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物又見人:南科考古館的史前文化人面貌復原展示設計歷程
文‧圖/康芸甯 古代的墓葬對於一般大眾而言,通常帶有一種神祕氛圍,容易聯想到階級制度、宗教信仰或是神秘的詛咒等,對於史前人類的容貌、外觀等更是充滿各種想像與好奇。事實上,墓葬是考古發掘研究中備受關注的材料和議題,透過墓葬中人類遺骨、陪葬品及葬具的完整科學分析,考古學家有機會重建史前社會文化與體質樣貌,訴說這些物質遺留所隱含的故事。
位於南科考古館第三展廳的史前文化人面貌復原展區,是藉由生物考古學、法醫人類學、解剖學與造型藝術等跨領域的科學方法,結合考古學對於南科地區史前文化內涵的研究,重建出大坌坑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三個不同時期、縱貫五千年的史前人類面貌,作為南科地區不同時期人群進出此地的具體證據,讓想像幻化成為真實,也是南科考古館的一大展示亮點。
|
南科考古館史前文化人面貌復原展示情景。 |
南科的考古學文化及墓葬人骨特色
為促進地方高科技產業發展,1995年行政院選定臺南市新市區、善化區及安定區三區之間,規劃建置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簡稱為南科園區)的基地,開發面積約1043公頃。自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接續於南科園區及鄰近地區展開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所發現的考古遺址多達82處。這些遺址中所埋存的史前文化,年代最早可溯及至距今5000年前左右,最晚則距今約300多年前,涵蓋的時間範圍長達4500年,包括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西拉雅及明清漢人等六個文化層。
南科園區之考古遺址特色在於分布眾多、考古學文化年代縱深跨度長,迄今經過發掘出土的人骨遺骸墓葬總數已超過2000具。考古學家對於墓葬的解讀,除了依據不同文化所呈現的埋葬行為與習俗差異之觀察,包括埋葬方式、埋葬次數、葬姿、朝向、葬具、陪葬品等各種項目,向上可提升層次至分析墓葬與住所、聚落之空間分佈關係,亦可具體而微,解析人骨遺骸所透漏的體質特徵訊息,並嘗試復原早期人類的面貌與外觀。基於如此,南科園區出土的墓葬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一方面可以檢視南科地區於不同時空之下人類的體質形態特徵,另一方面則可反映不同文化的人群對於生態環境變遷的適應。
面貌復原展示緣起
顏面重建是透過生物考古學、法醫人類學、解剖學與造型藝術等跨領域的方法整合運用,然而基礎研究材料仍須回歸於考古出土的人類頭骨。南科出土的人骨由於經過長期埋葬,受到地層擠壓的關係,出土時經常呈現部位變形或是破碎的情形,因此首先須挑選保存狀況較佳的頭骨進行修復及黏合工作。完成之後,再評估選擇變形程度最低且無異常體質狀態的頭骨,執行進一步的顏面復原。
此時就需要借助許多科技技術的投入,整體步驟包含3D掃描、ABS模型射出與頭骨RP模型(Rapid Prototype)製作,再利用頭骨RP模型及再翻製的模型進行顏面肌理軟組織重建,最終完成面部復原(註)。此外,在復原的投入過程中,因使用的是考古發掘出土頭骨經過3D掃描及輸出製作之模型,所以對於考古遺骸並不會造成直接汙染。
史前館最早製作顏面復原模型是在2011年委託執行的「南科史前文化住民面部復原研究計畫」,這是首度挑戰顏面復原的嘗試。然完成距今已將近10年,期間在科技技術、藝術材料等各方面均有突破性的發展,早先使用的製作方式和材質,如今看來已顯得有些過時。因此,當時為籌備即將開館的南科考古館,便特別規劃設置體質人類學展區,並且在此處設計南科地區史前人類面貌復原之展示新作,以吸引參觀民眾目光。
