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移動在花東的迷你藝術節─記2019年MIPALIW式的大溪地烏克麗麗樂團訪臺之旅

國際頻道

  他山之石: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的大洋洲常設展廳

博物館頻道

  ICOM Kyoto 2019 X史前館連線:認識過去的N種方式─日本奈良平城宮跡歷史公園教我的事(上)

博物館頻道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本館太陽廣場的日晷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09期 2019.12.15

他山之石: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的大洋洲常設展廳

文‧圖/林芳誠

  藉201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京都大會會議的空檔期間,筆者前往位於大阪府吹田市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以下稱「民博」)參訪。鑑於史前館執行的前瞻計畫,預計建置以太平洋、島嶼東南亞南島族群文化的世界南島廳如火如荼地規劃當中,民博的大洋洲廳(オセアニア展示[Oceania])正好是筆者可以仔細學習與借鏡的場域。本文將針對其展示內容進行簡要介紹,並分享參觀心得與反思。

  世界博覽會1970年在大阪舉辦,為了保存這些來自世界各地提供展示的生活工藝,民博於1974年因應而生,並於1977年落成;迄今已收藏近335,000件工藝文物,同時也在2017年建館40週年時完成常設展廳更新,現有9個以區域劃分的常設展廳,如大洋洲、美洲、歐洲、非洲、西亞、南亞、東南亞、中北亞及東亞(包含朝鮮半島文化、中國地域文化、阿伊努文化、日本文化)。有趣的是,若以方位來看,其展示動線是以「向東」行進,但實際上的參觀路線卻是以順時鐘方向走。


民博常設展廳平面圖,其中A1為大洋洲廳。資料來源

  而民博雖然典藏了那麼多藏品,但並不包含具有國寶或重要文化遺產身分的文物,民博希望能夠聚焦在人類日常生活使用的器具與工藝品,如此一來可以幫助觀眾了解許多不同的生活方式(註)。


藉由提問的方式,引導參觀者帶著問題意識進入展廳。

  博物館被期許為一個傳遞知識的場域,但筆者認為可透過引導的方式,讓參觀者帶著問題進入展場,否則容易在充滿大量資訊的展示現場落入僅由博物館傳遞資訊給觀眾的單向傳播模式。在開始參觀民博展廳前,會發現驗票口通道設立一個以陳列物件的提問區域:「這些一樣……還是不一樣」(are these similar or…different)用以引發參觀者思考。隨即進入參觀民博的第一個常設展廳大洋洲廳,映入眼簾的就是放置於大洋洲廳入口處,1975年從密克羅尼西亞Satwal島航行至日本沖繩的舷外浮桿實體船(outrigger)「Chechemeni」號。然而實體船並非大洋洲廳的第一個展示區塊,展示單元如下:
   ※ 單元1:移動與擴散(移動と拡散;Human dispersal into Oceaia)
   ※ 單元2:以海為生(海での暮らし;Living off the sea)
   ※ 單元3:島嶼生活(島での暮らし;Living on Islands)
   ※ 單元4:外部世界的接觸(外部世界との接触;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 單元5:原民文化認同的展現(先住民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表現;Expressions of indigenous identity)

  單元1以腳下踩踏的太平洋地圖開始,讓參觀者了解展廳所述的各別地點(或在參觀過程可以回來查看),再以星像導航的航海知識動畫,以及Lapita文化及女性塑像來呈現大洋洲地區的考古發現;同時透過觸碰面板展示南島語言的擴散及異同,這個方式巧妙地排除掉許多學科專業論述而造成參觀者可能無法理解的窘境,讓焦點專注於有趣的動畫、標註於地圖上的人群移動路線、南島語發音比較的面板,以及重製的精美Lapita陶器上。單元2則是回到吸睛的實體船,並且利用航海所需的船槳、航海圖、具有祈求導航順遂的船首(prow board)等物件,呼應前一單元的航海知識。



來自Satawal島的「Chechemeni」號。 陳列於地板的大洋洲各島嶼分布地圖。


透過動畫介紹大洋洲船隻的形制。 以展板介紹南島語言與人群的移動。

  單元3呈現大洋洲人民的生活,包含日常與非日常使用的器具,例如:各式捕魚器具、生活用具(樹皮布及其製作用具、扇子、纖維織品、梳子)、器皿(kava盆、儲存西谷米陶瓶)、動物骨(主要是鯨魚)製飾品、儀式用面具、打擊樂器,以及著名的庫拉圈(kula ring)所使用的貝殼項鍊和雅浦(Yap)石錢等,再輔以民博研究人員田野期間拍攝的照片,生動地呈現大洋洲人民的生活樣貌與交換行為,並且呈現製作、使用這些器具的場景。

