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在實習的日子裡,增加社會經驗
文‧圖/趙廣筠
這個暑假到博物館工作是課程的實習學分,我們念的是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系上大部分同學會選擇旅宿業等相關環境去實習,不過因為是實習生的關係,基本工作項目不外乎是鋪床跟端盤子,在工作經驗的獲取上比較有限。在系上聽說實習場所的選擇還有史前館的實習缺額,雖然沒有薪水,但我對於博物館的工作感興趣,似乎能夠學點不一樣的東西,因此最後決定選擇史前館作為暑期實習的地點。
自己繪製的DIY作品可以當作參觀樣品,好有成就感! |
用最簡單的仿古工具來鑽玉,真的是一門功夫,不只要靠天分也要靠緣分! |
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教育資源中心帶小朋友,看小朋友做DIY很開心,自己也會跟著開心。 |
很高興也一起幫忙做特展布置,一切都是細工「快」活做出來的。 |
實習期間也參與了視障團體參觀導覽的活動,帶給我非常大的感動與激動。
|
第一天報到是最累的一天,因為報到聽完工作內容解說之後,負責我們展示教育組的姊姊就請我們去幫忙搬東西。原本以為往後的工作量都會是如此,大家還緊張了一下,之後才發現其實史前館的實習工作並沒有想像中辛苦。
我們六位實習生在展示教育組的工作分為三個區塊:展示廳、教育資源中心,以及FUN手做DIY區;主要都是在櫃台值勤,如果有需要也會協助相關雜務。每次兩個人一組輪值一個區域。
展示廳的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圓桌服務台,若觀眾前來詢問,要幫助觀眾解決問題;值班的兩個人要輪班巡展廳,設備若有狀況就要回報負責人員。
在教育資源中心的工作比較單純,早上對外開放前,要先開門並開啟電器,登記來客人數以及設備使用人數,也要指導來訪者使用設備。
FUN手做DIY區是相對最有變化性的工作,上工時要幫忙擺放商品與樣品,有遊客時要幫忙介紹商品跟活動性質,遊客離開後收拾善後,沒人時就找事情做,例如幫忙補顏料或是折盒子;負責的姊姊說,我們也可以直接拿商品來畫,同學們就將幾個瑕疵品畫成藝術品,當作範本給大家觀賞。
我們在DIY區域的工作是說明跟推廣教育資源中心的鑽玉活動以及彩繪玻璃貼,所以第一天來館報到時,就事先體驗過活動。鑽玉體驗是使用模仿古人鑽木取火的器具,在玉片上頭鑽出一個洞,再用串珠做成項鍊或吊飾,成品可以帶回去做紀念;鑽玉這個活動要看技巧,有些人可能怎麼鑽就是鑽不過,有的人一下子就鑽過去了,我們因為工作關係經常接觸,做到後來就十分上手,可以快速鑽過去了。
來館第一週就迎來一年一度的小書繪本營,我們實習生負責幫忙照顧小朋友,這時候才體會到帶小孩並沒有那麼容易,也學習到有時候一昧強迫小朋友做作業會有反效果,透過獎勵形式給予休息時間,反而更能讓小朋友更快完成手上的功課。
史前館近來正在推行導覽APP,由於是剛起步的工作,程式設計上仍有不少瑕疵,所以巡視展示廳時也要協助測試APP。這個部分的工作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因為要重複相同的動作,不過看到幫忙測試後可以改善APP,也讓人很有成就感。
館內暑假這兩個月舉辦了五次夜宿史前館的活動,我們要協助闖關活動的進行,還要輪梯帶遊客去洗澡,等前一批洗澡時,就順便讓等待中的下一批體驗鑽玉活動。
卑南遺址公園也推出兩場史前生活大考驗活動,這是整個實習過程中讓我覺得最辛苦的活動,因為我們要當小隊輔,帶小朋友行動,也要陪他們進行任務。活動內容有體驗射箭,鑽木取火,最後還要下田開墾種農作物。小孩的活動力十分驚人,明明頭頂上的太陽那麼毒辣,他們依舊可以活蹦亂跳到處亂跑,突然覺得上了大學的我們都老了。
有一個活動對我們來說滿有意義的,就是為視障團體帶導覽。為了這個活動,館內大大小小員工都出動了,因為史前館有新增友善平權的設施與活動,希望視障朋友能夠好好體驗博物館。我們實習生負責教育活動的部分,一開始是先帶視障朋友們玩拓印,用我們事先以大片樹葉剪成館內玉器的文物圖案,再讓他們觸摸該文物圖案的模型,選擇他們喜歡的圖案,再塗上顏料拓印至館內提供的提袋上。這個活動的主軸是引導視障朋友參觀「玉見臺灣」特展,我們負責將玉器複製品提供給視障朋友觸摸,讓視障朋友在解說員解說展品時有更多感受。這次活動讓我們增加與視障朋友接觸的經驗,對以後遇到類似的情形很有幫助。
實習過程中我學到很多,像是出社會後如何待人處世等等,例如從事服務業就是要面對客人,難免會遇到一些奧客,處理得好就沒事,一不小心說錯話惹怒對方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而且大多數的客訴都是因為溝通不良,或是可能服務人員忘了微笑就被客訴。其實不只是服務業,做人圓融一點,說話不要太過直接,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學生,2017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