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在島與島之間對話,關島X椰子─記2018「Together in Taitung」世界南島交流工作坊(上)

話題‧話語

  超連結博物館的實踐與省思—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實例經驗分享

博物館頻道

  新南向創造的超連結:史前館「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國際巡迴展的新方法與新公眾(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71期 2018.5.15

超連結博物館的實踐與省思—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實例經驗分享

文‧圖/康芸甯

2018博物館日主題簡介

  又到了518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與觀眾互動有關,重點鎖定於「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今日,擁有多元傳播方式的博物館,透過不同科技媒介將藏品推向觀眾,也從觀眾身上獲取回饋並激盪出嶄新的火花。然而儘管科技創新,博物館的終極使命仍是要加強文物與人的連結。為順應此一國際趨勢,博物館除積極研發新方法以活化館藏、發揮展示效果,也更加關注於地方社區、多元社群與原住民族群,匯集多方資源,尋求共同攜手合作。

筆者工作經驗談

  筆者曾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服務一年多時日,因業務所需曾經接觸過幾檔特展的籌劃工作,不過說到底,就是要將館內珍藏的民族學典藏品「推銷」出去。如何做到這件事呢?其實,這裡所說的推銷,不是要將藏品市場價值化,而是讓百年前由日本學者在部落和田野中收藏的文物,重新恢復它們的生命力,讓文物再度活化、讓文化傳統實質性地傳承與延續。

噶哈巫族人參訪臺大人類學博物館進行藏品調件情形。

  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典藏,在臺灣的人類學博物館界也好、在現今各原住民族群部落也好,具有一定的聲望與影響力,這是因為其藏品本身即具備了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在日治時期是由幾位著名的日本學者,如伊能嘉矩、宮本延人、移川子之藏等,在臺灣各地鄉間來回奔走,從事田野工作。他們在田野調查時充分展現出人類學者做田野的基本能力與要求,在口述歷史、家族系譜、語料、影像或是物質文化等各方面材料,留下了具體而詳實的紀錄。像是民族學標本採集的工作也未曾馬虎,必將其來源族群、部落、社名,甚至使用人等資訊,透過文獻爬梳和田野訪談,清楚記錄下來。

  他們的作法,讓目前極力推行文化復振的原住民部落族人每每於造訪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調閱自己部落所留存的藏品時,都可以藉由明確的記錄循溯物件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是哪位祖先留傳下來的。這些文物經過博物館專業的保存與維護,許多細節至今依然清晰可辨,族人常為此而感動不已。在這種情況下,基於觀者對文物的一種特殊情感需求與深層理解,文物本身已具備了訴說的力量。

案例分享:「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特展

  2018年5月初甫落幕的「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特展(後文簡稱伊能嘉矩特展),對於筆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如果你以為,伊能嘉矩特展顧名思義只是將伊能嘉矩1895年渡臺以來進行田野調查及研究的過程平鋪直敘地陳列給觀眾看,那就大錯特錯了!由於臺大圖書館在20年前開館時就已經辦過伊能嘉矩特展,因此這回人類學博物館與圖書館組成的策展團隊在籌備時期絞盡了腦汁,認定新展內容一定要與過去不同、必須有所突破。

伊能嘉矩特展主視覺牆面。

伊能嘉矩特展展場一隅。

伊能嘉矩特展田野訪談與紀錄片拍攝情形。圖為屏東縣泰武鄉佳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高至聖先生(左)與臺大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右)。

「伊能嘉矩臺灣踏查GIS」展示操作機台。

  總而言之,在本次特展中,期望呈現給觀眾對伊能嘉矩三種層次的遇見:一是,伊能嘉矩遇見臺灣,描述的是他來臺初期的歷程;二是,伊能嘉矩遇見了報導人,強調他自成一套的研究方法及其遭遇到各種曲折的田野過程與故事;最後,也是本特展最重要的目的,期盼觀眾能夠聽見報導人的聲音,讓現今在地報導人自由發聲,講述他們以主觀或是後設的角度是如何看待這位日本學者,以及發表他們對伊能嘉矩的評論與看法。此時,被研究者(伊能嘉矩)與研究者(報導人)之間的關係已然不再絕對,兩者的角色對置,研究者成為了一個被研究者。

  這些層層疊疊的關係,並非透過三言兩語就可以描繪出來。事實上,文物在當中的串聯構成了最主要的關鍵。為呼應本次特展主題「重返田野」,策展團隊特地回到部落、回到報導人身邊,透過直觀的錄影鏡頭,讓報導人講出內心真正的想法。但是,讓報導人開口的,除了策展顧問胡家瑜教授長年積累的田野功力與田野熟悉度外,真正牽引族人情感、引起彼此強烈共鳴的其實是博物館典藏的文物。

  訪談時,有些族人對於伊能的評論,認為他對於臺灣原住民分類研究奠定基礎,著實具有指標意義;有些族人,則是在談笑間對於伊能當時研究犯下的錯誤之處指證歷歷;然而,更有些族人,其實對於伊能的情感是既衝突而矛盾的,因為,沒有伊能當初的辛勞與付出,可能就沒有今日可被保存下來的傳統文物了。如同特展最後所點出:「伊能可以說是臺灣文化發展的一位不在場參與者。當代臺灣文化的多元迴響,我們再度以不同形式看到了伊能的身影。過去,是伊能踏查臺灣。今日,是我們再踏查伊能。」

  本特展的亮點之一,是嘗試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的技術,將伊能全島調查的路徑,經過歷史文本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並採用不同時期的臺灣歷史地圖,製作成「伊能嘉矩臺灣踏查GIS」。觀眾可以自由點選查詢不同地點的展示資料,如伊能嘉矩在特定地點記錄下的日記手稿,以及當地採集文物之介紹等,觀眾甚至也可從GOOGLE MAP規劃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踏查伊能之旅」。此外,伊能嘉矩特展導覽網頁(註1)及「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故事地圖」網頁(註2)的製作,也是期望能將本次特展的豐富內容在雲端上永久保存。這些新的嘗試,是希望藉由科技技術及跨域合作的可能,提高社會大眾對於臺灣土地的文化記憶與認同。

結語:回歸文物本身的力量與價值

  回頭思考前言所提及的博物館趨勢主題「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為搭上這波國際潮流,各博物館積極採用新的科技技術與管道,尋找新方法,開發新觀眾。當然,新科技勢必可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官刺激,也更容易產生親近性與可及性。但是在這些過程當中,必須留意避免淪為形式主義,不能忘記文物本身的價值仍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激起觀眾對物的文化情感記憶,是博物館應持續努力追尋的王道。

參考資料
(註1):「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特展導覽網頁
(註2):「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故事地圖」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