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認識、檢視到改變自己的實習收穫
文‧圖/廖玠鈞
了解工作內容。 |
從小到大,我幾乎可以說是在博物館長大的。小時候,住家附近的博物館在周日有免費入館的優惠,媽媽經常帶著我們到博物館消磨假日時光,也促成我對博物館有一定的熟悉,但僅限於從觀者的角度。
深究推進我申請史前館實習的動力,其實是來自於一場特別的展覽。那時與朋友一同到史前館參觀,恰逢「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期間,我深深被特展的布置與空間吸引跟感動。在被展覽震撼之餘,也加深我對博物館工作的好奇,進而申請2018年史前館暑期實習計畫,並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活。
在史前館實習的日子裡,最特別而深刻的兩項工作,莫過於導覽APP相關的設置與「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徙─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國際當代藝術交流計畫特展佈展。這兩項工作不同於一般館內各個日常的值班工作,需要面對許多從未遇過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中,只有自己與身邊的夥伴可以相互討論。例如在接觸APP感應的Beacon(藍芽定位感測器)時,須一一找出並登記館內分布300餘處的資料,這樣的資料量一開始讓人慌了手腳!但在與夥伴一起嘗試並合作之下,我們找出最有效率的合作方式,最後也由展示教育組所有的實習生們一同接力完成這項龐大的工作。
透過「流浪的種子」特展,接觸展品的設置、語言不通的外國藝術家,這些對我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在這些過程中,其實大多沒有人會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去解決困難是最好的方式,也沒時間先向其他館員請教,但依然在絞盡腦汁、夥伴合作之中,完成這些任務,這些都是與在學校非常不同的經驗。學校老師或許會諄諄教誨,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要注意哪些細節,在完成目標後給予肯定,並詢問在過程中學習到什麼?但在實際的職場環境中,被交付任務後,唯一目標就是完成份內工作,或許有SOP、有建議,但沒有最好且唯一的方法。沒有人會鉅細靡遺瞭解過程中用了多好的技巧,大多數是檢視是否完成工作,結果只有「完成」與「未完成」兩種。在實習之前,這樣的差異雖然並非意料之外,但實際在工作中體會後,才真正能理解工作場域與學校的學習之間,在心態上該如何調整,才能有最好的工作態度。
|
|
種子特展佈展情形。 |
在實習的一個月間,到館內各個崗位值班過,也參與館內暑期舉辦的大大小小營隊、活動。工作之餘,其實也深度遊覽博物館,一個月中走了無數次博物館的空間與展場,每一次都能看到以前沒發現的細節。除了感嘆自己以往進博物館是不是太過於走馬看花,也可惜暑假期間熙來攘往的遊客中,到底有幾位能發現這些藏在細節中的瑰寶。
暑假期間的博物館幾乎天天都像菜市場一樣喧嘩熱鬧,「音樂的慰藉」特展的耳機修復速度趕不上被破壞的速度。但一個星期總有那麼幾次,會聽到遊客欣喜向解說員、館員大力讚許博物館的豐富內涵。每當聽到這樣的回饋時,自己也會以身為這其中一員而感動,也開心真的有人細細停下腳步看展覽。
就如同我們到餐廳用餐時,有時服務生會遞上一張滿意度調查表,上面通常會有這樣的題目:「你滿意此次用餐經驗嗎?」、「會向朋友推薦這家餐廳嗎?」結束一個月的實習後,我檢視實習中發生的大小事,我也想向自己提出類似的問題:「你會如何向學弟妹推薦史前館實習呢?」我想,史前館實習的收穫中,不只有一般實習的工作經驗、社會歷練,並且可以認識博物館工作者不為大眾所知的一面,更能深度遊覽史前館的一切。更特別的是,從另一種角度檢視遊客、參觀者的態度與行為,再回歸到自己本身,從而改變自己做一個更好的參觀者,這些都是在博物館實習所能得到的收穫。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學生,2018年史前館實習生)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