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巨石,你好!跟著考古學家去旅行

博物館頻道

  「從生活到生活;練習在一起,走一段。」在地知識的N種可能

回想‧回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挑了賣龍眼又沒薪水的實習單位讓我收穫最多!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94期 2019.5.1

「從生活到生活;練習在一起,走一段。」在地知識的N種可能

文‧圖/邱健維

  在地知識是什麼?看似無邊界又浩瀚的知識,套上在地之後是限縮還是新的可能?

  在談什麼是在地知識以前,忽然想起一段極為喜歡對於在地知識的詮釋,來自黃貞燕老師2014年這篇《博物館、市民知與新公共領域的形成—以日本市民研究活動的理念與實踐為例》文章,探討日本市民研究活動作為一種市民自我賦權的可能,以專家學者生產的「專門知」與民眾本身具有的「生活知」之間的交互關係。

  文章提到所謂的「生活知」指地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或不自覺、主要透過身體實踐所累積有關生活課題的種種經驗或認識,接近人類學領域所說的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也就是說在地知識本身,是一種根基於日常生活之上,從日常生活因為環境、歷史與各種因素衍生出來面對的方式,在自覺與不自覺的狀態之下形成一種集體認同的意識,再透過「身體技藝」或者「思想記憶」的模式建構出屬於在地知識的樣貌。

身體技藝或思想記憶都是在地知識的重要媒介,如何傳承也成為世代共同的課題。

從日常精粹知識,並深耕於在地生活

  在地知識累積於生活經驗,背後蘊含著居民長期與環境、土地、生活型態與族群互動的模式,在地知識更可以說是集體記憶與技藝的載體。所謂的在地並不單指行政區域所畫設出的範圍,在地更廣泛的包含血緣、信仰以及認同等複合因素而形成的邊界與範疇,建構在相互的互動關係,這其中也包含隨之產生的歷史、工藝、知識系統與信仰等等。

  近年來,在地知識系統逐漸受到重視,由於面對國際化的衝擊之下,在地性(locality)也成為當代不斷反思與提倡的核心。日本近年來意識到限界集落(65歲以上人口超過50%以上)對於地方發展的衝擊,在安倍政府的提倡下,地方創生(Placemaking)成為日本政府解決問題的策略。而臺灣,更將2019年訂定為地方創生元年,各部會也因著政府施政方向,紛紛提出相對應的策略與各項計畫。但,解構地方創生的本質,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的是在地知識的價值,地方的魅力奠定在於地方知識系統的積累。這些積累的背後,反映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長期人與人及自然之間的重要鏈結。

在地知識累積於生活經驗,反映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長期人與人及自然之間的重要鏈結。

不是誰的在地知識,重點是如何轉譯

  當我們在爭論這個在地知識是屬於誰的在地知識的同時,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有脈絡地轉譯在地知識。近年來我們不乏看見許多以商業為導向的在地知識挪用,除了導致彼此之間的衝突之外,更是抹煞在地知識背後所蘊含的意涵,因此有脈絡的理解與轉譯成為當代的我們共同需要省思的核心。近年來,臺灣各地也有許多轉譯地方知識成為能量的案例,例如臺北北投唭哩岸「石頭銀行」。唭哩岸石是許多清代重要的建材,唭哩岸石本身不僅僅是北部砂岩的代名詞,更是地方記憶的重要軌跡。有感於近年來許多由唭哩岸石所搭建的古蹟逐漸受到拆毀,唭哩岸當地團體發起「石頭銀行」,透過存續唭哩岸石以及背後的記憶,結合地方教育單位投入實質保護唭哩岸石的行動,保存在地知識讓在地知識存續於生活之中。

  又如知名品牌「Kamaro’an 住下來吧」的創立,從返鄉青年反思地方資源與知識系統出發,結合部落傳統工藝、土地與文化,透過設計轉譯地方價值,分享在地價值。甚至近年由臺南所發起的「巡迷:米在南方」透過老街區的在地記憶與米的鏈結,重新找回共同的生活記憶。上述個案經驗都透過轉譯地方在知識系統,無論是物件、傳統工藝、植物甚至是米的本身,或者背後所蘊含的使用方式、發展脈絡與時代意涵,這些都是在地知識的重要載體。重要的不是「誰的」在地知識,而是我們如何謙遜地學習並且謹慎的轉譯,一代又一代地延續這樣的價值。