  單元4透過各類武器、盾牌、雕像(以人形或神話型態)等物件呈現小區域型態戰爭與防衛系統,同時也呈現帝國殖民、西方博物館式蒐藏物件的歷程,以及基督宗教進入後的改變與影響,特別是呈現大洋洲人民與這些外來力量相遇(encounter)後的反應,如:羅馬拼音與英文對照版本的聖經、傳統纖維編織搭配現代素材製成的教會執事人員服飾等。最後在單元5以「傳統與現代對話」的方式,引導出現階段大洋洲族群進行的文化權力運動,以及當代藝術品試圖表達自身文化主體性、文化權力等意識的方式,作為整個展廳的結尾。

  從整體常設展廳區域來看,大洋洲廳並未佔據太多展示面積,但每個展示區塊皆具有恰到好處的展示素材與內容;而大部分展示物件,除了Lapita陶器與女性塑像為重製以外,其餘皆為1970年代開始由館方研究人員進行田野調查時所蒐藏、由大洋洲人民實際使用過的物件。


集結民博從事大洋洲研究的特展紀念專書《南太平洋の文化遺産》資料來源

  因此,以「觀看」、「近距離欣賞」經挑選過大洋洲物件的策略作為參觀方式,避免過多的展板資訊使觀眾產生距離感,即便只是走馬看花的參觀,也能在看到這些「真實」物件後,促進觀眾對於展示所列議題的思考;若針對具有專業背景的觀眾,不僅是能掌握展示提供的資訊,同時也可以購買民博販售的導覽手冊(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Exhibition Guide)以及專書《南太平洋の文化遺產(ジョージ・ブラウン・コレクション[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South Pacific: The George Brown Collection])》,以進一步了解民博研究人員的成果。



物件與照片的搭配,讓人感受大洋洲人民的日常生活。 融合傳統纖維編織及現代素材而成的教會執事人員服飾,體現大洋洲人民與外部社會接觸後的文化實踐。


著名的kula ring使用之貝製飾品。 以當代藝術呈現當今大洋洲人民權力運動的展現。

  基於民族學(ethnology)學科的實證研究方法,民族學類型的博物館以民族誌觀點進行蒐藏並展示各種資料,強調「文化」(culture)而非年代(王嵩山2012:38),因此我們在大洋洲廳相對感受不到物件製造、使用的時間,所有展示物件彷彿皆處於同樣的時空狀態──一種想像中的「傳統」階段。同樣地,在受日本民俗學研究精神的影響,筆者認為大洋洲廳前面四個單元的展示手法主要也聚焦在物件本身的形式及其敘述,對於與源出社群文化體系的脈絡則較少著墨。然而單元5則補充了對於「人」的關懷,雖然大洋洲人民的權力(sovereignty)運動為持續發展的狀態,但近20年以來藉由許多無論是工藝、歌舞、詩詞或後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發聲,可能是大洋洲廳未來需要補充的內容。

  我們能從民博常設展廳入口的提問處開始思考,帶著「一樣或……不一樣」的想法進入大洋洲廳展,並且在近距離觀看精美文物同時感受民博研究人員在此地區累積的研究成果。但以一個展廳來處理浩瀚太平洋孕育的豐富族群及如繁星般、持續實踐與創造的多元文化,相對是比較困難的,不僅牽涉博物館本身所擁有的資源、政策、研究動能等發展動向,也如James Clifford(2019:261)指出「博物館作為接觸區」的觀點:

我並不認為博物館看成是一個普世文化的收藏單位、毫無爭議的價值處藏 處、進步和探索的現場,以及人類、科學或國家性遺產的累積等這種想法 是適當的。以接觸觀點來看,所有文化收藏策略將視為是對特定支配史、階層、抗爭與動員等特定歷史的反應。

  在「接觸區」裡「相遇」的各路人馬,包含博物館、源出社群、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等,凸顯博物館應可轉移過去相對封閉、靜態、中立的態度;即便以文物進行展示仍為博物館的重點,但可更加關注與文物相關的、注重其實踐過程而非結果的、持續進行的文化動態。

  雖然從策展及決策過程就已為後續的展示進行定調,但我們依然可以思考透過展示最希望傳達的理念,以及試圖形成的社會文化影響力(social cultural impact)是什麼,並且視博物館為一種「論壇」(forum)場域,調整過往伴隨學科研究形式而發展的展示模式,藉由類似說故事的型態引發觀眾反思,甚至形成持續參觀的動力。此外,常設展的內容通常不像特展一樣聚焦動態性、時效性以及對於時事議題的批判,但我們也能嘗試將常設展部分展示區域特展化,在配合展示主軸基礎下保持彈性以及隨時更新研究與議題關注的成果。

  「Becoming indigenous」 and 「Becoming civic」,讓我們期盼著史前館世界南島廳建置完成的到來。


民博著名的地標──太陽塔。

(註):資料來源為民博導覽手冊。

參考資料
王嵩山
2012   《博物館蒐藏學:探索物、秩序與意義的新思惟》。臺北:原 點。


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著、Kolas Yotaka譯
2019   《路徑─20世 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苗栗:桂冠。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大洋洲廳網頁介紹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史前館世界南島廳策展團隊)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