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人骨整飭記事
文‧圖提供/林秀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於2020年開始進行整建工程,不禁令人再次回憶起當初卑南遺址因臺東新站興建工程而引發的一連串搶救發掘(圖1)與考古遺物移轉引發的議題。
圖1.板岩、礫石結構情況(出自宋文薰、連照美1983〉。 |
卑南遺址的發現始於日本時代,發現者為日籍人類學者鳥居龍藏,但將該遺址視為考古遺址並加以研究的學者則為鹿野忠雄。然而,首次對遺址上板岩石柱附近進行試掘的學者則是金關丈夫與國分直一,當時正值1945年。
直至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站(即今臺東火車站)開工,大量遺物與遺跡的出土才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並於輿論的爭議下引發後續十三次的考古搶救發掘。其中,「保護臺東縣卑南史前遺址探勘發掘計畫」引導了第一至第八次的發掘,發生於1980-1982年(註1);「卑南文化遺址鐵路用地2580平方公尺土地考古發掘及初步整理計畫」引導了第九至第十三次的發掘,發生於1986-1988年。
1980年至1982年第一至第八次發掘中,出土了1025座墓葬(B1-B1048)(註2)(宋文薰、連照美 1984;宋文薰、連照美 1985;宋文薰、連照美 1986)、1986年至1987年第九至第十次的發掘則發現了171座墓葬(B2001-B2888)(宋文薰、連照美 1987)(註3)、1987年至1988年第十一至第十三次發掘又發現了320座墓葬(B2189-B2512)(宋文薰、連照美 1988)(註4)。另外,上述千餘座石棺主要可以歸類於6種類型(註5),分別是卑南型、岩灣型、中介型、頭棺、無棺與其他(宋文薰、連照美 1985)。
其中,第一至第十三次卑南遺址發掘出土人骨,於2005年自國立臺灣大學移轉至史前館,並於史前館入典藏庳房後即開始陸續整理(含清理、重建與無酸保存紙盒之製作)。較大量的頭骨整飭完成於2011年多元就業方案,當時整理了PN250、PN269、PN326、PN327、PN9919、PN10364、PN10469、PN10470、PN10473、PN10474等10顆頭骨。該10顆頭骨的基本資料於2014年出版的《骨說史前人》中發表,而PN250的面部復原則於2017年完成,成果分享於史前館電子報〈「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之面部復原〉。
2013年至2014年持續「B」字號人骨的整理,但主要整飭工作則於2016年至2018年進行,此間完成的人骨整飭以牙齒或零散部位為主(圖2)。基於卑南人骨的骨質保存甚差且附著於石棺上之人骨(單體或多體)多僅存肢骨,於測量性特徵或病理觀察上並無法提供太多訊息,故石棺上之人骨將維持現有封存狀態而存於恆溫恆溼環境中,以待未來展示使用。
圖2.B109 尚存部位。 |
人骨整飭過程中可見「B」字號(如僅見頭骨或頭骨破片的B19、B23、B225、B251、B262、B270)與「PN」字號(如上述之PN250)。訪問曾參與發掘之工作人員後得知,「B」字號代表一個墓葬(石棺),而「PN」字號代表一個單一的標本(圖3)。
圖3.PN10571尚存部位。 |
因為卑南人骨的骨質保存甚差(含牙齒),整理過程常需以5-30%的B72加固。不過,在此之前,史前館曾嘗試以碎片進行同位素分析,因骨質太差而沒有獲得任何結果。因此,基於骨骼保存狀況(牙齒也常常僅餘琺瑯質),筆者推測以現有技術唯有鍶同位素尚可進行,然其屬於針對牙齒的破壞性分析,目前暫時不考慮進行而以形態研究為第一考量。
截至今日,除少數人骨仍需進行最後階段的測量外,此批卑南遺址出土人骨已完成基本的整飭工作(註6)。接下來我們將進行其測量性資料的匯整與分析,期待於不久的將來可以出版現有的研究成果。
註1:「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相關問題」一文中所記載的計畫名稱為「維護卑南史前遺址搶救發掘計畫」(連照美 1982)。
註2:《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計劃 第一卷:遺址發掘與陪葬品分析》中之描述為1015座:實際完成墓葬資料為1013座,另有2座僅編列而未發掘;《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 第二卷:墓葬分析》則記錄為1025座,其中,怪手破壞384座、盜掘37座、因天然災害而失去位置或傾倒者72座。而根據《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計劃 第一卷:遺址發掘與陪葬品分析》中之描述為B1-B1048:2座重號、4座空(跳)號、16座不是墓葬;《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 第二卷:墓葬分析》則記錄為B1-B1048:8座重號、4座空號、11座不是墓葬。
註3:171座墓葬中,19座遭完全破壞。剩餘152座中,50座的人骨完全腐朽、54座僅餘頭骨與上下肢。另外,B2025、B2035、B2057、B2079、B2134、B2136、B2175為空號,B2022、B2044、B2142、B2151、B2157、B2171、B2173、B2174、B2187為已編列而未發掘,B2186為未完全發掘但已取出陪葬陶罐。
註4:實際完整墓葬資料僅301座(宋文薰、連照美 1988),其他因工程或盜墓破壞至資料不全的墓葬有12座(B2328、B2330、B2371、B2385、B2386、B2433、B2440、B2444、B2487、B2490、B2504、B2512)、因深層試探不慎破壞的墓葬有3座(B2332、B2505、B2509)、已編列未發掘的墓葬有4座(B2425、B2429、B2501、B2502)。另外,B2306、B2340、B2474、B2483等墓葬為空號。
註5:各類型如下:卑南型=窄側夾於長側之間;岩灣型=長側夾於窄側之間;中介型=介於卑南型與岩灣型之間、頭棺=只在頭部有棺板結構;無棺=只有蓋板或都沒有;其他=發掘前棺板即已不全之棺且非被打破造成。
註6:包括取件、起土(從FRP中將人骨一塊一塊取出)、清理(除去附著於骨骼表層的土壤與黏著劑)、重建(拼回骨頭的原型)、無酸保存盒製作與基礎資料記錄。
參考文獻
宋文薰、連照美
1983 〈臺東縣卑南遺址發掘報告(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43: 117-13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1984 《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計劃,第一卷:遺址發掘與陪葬品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1985 《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第二卷:墓葬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1986 《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1987 《卑南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八種。
1988 《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十二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連照美
1982 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相關問題。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31: 191-221。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副研究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