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與我‧我與館之間:談成為解說員的心路歷程
文‧圖/陳曉燕
話說當年因緣際會進入博物館工作,是因為外包廠商標下史前館文物拍攝的案子,由於廠商不是本地人,所以就直接在臺東徵人。因為這個緣故,我才開始擔任攝影助理的工作。我老闆的工作型態是接了案子排好時間,才進博物館工作,所以我也是斷斷續續跟著他到館內工作,這中間大概有七年的時間都是這樣。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史前館研究典藏組正在徵人,我就來應徵,後來才正式進入博物館工作。
進入博物館工作
可以天天接觸文物,讓我工作起來很開心。 |
我在研究典藏組負責協助典藏文物的工作,在那裏學習的日子,我才知道,文物不是進入博物館後整理一下就能進入典藏庫,而是要經過一堆步驟,才能進入典藏庫。在這段時間學到很多東西,比如文物要怎麼處理、如何包裝等等。
有人說,文物典藏是很沉悶的工作,因為有時候可能好幾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文物典藏是按照步驟進行的,文物進來後要先除蟲,一般家庭或地方可能沒有博物館這樣的專業維護環境,所以文物可能會有蟲害、發霉的狀況,因此文物進館會先經過燻蒸、除蟲。
接下來,要記錄這件文物有哪個部位發現蟲蛀、污漬或缺損等情形。之後是整理清潔,文物上如果有灰塵、昆蟲的卵鞘等,就要使用專業吸塵器來清潔。接著是製作文物身分證,民族學有很多種類的文物,有時會把文物收藏在盒子裡,所以必須在文物的包裝盒外面使用名牌吊掛的方式,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件文物的樣子,不用再特別拆開或打開。完成了上面的工作,就進行文物包裝、固定的工作,為文物製作屬於他們自己的家,最後才能進入典藏庫。草叢中的畫面。
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很少說話,在每天接觸文物的環境裡,可以看到不同文物、可以知道不同族群使用的東西,這樣的工作讓我覺得很快樂,也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從後台到前台
跟遊客分享我感受到跟學到的原住民文化。 |
廣義來講,只要不是面對參觀人群的工作,都算是博物館的後台。那為什麼我會從後台的工作轉換到面對觀眾的前台,是因為懷孕去待產,回來之後,當時導覽員有人離職,因為人力不足,所以長官希望能從館內調派一個人過去擔任導覽員。因為我資歷比較短,就被調到導覽這個區塊。
當初聽到這個消息時,有一度曾想說那就不要做了,乾脆在家顧孩子就好。由於我已經習慣不用面對人群的後台工作,可是前台的工作卻需要面對人群,要叫我在那麼多人面前說話真的不太可能。而且我也沒做過導覽這件事情,只要一想到就很害怕,所以我想說就不要再做了。可是後來又想想,我真的無法做到嗎?要不要先試試看呢,說不定我能做到,所以後來我還是接受到前台的服務工作。
導覽員的身分與角色有點像老師,又有點像演員,因為要把所知道的事情告訴大家。如果遇到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還必須轉換成不同的導覽方式,所以不能太嚴肅,有時要很活潑,偶爾加一點笑話。如果遇到觀眾都沒回應,一樣還是要想辦法完成上台演出導覽這件事。
回想起一開始時,光要克服面對人群的恐懼,就對自己不斷洗腦了一個禮拜,才有辦法上前導覽。還記得第一次導覽時,我上下排的牙齒不斷打架,聲音還是顫抖的。我遇到很多不同事情,剛開始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或要怎麼應對,心情上有時一整天都很不好。所以當我遇到回答不出來的問題,回到辦公室後就會開始找答案;遇到應對不好的地方,回來就詢問其他人要如何應對,再想想怎樣的方式比較適合自己,使自己能更精進。
導覽經驗甘苦談
透過解說,帶給來館遊客豐富的博物館經驗,是我現在的工作目標。 |
博物館有很多訓練課程,有時間我也會去聽聽培訓的課程或是講座,有時一些新的資訊也能應用在解說上。自己部落的活動也是我可以融入到解說與客人互動的部分。館內的參與、部落的參與,都是前台分享的養分與價值的傳遞。
我在解說時,常被遊客問到的問題是,為什麼原住民要分成那麼多族?我會回答,原住民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族,是因為每個族甚至是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及不同的祭儀。我介紹各族群時,也會順便告訴大家,到不同部落參加祭典要相互尊重,肅穆且莊嚴看待各個部落不同的文化及祭儀。等到開放可讓遊客一起參加的活動時,就一起參與,一定能共享歡樂。
至於要如何增加自己的解說功力,我的第一步是先從看書、找資料開始。看書之後若有問題,就先上網查詢資料,如果找不到就詢問其他解說員。第二步是看看其他導覽員如何解說,多多觀摩跟學習。第三步則是練習解說給其他解說員聽聽看,是否有錯誤或是表達還不夠好的地方。第四步就輪到自己實際上場帶導覽,再從遊客的回應與互動來修正自己的表達。
我從不會導覽解說,到現在經過慢慢累積經驗及自我調適,一路走來也三年了。這期間受過不少挫折,壓力也曾大到連睡覺都還夢見自己在解說。只要有心,願意去嘗試跟改變,一步一步慢慢走,一定能做到的。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公共服務組解說導覽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