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挑了賣龍眼又沒薪水的實習單位讓我收穫最多!
文‧圖/張珈菡
2018年暑假,我做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決定,那就是踏出以往的舒適圈,到外頭看看這個世界。我很感謝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給了我這個機會,也感謝我自己願意做出突破,願意走出去嘗試不一樣的事情,不再是以前那個懶惰的自己;更要感謝實習期間和我一起努力的夥伴,因為有大家的相互扶持、互相加油打氣,整個實習過程才會顯得那麼美好、那麼愉快。
一開始會選擇史前館,其實是因為自尋實習單位的話會有一堆手續要處理,太麻煩了,心想不如就從系上開出的職缺下手最快。但發現要去花蓮賣麻糬實在太遠,留在飯店工作感覺又太枯燥,也不是自己未來想走的路,於是挑來挑去挑了一個「賣龍眼的」,那就是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又沒有什麼薪水可以領的博物館。但是從實習的第一天進到博物館開始,我就知道我錯了!什麼「賣龍眼的」,這對博物館來說真是太不公平的形容詞,博物館裡可是有著比一個月兩萬元薪水還值錢的東西,當然我說的不是裡面的收藏品,而是在這邊可以接觸到、看到的甚至是實際去做的實務很多,這些經驗遠比豐厚薪水來得有價值。
一開始一定會有人覺得為什麼我要放著有薪水的工作不做,而選擇來博物館做近乎志工的無給薪服務。但我想,除非是自己親身去做、去體驗過了,才會知道從中得到的東西不只是外表看起來的那樣而已。
beacon塗油漆。 |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真的可以說是嚐遍各種酸甜苦辣,所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跟博物館有相關的或是想像中不相關的工作,我們都做了。例如有一個任務是要將展場beacon(藍芽定位感測器)塗上與它黏貼位置相同底色的油漆,讓觀眾在視覺上的干擾降到最小。實習生們為了完成這個工作被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不是被油漆味薰到快暈倒,就是beacon還沒塗好就把自己的手畫得五顏六色。這大概是我們這組實習生最大的惡夢,但相反的卻也是完成工作後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一項工作,因為原本覺得它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竟然在同心協力下將它完成,所以真的很感謝實習夥伴們的鼓勵與幫忙。
在史前館的日子從佈展到顧展、DIY區、票閘口的支援工作、教資中心、展廳數位互動、AR繪本、夜宿博物館以及beacon塗色等等,短短兩個月我嘗試了這麼多不一樣的工作,我看到了白天和夜晚不一樣的博物館,我也聽到了許多遊客逛完博物館滿意的讚賞,我更學到了如何與遊客互動、如何與夥伴們分工合作、如何工作有效率地做完,甚至是面對失誤時也學會如何去正視它並去解決它。認真工作之餘,也不忘和地下一樓展廳的史前人對話,學到了更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後來進出展廳就像進出自家廚房一樣熟悉。
從一開始好想將時間快轉到實習結束的日子,可以好好放暑假玩樂,到最後竟然不想要結束我的實習日子。是什麼樣的情感使我不想離開這裡呢?大概就是這個像一家人的感情吧,畢竟有誰要離開自己的家人而不會感到不捨的呢。我很感謝在史前館遇到的每個人,不論是館員或是一起實習的夥伴,甚至是來史前館參觀的遊客,大家對我們的鼓勵就算只是一句謝謝也會令我感動,那是一種付出然後得到回報的感覺。沒薪水領又怎樣,我知道我得到的遠比那些薪水多太多了。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兩個月遇到了來自臺灣不同地方的學生,我們一起努力不是為了修過實習這個畢業門檻,而是一起為了相同目標努力著。這段期間有好多人不吝嗇給予我們幫助,遇到的每位館員都真心地感謝我們為博物館的付出。
|
|
和博物館館員歡樂聚餐。 |
2018年暑假,我決定踏出舒適圈,我做出了不一樣的決定,而我,不後悔且勇敢地去做。我佩服我自己也佩服其他一起在實習路上努力的同學們,同時我也感謝博物館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實習結束也代表另一個新的旅程要開始了,對於過去遇到的人事物,我將它放在心中珍藏著,我與他人分享這美好的回憶,也鼓勵其他人放膽去做,去嘗試各種不一樣的事物,不怕你做錯事,只怕你不願意做。就像小碧姊說的:「再小的事只要你願意付出、願意用心、願意認真的去做,最後的結果以及回報一定出乎意料的多。」就像我在博物館的這兩個月,使我成長了許多也得到許多,是一次令人捨不得忘掉的經驗。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學生,2018年史前館實習生))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