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狗汪新年好運到──淺談舊香蘭遺址出土臺灣史前犬資料

話題‧話語

  領受相會的感動:記maljeveq研習

回想‧迴響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團結合作,發光快樂!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65期 2018.2.15

領受相會的感動:記maljeveq研習

文/邱健維‧圖/林頌恩

感謝白鷺部落的pulingaw前來為此研習祈福一切順利平安。

集結來自屏東、臺東以及臺北來的朋友,大家都期待從這場研習得到滿滿的力量。

  maljeveq,在排灣族社群中扮演舉足輕重的位置,不僅僅是人與神之間的盟約,更是重要文化傳承的場域與精髓。五年一次的人神盟約,從祭儀參與的人員、儀式進行的禁忌,更進一步能夠看見不同家族的遷徙、排灣族人的生命價值觀。在不同發展脈絡之下,部落之間從祭詞到儀式的細微面都開展出不同的形式,但對於maljeveq文化的維持則是不同部落共同努力傳承的核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合作,透過文化部委託辦理的「博物館系統及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從而支持在地館舍就maljeveq祭儀進行文化資產保存與紮根推廣, 因而於2017年9月以辦理「領受相會的感動─maljeveq祭典主題研習」的方式,細細品味在執行maljeveq的不同部落裡,想傳達的故事與精神,從土坂部落製作一本書籍的紀錄過程去探究,在祭儀籌備中,族人能夠做些什麼;從白鷺部落青年的參與到部落認同,學習自己應該學習為部落服務的根基;從力里部落透過祭典的神聖性與追尋社群的脈絡,以微觀的視野看見臺灣的發展歷程。

  「文化不一定能共榮,但要能互相尊重與理解,尊重的第一步,從認識彼此開始。」當我們願意傾身去傾聽與學習,文化的流動便緩緩前進中。

土坂:詮釋與再詮釋,創造跨世代的凝聚

講師林秀蘭分享。

講師王強國分享。

講師陳峻鵬分享。

講師陳文山說明,透過製作可移動式的捲軸展示,也可作為祭儀場地周邊的配置。

講師陳文龍分享。

與會者也以分組的方式就自己可以如何參與在部落的祭典事務提出更多發想互動。

  土坂是臺東僅存舉行maljeveq的部落,在祭儀過程中,以三大家族Patjaljinuk包家、Saljingusan古家與Ladan陳家為核心祭祀成員,土坂部落透過重新去思考,作為非核心祭祀的成員如何能夠真正參與其中、以這樣的思考,嘗試從執行、研究與紀錄的方式,跨越不同世代,在不違背祭儀的規範之下,嘗試賦予新的角色。從當天三位分享者Muakai Kauvuwan(林秀蘭)、Keljen Taligu(歌樂恩‧達力谷)與王強國的論述與分享,從協助執行、祭祀紀錄與研究等三個層面加以探討。

(一)協助執行:建構主客之間的關係,從看見到成為。

  透過協助執行maljeveq過程,去建構傳承的關係,祭祀過程以mamazangiljan與pulingaw等為祭祀核心,作為外部協助參與的人員,從初步的看見慢慢建構對於祭儀過程的認同,甚至引發年輕一輩產生「未來我也想要站上刺球檯」的渴望,從反覆的浸潤、學習與練習,等待有朝一日真正能夠深入其中的核心,那樣的過程會更加深青年一輩與母體的連結,而文化也得以扎根傳承下去。

(二)祭儀紀錄:用自己的語彙詮釋自己的文化

  maljeveq過程中,不同的家族有著各自對於儀式細節呈現的過程及使用語彙,因此透過分屬不同家系的成員嘗試記錄儀式的過程,用自己的方式紀錄自己家族的語彙,當每一個人願意瞭解、當每一次從不解中找到一份答案,都是拉近一次對於認識文化的距離。以參與成員再詮釋的方式,從記錄過程到理解文化,進一步形塑對於部落的認同與參與感。

