興趣者,大概很難理解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環境裡存在許多遺址。

  由於文資法的推動與相關規定,使得許多受到開發工程影響的遺址得以被發掘與研究。例如,2000年以來,臺中市重劃區的開發陸續發現惠來遺址、西大墩遺址、安和遺址等,填補了以前臺中盆地從新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的資料;2016年花蓮市區進行下水道工程,開挖工程發現距今1000年前的人骨;2021年嘉義市進行鐵路高架化工作,考古發掘出土2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遺留與墓葬等,更顯示出還有相當數量的遺址仍未被發現。

2020年臺南市赤崁樓的考古發掘出土清朝中期到日治時期不同時期的遺留(李巧雯攝)。

  所以,提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觀念,可以提供我們更多機會發現這些存在的未知。近年來,這些埋藏於地底下的未知遺址一再地為臺灣史前史填補空白與缺漏的部分,也顯示我們對於這塊共同生活的土地仍有許多不瞭解與待發現之處。

土地的記憶與我們的文化

  筆者因協助文資局建置「考古遺址監管巡查系統」,有幸於2021年跟隨巡查團隊前往國定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朝聖,再次受到考古遺址與文化的洗禮與教育。萬山岩雕是國內最難到達的考古遺址之一,除了需依規定辦理各類申請外,更需要在地嚮導協助,才能面對每年不同的山林狀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岩雕的巡查工作。

  這次巡查作業共歷時四天,原本以為能親眼目睹岩雕會是此行最大的收獲,但其實在整個路途的過程中,看到多處早期的舊社遺構,有保存較為完整可見許多建築遺留的聚落,有的則僅存少數結構,更有已經受到環境掩埋的情形,也有日治時期的結構與鐵道遺留等,更深刻體會到臺灣山林中蘊藏豐富的文化資產。由於過程中由萬山部落的嚮導帶領我們於山區中活動,透過發現各時期的遺留想像過往山林裡人群生活的情形,讓筆者對於山區人群的活動情形與環境認知能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巡查過程發現山林中蘊藏不同時期的各類遺留(葉長庚攝)。

  在巡查過程中,不論是對於岩雕或是過去各個時期的遺構或遺物,都是以不造成任何改變為主要原則,尤其較資深的嚮導在巡查過程中不斷分享其經驗給其他人,從中更能感受到他們對於這塊土地上每一個時期人群的關注,並努力維護他們的存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沒有移動任何一件過去遺留的物件,對於岩雕更是呵護至極,只進行最輕微的環境整理來確認岩雕有無受到破壞或影響,完全不對岩雕進行任何的刷洗或表面清潔。

巡查過程中並不會為了看見完整的岩雕而進行清理(葉長庚攝)

  這次萬山岩雕巡查作業是筆者第一次夜宿山林,過程中透過各個時期遺留的點滴,讓我彷彿看到他們生活在這山林裡的樣貌。或許該感謝這裡沒有過度的開發,也感謝過去曾經探訪此地並共同維護這片山林的每一位,讓筆者能夠深刻感受到被記憶在這塊土地上的文化。

是保護還是破壞?

  遺址或古物的管理維護在國內其實都已有相當成熟的技術與規劃方法,除了相關學術發表與出版外,亦有科普推廣的出版品,如《古物管理維護作業手冊普及版─戶外篇》(蔡斐文主編2018),或筆者(2013)所著《臺灣史前岩棺─重要古物白守蓮Ⅰ號岩棺保存維護推廣手冊》等。

  在針對文物進行保存維護作業前,觀察與評估是非常重要的步驟,需要有效瞭解與掌握文物狀況與保存環境等因素,倉促的作為極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卑南遺址的月形石柱亦進行過保存維護作業,但因其位於戶外空間,因此相關清潔與維護作業皆在完整規劃與評估後進行,並且在表面清潔作業後進行加固作業,以避免在短時間內進行重複性清潔作業(王壽來等2009)。

  2006年白守蓮Ⅰ號岩棺被指定為重要古物,於2011年遷移至史前館進行保存維護作業。由於長年置放於戶外,岩棺表面附著各式各樣的東西如昆蟲(活的與死的)、動物排遺、灰塵,甚至一棵小榕樹,還有生長狀況不一的青苔與地衣等。為了有效清除這些非岩棺本體的附著物,且儘可能不傷及岩棺表面,前後使用各類藥劑與設備進行測試,經過數個月才清除90%以上的附著物清除,接著進行長期的保存維護規劃,以確保岩棺本體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並且判斷無需針對岩棺進行表面加固作業。


重要古物─白守蓮Ⅰ號岩棺進行各式保存維護作業情形(劉宜婷攝)。

  整體而言,可以理解文物的保存維護並不適合以單一作業方式進行,不僅是不合適的清潔方法或造成嚴重的破壞,包括未經規劃的清潔作業,對於文物長久的保存維護而言,都可能帶來負面效果。所以不論對於文物或遺址進行任何可能造成影響的作為,都應該妥善評估與規劃,也應依《文資法》相關規定辦理。千萬別為了拍一張美麗的照片而任意對文化資產進行不合適的作為,您所認為的清潔可能是一種破壞,更可能已經違法。

文化資產屬於公眾

  考古學當然不僅研究史前時期,歷史考古學也是一重要的研究領域,例如最近在網路社群被炎上的霞喀羅古道酒瓶事件(鄭玠甫2022)與萬山岩雕事件,也顯示出對於文化資產理解面向的不足。文化資產不該被單純視為特定人群或主管機關所擁有,當然也不會只有學者可以研究與接觸,文化資產存在的意義在於讓更多人瞭解過去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

  但是在探訪各類文化資產前,專業的引導與更多理解都是不可缺少的功課,避免造成無心的破壞,而為了滿足少數人的特定行為甚至違反文資法規定的作為都應該被禁止,只有共同維護才能讓文化資產真正屬於公眾。

唯有共同保護文化資產才能讓更多人體會到臺灣這塊土地人群的故事(葉長庚攝)

  親自經歷過萬山岩雕四天艱難行程的洗禮,筆者相信也佩服每一位付出汗水與努力前往山林中探尋文化或維護山林的熱忱,也同時認為這些屬於公眾的文化資產應該讓更多人看到,但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或文化,更虛心的學習通常能有更多的收穫。

  想想如果哪一天辛苦到一處文化遺址,能夠在現場看到被妥善保存的遺留或場景,直接感受到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過去,總是比需要拿出文獻資料或照片來緬懷要更能感動。反之就好比元旦忍受寒冷等待曙光,卻因為天候而只能失望拿出手機播放網路上日出影片的失落,但曙光來年還有再一次等待的機會,然而失去了的文化消失了就真的消失了。

參考書目

王壽來、李麗芳、鄭明水、蔡育林、邵慶旺、周志明、陳俊宇
2009《卑南遺址月形石柱保存修復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自行研究計畫。

葉長庚
2013《臺灣史前岩棺─重要古物白守蓮Ⅰ號岩棺保存維護推廣手冊》。臺東:臺東縣政府、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大考古—考古學實踐在臺灣
2022〈淨山事件與考古學九問〉,引自「臺大考古—考古學實踐在臺灣」粉絲專頁。

鄭玠甫
2022〈瓶子是垃圾還是古物?─臺灣山區警察駐在所的考古學研究〉,引自芭樂人類學

蔡斐文主編
2018《古物管理維護作業手冊普及版─戶外篇》。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