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傳染風險下博物館擬定公眾開放策略(下)
文‧圖提供/劉世龍
上期談到假若疫情在未來成為常態時,則博物館該如何因應。本期接著探討其他幾項改善策略。
未來建築設計因應Covid-19的改善策略
未來建築的出入口與空調的設計,都必須考量到隨時因應緊急狀態進行有效的管制。如何進行空間的有效分區隔間,包括出入動線與空調的高效率與除菌的系統設計,尤為重要。一旦發生部分區域的感染可能來源,就必須即時阻斷,採取隔離與殺菌消毒的策略。同時在展覽行為中,所謂的互動或動手做型態的展覽也必須納入考量之中,以下是需要因應的改善策略。
一、空調設計:如果未來疫情是週期性持續或是變種的擴散,那對博物館的觀眾參觀室內外出入口的改善,是否應有防疫的設計方式?作為觀眾公衛防疫考量的博物館場域,將如何提供人流進出的管制及有效抑制病毒的控制?
博物館的場域,在營運期間,室內空氣循環都以大型室內空調系統為主,帶給觀眾參觀時舒適感。但是當外來觀眾進入博物館時,如在防疫期間,全面要求觀眾進館戴口罩與體溫量測,但在入口的破口處,整體的空氣壓差已經把室外空氣引入,因此增設以無塵室內部前室形成密閉空間,透過壓差先將觀眾身上可能的病毒先行吹拂,並透過氣旋機將空氣先行排除至室外。同時以高效過濾系統(HEPA)與滅菌,讓觀眾在進入館內第一階段時消毒,同時可於前室內加設紅外線熱感偵測,利用螢幕監控觀眾體溫。如觀眾體溫過高,進入室內的大門無法開啟,在第一線防護關卡便請觀眾返回,藉以降低與服務員間的直接接觸。
近年建築室內空調若要因應未來防疫建築,建議可採用VAF(Variable airflow condition system)的「正負壓氣流設計」,藉助於「正壓系統」和「紫外線」功能,除了能吸入室外的新鮮空氣來殺菌外,並可過濾PM2.5細懸浮微粒;就是利用「負壓」將可能帶有病菌、PM 2.5的髒空氣抽出去,在大型空調系統儘可能做有效的分區控制,如公共服務區、行政區、餐廳、展廳等,如有突發狀況可關閉空調;同時建議採用紫外線抑止冷卻盤管上的細菌生長,同時改變出風與迴風口在觀眾行進或佇留點的空調設計。觀眾群聚時駐留較長之空間,應加強迴風的設計,降低觀眾口沫散播空中的可能。
二、公共設施之清潔措施:博物館以觀眾為導向的設計,許多展示都以動手做互動設計,進行觀眾與多媒體的人機使用體驗。然而在疫情期間,這類設計經常會增加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染的可能性,因此透過不同的身體移動感應方式,而非直接接觸,是未來博物館在進行展示時需要改變的設計思維。而已經運行中的互動設備,則面臨暫時停止運作的可能性。
在整體防疫期間,博物館的清潔與養護措施,必須加強清潔人員的自我防護,負責環境清潔消毒的人員需經過適當訓練,執行清潔消毒工作的人員應穿戴個人防護裝備(手套、口罩、隔離衣或防水圍裙、視需要使用護目鏡或面罩),以避免消毒水噴濺眼睛、口及鼻等部位。此外亦須為員工提供足夠的保護設備(如收銀機保護、口罩、消毒劑)。
向公眾開放的強制條件須考量清潔和養護措施,同時觀眾流量的飽和度或管理入口和櫃檯處的排隊,亦應考慮購票與單一參觀路線的地面標記,以確保維持建議的1.5 m距離。而對於觀眾常使用的衛生器具,包含馬桶、便盆、洗手台等應增加每日清潔次數,並應在部分時段進行紫外線殺菌處理,出入頻繁的出入口地板與周邊也應加強清潔。就口型的飲水台,應關閉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處理和接觸。同時於閉館或是訪客較少時刻,進行更進一步的紫外線消毒,而室內清淨機的使用,也可能較平時更為頻繁,因此亦須定期檢測小型清淨機的濾網更換週期。
此外,如視廳中心、小型劇院或是餐廳、賣店的設計,也可能面臨暫停營業或是改變觀眾的飲食與購買行為。餐廳供應預先準備完整包裝的餐盒,或加強食物的隔離與無菌的環境,避免食物經飛沫傳染。一般賣店,可能無法由觀眾自行選擇後結帳,也儘可能增加網路預選的販賣機制。
以觀眾意向評估疫情後的開館時程
一旦疫情嚴重擴散,對於許多公眾場所可能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面臨閉館,因此從決策到真正執行的對外宣告非常重要,以避免觀眾徒勞往返。同時,在疫情漸漸解除時,博物館面臨開館的準備工作也是一項標準的操作程序。
在疫情減緩的情況下,博物館可能重啟參觀,但這決策,將來自於觀眾參觀的意向(visitor of intent)定義與評估。再度開館要如何重新接納觀眾?當疫情受到控制後,博物館重新開放,觀眾會回來嗎?觀眾自身認為何時會進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作為一個透過文化和創造力以幫助大眾心理健康和福祉機構,在疫情氾濫期間,先進的醫學與透明的醫療資訊是社會福祉最大的防護網;而當疫情趨於平緩,對於社會大眾來說,博物館的藝文能量或許可以帶來心靈救贖。博物館在作為後疫情社會中,對於社會大眾的心理療癒是有一定程度的治療效益。
因此,在預計重新開啟參觀之前,應評估觀眾入館的意圖。同時,對於如何避免群體感染的風險降低,以得到觀眾的信任感。就博物館在疫情後重啟一事,對於觀眾來說,除了藉由博物館開闊與知識性的場所中,得到思考上的轉換,也抒發對封閉生活的調解。因此,觀眾的入館意圖其實非常顯著在於轉換壓力,透過視覺美感的移情獲得解放。在這一場疫情下,博物館看到了什麼值得教育與警惕的事件呢?
