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3D,數位典藏的未來!?

國際頻道

  京都國立博物館建築賞析

回想‧回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小齒輪,大成長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95期 2019.5.15

京都國立博物館建築賞析

文‧圖/陳芊卉

  京都是一個承舊帶新的城市。京都於西元794年至1868年一直是日本首都,因建城歷史悠久,也樹立了許多百年建築、歷史遺跡與文化格調等,廣受世界觀光客青睞,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扮演重要角色。

  正因如此,2019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簡稱ICOM)將於9月1日至7日於日本京都舉行,來自世界各地博物館從業人員、學者、博物館愛好者等,即將聚集於此展開第25屆大會。而這次所討論的議題為「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將有大量相關討論與意見交流在這一週席捲京都,京都國立博物館也理所當然以地主身分參與此會議。

  在全球化發展的脈絡下,博物館建築儼然成為都市景觀及文化產業中最具文化象徵與人文累積的表徵,建築師也往往將自身性格與理念放入建築與環境中。本文將以建築賞析(思維)的角度出發,跟大家分享京都國立博物館明治古都館以及平成知新館的人文軌跡與美學精神。

明治古都館(右)平成知新館(左)外觀。 京都國立博物館戶外景觀。

舊館─明治古都館

  19世紀明治維新的成功,將日本推向一個高度西化的國家,然而在西化與現代化的背後,日本傳統文化的許多佛教藝術品、古物、工藝技術都遭受破壞與輕蔑。1869年明治天皇將首都從京都遷到東京(原名江戶)後,開始在各地設立博物館保存日本傳統文化,並作為國力強盛及西化進步的象徵。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下,明治古都館(簡稱舊館)正式於1897年對外開放。

  京都國立博物館位於京都東山區,附近有智積院、京都女子大學,博物館對面即為著名的三十三間堂。舊館建築面積3,015平方公尺、展示面積2,070平方公尺,為片山東熊建築師所設計,他也是明治時期相當活躍的建築師。片山東熊將旅外考察、學習德國宮廷建築的裝飾技術等,落實在他的作品中,除了明治古都館外,奈良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表慶館等都被日本列為重要文化財。

  片山東熊採用歐洲宮殿裝飾的元素與設計思維,結合日本都市脈絡氣息,置入舊館圓屋頂及外牆浮雕圖案。舊館以單層、紅磚為主色,從大門入口、戶外景觀、大庭至各個展廳等,以左右互相對稱手法,展現了拋棄舊時代思維,引領大器風格姿態呈現。廣場中央設計了一座大型噴水池,在正後方佇立羅丹的沉思者雕像,空間配合的架構中散發一種高雅氣度,整體建築、景觀與雕塑藝術品,互相融合,建築師極力呈現博物館空間的尺度與一體性。

明治古都館大門口招牌。 明治古都館大門口的對稱設計。

明治古都館目前養護中,尚未開放。 噴水池後方為羅丹沉思者雕像。

  目前京都國立博物館典藏有陶瓷器、考古、繪畫、雕塑、水墨、染織和服、金屬、漆器等工藝品等;舊館原先展示京都文化古物,但因古蹟年代已久,又常受地震影響,現階段正進行建築結構免震改善及維修工程,因此暫停對外開放展示。館方目前只開放平成知新館及舊館戶外空間,供觀眾參觀。

新館─平成知新館

  明治時代的建築風格持續延續,直到戰後,因社會價值、流行思潮的改變與影響,「現代主義」日漸興起,也為日本當代建築埋下伏筆。

  20世紀以來,建築的繁衍與創作不斷接受新時代設計的挑戰,更在戰後提出了許多不同以往的建築思維,如以德國包浩斯學校為中心,發起一股現代設計運動,以強調機能、減少多餘裝飾、少即是多的概念,深深影響往後建築規劃設計的發展。

  平成知新館(以下簡稱新館)於2013年竣工,由日本建築師谷口吉生規劃設計,以不斷進步、追求不破壞靜逸氣息的手法呈現了新館面貌。

平成知新館正面入館方向。 平成知新館透過玻璃廊道與舊館互相連結。

  一般大眾對谷口吉生最有印象的作品,就是紐約MoMA新館;其他作品包含瀨戶內海美術館、豐田市美術館、東京都葛西臨海水族園及資生堂企業資料館等,其中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法隆寺寶物館與京都博物館的設計概念較為近似。綜括這些博物古建築的風格,皆採玻璃、正方形切割,輕盈靜悠。運用材料、線條、比例所創造出來的建築物,都充滿了靜謐感與穿透性,也不難看出谷口吉生沉默寡言、不多話的個性。谷口吉生的建築美學風格,也跟傳統日式建築內斂、簡潔、純靜的精神互相契合,襯托出日本人特有的嚴謹紀律。

簡約幾何與分割的立面規劃。 販賣部與整體設計的呈現。

  為維護館內參觀品質和文物保護,新館展廳內禁止攝影,惟有提供戶外和公共空間給參觀者攝影取材使用。新館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之建物,樓層標示明確,參觀動線由上層往下層移動。新館的公共區域利用設計將自然採光引入空間,而有了溫暖度的舒適感。

  展廳內部為考量保護文物不受紫外線等光害干擾,將保護、呈現物件融為一體規劃。展廳微暗,利用燈光設計與聚焦,賦予物件生命,在眼前栩栩如生呈現。在展示空間的安排上,三樓展示考古學與陶瓷;二樓展示各時期畫畫手卷(桃山江戶、佛教、中世紀);一樓展示雕塑、和服織品、漆器、金屬與特展室。

  樓梯(動線)在新館建築裡亦扮演重要的角色。樓梯的利用,在各展廳的主題與氛圍中不斷轉換牽引;各展廳間以樓梯、隔間作為展廳主題切換點,樓梯的交替與轉折處,轉換了各廳氛圍,使觀眾透過樓梯轉換,在參觀情緒的起伏上有所調適,預備好參觀下一個主題的展廳。

在梯廳處的各層標示清楚且明確。 電梯內也細心提醒觀眾每層展示內容。

新館建築利用樓梯互通各廳。 採光良好的公共空間。

  博物館建築不僅能作為博物館品牌意象,也能夠代表國家的形象。當代社會越來越多人注重視覺上的享受,有些人去博物館並非為了館藏而去,而是為了建築而去,其空間本身也因規劃設計思考與展演的規劃,而將博物館凸顯出來。明治古都館和平成知新館新舊兩館於外型上有著進化對立與共存感,表現形式截然不同,是兩段時期社會價值觀下的產物。

  從建築(設計)物的表現上,不難想像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建築的風格依舊受西方影響至今,舊館與新館建築不僅僅作為一個保存文化的場域,也各自敘述著自己的故事。筆者期待明治古都館修繕完工後再度綻放那一天,必然會與新館之間有更多的對話。

(本文作者曾任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計畫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