重要的不是「誰的」在地知識,而是我們如何謙遜地學習並且謹慎地轉譯,一代又一代的延續這樣的價值。

練習一起,走一段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在文化部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的支持下,自2017年到2019年,以臺東、屏東與花蓮作為基地,陸續與各地部落、協會以及原住民文化(物)館合作,以「原住民記憶共感」以及「一起走一段」為核心,透過不同途徑持續共同探索地方知識系統,其中包含戶口名簿、織布工藝、傳統技藝、遷徙歷史、考古遺址、集體記憶、在地詮釋的研討會以及策展等形式,嘗試透過不同途徑的方式,結合博物館能量與專業,練習與各地夥伴共同從在地知識系統出發,發現屬於地方獨有的價值。

  回味共同合作的歷程,總有幾個案例想書寫與分享。在當代面對在地知識的我們,其實很容易忽略「書寫」的重要性,結合地方既有資源以在地詮釋的角度出發非常重要,例如2018年史前館與臺東縣達仁鄉土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辦理的第二屆土坂maljeveq學術研討會,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之下開始的。

  此一研討會奠基於第一屆的努力,我們將地方發生的議題與跨界交流加入第二屆的規劃,除了過往習慣的學術研討會形式,更透過文化資產論壇,從不同觀點凸顯族人知的重要性。更有來自屏東與臺東現階段仍保有或者曾舉辦maljeveq的家族領袖齊聚一堂,以maljeveq此一重要排灣族祭儀作為核心,分享不同家族的歷程。透過研討會的辦理,部落也同時開始思考本身具有的能量與底蘊,也意識到過去堅持在地知識價值的耆老與當代不同領域努力的夥伴,讓我們能享有豐沛的資源,透過研討會也成為一種對在地知識系統的反思。另外,多年來由學者參與書寫的在地知識,開始有族人擔心未來是否後代所習得的文化都會成為他人詮釋下的樣貌。有感於此,族人有逐步意識到掌握自我書寫與詮釋的重要性。

透過研討會的辦理,部落也同時開始思考本身具有的能量與底蘊。

  與布農族崁頂部落以部落遷徙主題而策畫的《崁頂百年.憶起回家musukun kata kulumah》展覽,將展覽視為在地知識梳理與傳播的節點,透過展覽的歷程找回家族與崁頂遷徙的歷程。過程中除了有tama(男性長者)帶著孩子親自在藍白帆布上真實觸摸豬肉與分切,學習布農族分享知識外,更促使部落孩子自主性找回自己的完整名字。

  策展團隊中有一位年輕人,策展前習慣用漢名稱呼自己,在策展田野過程中,開始習慣使用布農族名umas。由於策展人ibu希望由這個年輕人再去訪談自己家族的故事,於是他透過訪談開始認識自己的家族,而他也漸漸意識到,他是umas nanganvulan。在策展以後他興起尋找自己排灣族母親的意願,而讓他找回自己完整的名字全稱umas nanganvulan tankasia paiwan,意思是nanganvulan家族的umas,母親來自排灣族。名字作為在地知識的載體,背後反映著布農族的社會結構與家族。展覽或許會結束,但是在地知識卻是真真實實存在於生活之中,只是,重點在於,我們如何發現。

博物館與地方練習一起走一段,地方的世代也用著自己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傳下去。

5月17日、18日,邀請您來史前館,一起學習在地知識的N種可能

練習一起,走一段活動海報。

  文化部MLA計畫預定執行至今年底,為能夠具體收斂出我們大家期待對於思考在地知識的可能性。我們將在5月17日、18日於史前館,舉辦以在地知識為主的系列活動,其中包含「講座:與這裡相處的那些酸甜苦辣」、「微型論壇:從我們開始」與「工作坊:練習,一起走一段」。講座將以「從不同的經驗途徑,交流那些轉譯的酸甜苦辣」為題,分別邀請文化工作者卓幸君、高士部落族人Liadam Paqevet、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邱秀蘭、土坂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Kuljelje Giring、《歸途taluma’》策展人Lisin O’ol林靜如與Falahan Mayaw曾以文,以及崁頂百年展策展人ibu istanda takiscibanan胡郁如,分別針對自身及與博物館合作的經驗分享。歡迎有心探討的朋友報名參加。

  「【練習一起,走一段】在地知識的N種可能系列活動」報名與活動訊息

(本文作者為文化部委託公立博物館辦理「博物館系統及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之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專案助理,「【練習一起,走一段】在地知識的N種可能系列活動」承辦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