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國際頻道

  博物館的戰爭與記憶展示:日本遊就館與知覽特攻平和會館(上)

回想‧迴響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體會保存修復工作的不易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67期 2018.3.15

「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文/林秀嫚

  最早注意到虛空派的畫是在2016年,當時筆者參與了館內辦理的一場演講-「談科學類博物館與當代藝術創作的跨域合作」。同時引起筆者注意的作品,尚有荷蘭植物學家兼解剖學家菲德里‧勒伊斯(Frederik Ruysch)的作品。這些作品皆於創作中加入人骨的元素。而「虛空」(vanitas)二字則源自舊約《傳道書》(Ecclesiastes)「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Vanity of vanities; all is vanity)」。

  在歐洲的喪葬藝術中,以「虛空」為題材的作品並不罕見,尤其是雕塑。15世紀時,以善終方式(ars moriendi)、死神之舞(Danse Macabre)與臨終時刻(Memento mori)等議題的文字與圖像,充分反應出當時一般人對死亡的感受。虛空畫作的繪畫風格盛行於巴洛克(Baroque)時期,特別是16-17世紀的荷蘭與比利時地區。文藝復興之後,虛空議題的表現方式,則相對隱晦了許多。


圖1.菲德里‧勒伊斯的童骨作品。(圖片來源)

  以菲德里‧勒伊斯(Frederik Ruysch,1638-1731)為例,勒伊斯從萊頓大學畢業後,成為阿姆斯特丹的法醫及助產士的首席指導,因為這個身份,他能接觸大量的流產胎兒和死嬰,這也為他的藝術創作提供了許多的便利。勒伊斯曾多次運用嬰兒的骨骼製作出一件件的以骷髏元素為主題的虛空派藝術(圖1)。舉例來說,以硬化血管為樹、微血管為草叢、肺部網狀組織為灌木、膽結石和腎結石為石,這類以嬰兒骨骼製成的藝術創作。該種童骨藝術表達了生命短暫的思想,也描繪出勒伊斯對生命的態度。

  勒伊斯除了把自己收集到的兒童骨骼製作成盆景一樣的藝術品,也將其創作畫在紙上,而基於當時攝影技術尚未發明,這些嬰兒骨骼製成的藝術創作並沒有相關的照片,但是因為俄羅斯沙皇彼得大帝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1672-1725)十分喜歡這些童骨盆景,勒伊斯創作的童骨標本也因此被保存下來,現存於俄羅斯科學院。


圖2.Adriaen van Utrecht的鮮花與頭骨的靜物畫。(圖片來源)

圖3.J.Falk的虛空靜物。(圖片來源)

圖4.培瑞達的騎士之夢。(圖片來源)

  虛空畫透過靜物畫中的物件,試圖表達死亡面前,一切浮華的人生享樂都是虛無的。這些作品中的物體,常常象徵著生命的脆弱與短暫,並展現人世的無常,最常見的包括人的頭骨(象徵死亡的必然)、水果和花朵(象徵衰老的存在)、氣泡(象徵生命短暫與死亡的不可預期)(圖2《鮮花與頭骨的靜物畫》)。有些作品還出現人類精神生活的一些元素,如示意生命短暫的煙、鐘錶與沙漏。

  換言之,虛空畫派的畫家從多個層面構思,所表現的不僅僅是精美的藝術品,畫作中的每一樣事物都具有象徵涵義,同時也在警示世人:「萬物皆虛空」,希望觀畫者可以自動去探討及省思人生追求的真義。荷蘭畫家J. Falk於1629的畫作《虛空靜物》(Vantitas Still Life)中更曾寫下「所有的一切說明了人類就是煙霧、陰影、空虛和一個舞台的表象」(“Humana cuncta fumus, umbra, vanitas, et scenae imago”或“All that is human is smoke, shadow, vanity and the picture of a stage”)的話語(圖3)。

  西班牙畫家培瑞達(Antonio de Pereda, 1608-1678)則發展出另外一種強調富貴權勢的虛空畫作風格。以《騎士之夢》(The Knight’s Dream)為例,畫中的騎士倚著扶手椅入睡,旁邊散落著書、樂譜、錢幣、珍珠、槍與面具等象徵權力財富的物件,背景則是一位黑翅天使與一片空無的黑暗,其表象就有如中國的成語傳說故事「黃梁一夢」。而畫中可見的兩個人頭骨,一個位於書本上、一個滾落一旁,二者一如兩旁羅列的桌鐘(左)與熄滅的蠟燭(右),象徵著人世的虛空無常。而那位看著睡夢中騎士的天使所攤開的布條上則寫著:「高位名利,如夢似幻」(Aeterne pungit, cito volat et occidit)(圖4)。


圖5.敏隆的花卉靜物。
(圖片來源)

  然而,並非所有虛空畫作都會運用人的頭骨來強調「萬物皆虛空」的寓言。舉例來說,荷蘭畫家敏隆(Abraham Mignon,1640-1679) 的花卉靜物(Composition of Flowers)就沒有顯著的虛空畫作風格(圖5)。在這幅畫中,一片花海之下可見蛇、毒菌與一隻鳥的骸骨,說明在那不易察覺(花海)、活潑而危險(蛇、毒菌與鳥骨)的自然界中,生命一樣短暫無常,一如《傳道書》(12:7)所言:「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the dust returns to the earth as it was before and the spirit returns unto God who gave it.)」。

  總而言之,歐洲繪畫中的骷髏元素,其實和歐洲14-15世紀的動盪有很大的關係。14世紀中葉的黑死病(bubonic plague或Black death)帶走了歐洲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而持續到15世紀中期的天主教會大分裂(Western Schism)和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則進一步衝擊歐洲社會。連續發生的動盪事件衝擊歐洲人民的信仰,人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並感慨生命的脆弱,反映在藝術上就是藝術家開始對各種物品賦予具體的象徵含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骷髏。

  這些畫作的目的就是提醒人們生命的短暫、歡愉的無意義及死亡的必然性。換言之,因為近兩世紀的不安寧,強烈提醒人們:在絕對的死亡面前,一切浮華的人生享樂都是虛無的。也因此,虛空派因應而生,甚至有人將骷髏作為裝飾品擺放在家中。

參考網址
維基百科「虛空派」
深扒J.K.羅琳推特新頭圖——虛空畫派是否真的空虛?
他們為什麼非要畫骷髏?
虛空的虛空:人世無常與藝術省思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