(三)研究詮釋:從空間場域解構神界、人界與靈界的牽絆關係

  另外也透過空間場域切入,研究在守喪空間、maljeveq祭典空間與非祭典空間裡不同空間的角色定位,進一步解構神界、人界與靈界,在maljeveq場合中介的牽絆,以刺球作為觸動的媒介,透過maljeveq舉辦的時間,看見排灣族的家族與自然運作的關係。

  maljeveq,是排灣族與自然共生智慧的載體。不是所有文化都能歸結成為單一文本,多元呈現原本就是自然之事。

白鷺:學習如何為部落服務

  白鷺部落的分享,由講師Angusan  Palivulj(陳文山)與Puljaljuyan Palivulj(陳峻鵬)分別以來義鄉文物館與南和青年會作為兩個層次的梳理,首先從與白鷺(payljus)與高見(takamimura)的關聯談起。「我們驕傲的說不管山河蛻變、物換星移,白鷺社還是永遠的白鷺社,永遠的太陽之子。」歷經八次遷徙讓白鷺部落與土地產生密不可分的關聯性,進一步探究組成部落的五大家族,並解釋排灣族文化以家族組織作為核心。

  從祭儀的核心參與角色出發,看見排灣族文化的根基,緊接著去反問自身舉辦maljeveq迎祖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狀況,去探究如何延續祭典文化,過程裡也提及望嘉部落具代表性的pusaw/pusau(送靈),在部落動員過程中,也能看見天主教、長老教會的教友身影參與其中,在傳統宗教與教會系統的關係中,極為動人與珍貴的互動。當教會跟傳統的文化有機會互相了解,進一步與部落在一起,而不是去排斥任何一方,這也是不同部落希望追求的目標,尤其在白鷺也持續在這個方向努力。

  至於部落青少年要如何與部落、祭儀甚至文物館產生互動關係,這就回歸青年如何透過凝聚、學習參與整個過程的作法,他們以文物館為中心,透過前期布置、導覽人才培訓、體會過程、田野課程到訓練講話的方式,青年會的形成並不是希望挑戰傳統社會制度,或許就如結尾時峻鵬所說:「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部落的種子,讓部落呵護著發芽,漸漸茁壯成大樹,有一天成為部落文化的乘涼處,庇蔭著世世代代發芽的種子。」

  maljeveq,是家族與青年一起攜手的過程。

力里:唯有維持祭典與場域的神聖性,才能同時保有對文化的尊重

  「我最羨慕的是能夠在部落發展事業的人,既能夠看顧部落,還能夠養家。」Giljegilev Malingalin (季亞夫/陳文龍)一開始分享時,以這句話點出許多旅外青年的心願。力里的分享從Ljemdj開始談起,這是一個抽象也尚未被完全理解的字彙,以迎靈、娛靈到送靈的過程,去探討maljeveq所存有的神聖性。神聖性,是區隔祭儀與嘉年華的重要分界,當一個祭典的神聖性被踐踏時,緊接而來是對文化的糟蹋,從祭場到祭器,由於神聖性的賦予與維護,進一步存續文化背後與自然神靈的敬畏與互動關係。

  另一方面從1914年力里抗日事件對於力里部落的衝擊,到後來力里系的遷徙,透過部落發展的歷史脈絡,可以窺見不同政權治理這片土地的方式,甚至更進一步看見臺灣的史觀,從古道的開通去探究不同政權對東西部治理方式,從部落的遷村看見統治政權的政策模式。

  當我們聽著講者的分享,也不禁開始思考一個旅居在外工作的人,究竟用多少努力才能對自己與部落有這樣的深入的了解?而力里更進一步以「vuvu tjumaqi」(祖先與子孫‧回家)為主題,讓maljeveq不僅僅是祖先回家的日子,更是散居在不同地方力里系子孫回家的日子,最後講師Giljegilev問了一個問題:「我們參加祭典、青年會,但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嗎?」

maljeveq,是宗族與宗藩回家的路

  maljeveq,是排灣族與自然共生智慧的載體、是家族與青年一起攜手的過程、是宗族與宗藩回家的路,當我們在嘗試理解甚至詮釋maljeveq的過程中,如何回歸各部落脈絡去理解每一個儀式過程,以及背後所賦予的意義等等都是相對重要的環節。

  地方行政的劃分潛藏著便於統治管理的方式,然而如何跳脫過往的思維,回歸以部落為主體、以家族為載體的模式,去解構maljeveq所刻下與傳承對應於神界、人界與靈界之間的關係,甚至進一步去理解排灣族社會的分工制度以及賦予祭儀文化神聖性的過程,從中反問自己能夠為部落做些什麼?排灣族的青年又如何在既有的社會發展之下,找到自己參與的位置。

  雖然局限於影像錄製的畫面分享,但卻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每一個部落在分享自己所詮釋的maljeveq,是個充滿自信與力量的過程。或許當我們願意以互相理解與學習的心情,真正走進maljeveq的場域去學習,也能夠有更不同的感受。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博物館系統及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