疫情來襲,人民仍有文化權
公民營博物館機構間互助與政府文化部門的紓困計畫,在一場長期無止盡的疫情影響下,無法預測國內外地區中小型民營博物館在這段期間承受多少經營的虧損與人事成本的壓力。若民營博物館缺乏資本雄厚的基金會支持,很快就捉襟見肘。
根據歐洲博物館組織網絡(NEMO)發布的一項調查以及國際考古遺產管理委員會(ICAHM)等組織內部的通訊顯示,大多數歐洲博物館都已關閉,蒙受了巨大的收入損失。大型博物館,例如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和阿姆斯特丹的國家博物館,每週損失10萬至60萬歐元。到4月初,NEMO的調查顯示41個國家約有650家博物館部分已經開放,但其中92%仍在閉館狀態,目前大多數機構平均只保留約七成員工。
在臺灣雖然情況並非如此嚴峻,但若發生,則民營博物館的文物又該如何保存?而許多博物館專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這種效應或許在近期都可能持續發生,但這並非大家所樂見。許多具有地方歷史脈絡特色的博物館如果關閉了,地方失去文化記憶的場所會非常可惜。
近期位於臺北迪化街的第一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因疫情影響也成為第一個面臨關閉的民營博物館,而未來是否許多民營博物館也可能面臨這樣的狀況,走上暫停營業的決定,則尚未能評斷。但前車之鑑可以預防,如何透過公、民營博物館的合作協助、透過國家文化部門對於民營博物館的紓困計畫挹注資金,至少讓民營博物館能在此期間獲得一絲幫助,暫時解決燃眉之急。
《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七條規定:「每個人都有權自由地參與社區的文化生活,享受藝術並分享科學進步及其收益」,因此文化權的共享,在疫情期間也是必須平等。同樣的保護遺產也是一項人權,未來子孫後代將需要這次發生的影像與物件來了解冠狀病毒大流行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就像他們現在可以反思西班牙流感或黑死病一樣。譬如,現今在全世界,連結國界交通的機場一片空蕩蕩,而位於紐約的哈特島上則每日頻於埋葬逝者,這些影像不再是歷史,而是每日發生在你我所看到的全世界電子媒體上。這些觸目心痛的影像,雖然並未發生在臺灣本島,但值得作為借鏡與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感同身受。
一場疫情撼動全球種族情結的失衡與價值觀
在這場全球失衡的疫情下,東西方世界面對COVID-19的肆虐,也加劇了對亞洲族群抑或有色族群的歧視、恐懼和焦慮。各地在錯誤信息和可憎言論中助長了歧視和虐待,在全球疫情肆虐下所引發的種族歧視,無論是白人霸凌黑人,抑或黃種人歧視黑人族群,引發許多種族間的對立、非理性恐懼和更大的經濟恐懼。特別是在美國和世界各地擁有亞裔血統者遭受言語霸凌和身體攻擊,亞裔女性與長者可能是在疫情下最易受到攻擊的角色。一場病毒肆虐下,人性本善徹底潰堤,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則有待重建。
此外,人們因疫情被困在家中無心外出,卻也成為野生動物在此期間得免於人類殘害的運命。但是人類恣意丟棄的口罩流入大海或荒野中,造成動物們不慎誤食或被纏住,人類疏於環境保護的想法只在意自身的安全的想法,也可能造成野生動物的另一傷害。對於博物館而言,現階段可能做的事,是將這個記憶透過各種媒體保存下來,無論這場疫情會持續多久,對於全球的經濟、文化與人口的增長,都有相當大的變化。
博物館無論在閉館或開館策略中,對於這段全球共存的歷史紀錄,應該好好去記錄整理。在美國,史密森尼國家歷史博物館成立了專門的COVID-19收集工作隊。他們已經展開收集物品,包括個人防護設備,例如N95和自製布口罩,空盒子(以示稀缺)和病人的插圖。澳洲國家博物館邀請民眾分享他們的經驗、故事,反思與COVID-19大流行的圖像,讓策展人可以提升關於這已經是每個國家歷史關鍵時刻事件的對話。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立圖書館正在積極收集生活影像,以幫助向後代講述這個故事。或許臺灣正處於安全期間,對於生命的瞬間消逝較無感覺,但或許是另一項引以為傲的歷史紀錄,也值得去保存與反思。
針對世界各博物館進一步的防疫策略與相關經驗分享,在ICOM及AAM或聯合國文教組織都有提供許多建議,或有線上會議討論影片提供學習與分享。Covid-19肺炎影響對全人類來說,是現在與未來重要的共同記憶,對於博物館而言,文化權的分享,在這一場疫情中,也啟發了博物館如何轉化媒體與運用網路的分享,讓知識無遠弗屆傳遞(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