|
|
|
早期製作之大坌坑文化人、大湖文化人及蔦松文化人復原半身像(引自臧振華等,2011)。 |
嶄新的南科先民面貌復原
奠基於先前製作保留下來的顏面復原模具及製作經驗,針對這次的展示擴充,我們預期要讓史前人類有不一樣的新面貌來面對大眾,但仍然不失其考古專業之知識背景。
為了讓觀眾清楚理解整個顏面復原的過程和步驟,故設計製作不同復原階段的頭骨模型,可以逐一搭配及對應到各個步驟說明,包括:修復重建之頭骨與3D掃描輸出、肌理柱點位與高度之準確標示、半顱顏肌理的復原與合理性檢視、全顱顏復原的對稱性檢視與膚質校正,以及三座完成復原程序之大坌坑文化人、大湖文化人及蔦松文化人之成年男性模型。模型一旁則展示說明不同時期的顱顏特徵以及顏面重建過程的軟組織標準點位之參考資料,提供給想要更進一步探究的觀眾自行閱讀。
|
|
3D掃描輸出頭骨、翻模頭顱及面貌復原模型等原始初坯製作情形。 |
展示顧問邱鴻霖教授檢視及確認模型製作情形。 |
有別於早先的顏面復原模型主要使用石膏和樹脂為材質,為了更貼近實際真人質感,本展示特別選用好萊塢電影特效矽膠作為模型皮膚,並購置了義眼及真人假髮為造型,以營造視覺和觸感上的真實性。彷彿史前人類正以炯炯有神的目光在看待人來人往的參觀民眾,且觸摸起來也如同真人皮膚質感。
除此之外,本展示不單純呈現史前人類的面容,更企圖加入不同時期的文化要素於其中。透過穿戴實際墓葬出土的陪葬人身裝飾物件,如大坌坑文化人配戴野豬牙頸飾;大湖文化人配戴玉質管珠項鍊;蔦松文化人則配戴玻璃珠項鍊及骨質耳璫,藉由這些時代的特徵要素,展現不同文化的意義,嘗試復原出史前人類更加廣闊的生活面貌。
|
|
|
重新製作之大坌坑文化人、大湖文化人及蔦松文化人面貌復原模型。 |
在製作過程中,最讓策展團隊傷透腦筋的,其實是有關於「史前人類應該擁有什麼樣的髮型呢?」因此設計時不能免除諸多的思索與考量,例如髮型、鬍鬚的呈現必須要逼真、要合理、也要能夠符合當時生活的人類可以掌握的工具能力和生態環境,且還需要帶有一點故事性。然而由於考古學在這方面沒有比較明確的佐證線索,造成一定程度的挑戰,最後策展團隊在參考民族誌資料後,又歷經反反覆覆的修改和調整之下,才總算與館方達成了共識。在此,特別感謝國立清華大學邱鴻霖教授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邵慶旺教授兩位提供專業的指導與協助。
|
|
策展團隊不斷針對面貌復原模型之毛髮、膚質、膚色等外觀細節修飾調整。 |
希望藉由南科考古館史前文化人面貌復原的展示,讓觀者有身歷其境的效果,更帶來知識的增進,讓考古學不再只是一門艱澀的學問,達到所謂「望古觀今、透物見人」之功效。
(註)
選擇復原後較為完整的人頭骨進行人面復原,進行的步驟大致如下:
- 進行3D掃描後以射出成型方式製作頭骨粗模;
- 再依據頭骨粗模進行細部修整,翻製石膏質頭骨模型;
- 依據既有之肌理軟組織數據資料,在頭骨模型上豎立軟組織厚度標高;
- 以軟泥將相鄰標高連接成縱向與橫向脊,並逐漸填補與縮小脊間之空間,直至覆蓋全部頭骨;
- 按骨骸上的眼眶、鼻孔、口齒及耳部之形狀及位置進行五觀(眉、眼、鼻、口唇、耳殼)的定位、複製與修飾;
- 參考民族誌資料合理想像,塑製髮式、面容、飾品及服飾等。
(以上資料引用自臧振華等,2011:7-8。)
參考資料
臧振華、李匡悌、邱鴻霖,2011《南科史前文化住民面部復原研究計畫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委託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執行,未出版。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研究助理,負責「南科考古館史前文化人面貌復原」展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