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軟玉!硬玉!什麼是臺灣玉?

博物館頻道

  以藏品重建博物館與原住民族社群間的關係:史前館的例子(上)

博物館頻道

  參觀史前館互動體驗新亮點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3期 2017.8.15

以藏品重建博物館與原住民族社群間的關係:史前館的例子(上)

文‧圖/方鈞瑋

緣起


進行博物館藏品研究,大家拿出相機與手機記錄每一件服飾的每一個細節。

  2017年因執行布農族織品服飾研究計畫之故,有機會與幾位布農族織者與染織專家合作,一同前往國內三處具有豐富原住民文物典藏的博物館進行藏品研究。5月16日下午,我們一行8人來到此行的第一站: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當博物館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每一件古老的布農族服飾陸續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所有參與者都忍不住發出讚嘆的聲音,讚嘆著祖先精湛的技藝、設計的巧思與生動的配色。

  心思同時回到過去,試想著祖先當時在怎樣的思路下織作出這樣一件精緻美好的服飾。接著,大夥兒隨即啟動影像拍攝模式,無論使用手機或相機,大家盡其所能的將祖先的智慧用影像記錄下來,唯恐漏失任何一個細節,因為不知下次何時才有機會能夠再次親眼目睹他們的容顏。為此,族人們在欣喜與祖先文物重逢之餘,同時也感到失落,遺憾著這些原屬於自己族群所有的文物,不知為何以及如何離開部落,輾轉成為遙遠的博物館藏品?

  巧合的是,活動結束的隔天就是518國際博物館日,而布農族人面對祖先文物被博物館收藏所引發的遺憾正帶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與爭議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網站上的資料,今年主題的核心理念認為,歷史往往伴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前進,接納具有爭議的過去是走向和解的第一步。「博物館與爭議歷史」這項主題之提出,在鼓勵博物館發揮積極作用,主動參與調解那些令人難以接受的歷史事實,提供多元視角促進歷史傷痛的癒合。換言之,今年的主題並非在「清算」過去的歷史,反而採取一個正向的角度看待當代博物館的角色,期盼博物館成為扮演造福社會、促進人類和諧共處的重要場所。

  然而,這項理念該如何被實踐而不致淪為口號,這將是本文所關注的重點。本文以史前館為例,分享如何從藏品的角度來面對博物館過去那段不光彩的收藏歷史,並將藏品轉而成為建立與當代原住民社群關係的重要憑藉。我深切的認為,博物館如何面對自身過去「難以言說的歷史」便決定了這個博物館的高度。

模糊與疏離的史前館民族學標本蒐藏

  博物館的經營與收藏內容密切相關,物件的徵集與典藏一直以來是博物館重要任務之一。博物館典藏政策根據成立宗旨與發展方向設定收藏範圍,其收藏項目與內容進而成為界定博物館類型的標準,收藏數量更成為專業知識與內容發展潛在可能性的代名詞。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博物館常被視為殖民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自19世紀中葉起,在博物館進行收藏工作最顛峰的時期,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標本與資料進入博物館,這些標本與資料並成為博物館建立權威與地位的知識基礎。

  史前館的成立緣於1980年的卑南遺址搶救發掘,1990年成立籌備處。成立之初,在史前館建館之規劃構想中,試圖藉由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功能,啟發大眾對臺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南島民族豐富多樣性的認識。史前館民族學標本收藏始於1992年,進行之初以臺灣原住民標本文物為主要收藏標的,迄今收藏總數為14596件,其中臺灣原住民族文物總件數為5420件,佔全部收藏量的37%,約三分之一強,涵蓋官方所認定的16個原住民族群,也包含平埔諸族。在蒐藏類型方面,包括生活器具、衣飾、織品、建築構件、居住用品、生產工具、宗教儀式、藝術工藝品、古文書、音樂及影像等。

  值得注意的是,就標本取得的方式而言,根據統計,史前館收藏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有92%是以購藏的方式取得。若進一步檢視這個購藏行為,可以發現,史前館收藏的臺灣原住民文物絕大多數是向古董商(而非部落族人)購買而來。這透露一項事實:在史前館進行臺灣原住民文物收藏的當時,已經無法直接在部落裡進行收集。換言之,臺灣原住民祖先留下的大多數文物,早已離開部落,輾轉被收藏於國內外的博物館、私人收藏家與古董商手中。究竟臺灣原住民文物是怎麼流落到收藏機構或個人的手中?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能簡單的用「買賣」、「欺騙」或是「掠奪」等字眼便一概而論,這也不是撰寫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此,我想進一步探討的是,如此高比例的文物購藏,對史前館的運作產生怎樣的影響?而史前館又是如何因應?

  由於史前館大多數的民族學標本文物是以購買方式從古董商的手中取得,不僅選擇範圍有限,更重要的是這些出售的物件是古董商篩選後的結果,直接反映他們對於臺灣原住民的想像與偏好。此外,由於古董商未受專業訓練,加上手中的文物也是間接轉手而來,亦受到獲利考量、個人認知與偏好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史前館的民族學收藏面臨類別零散、不完整、不成套、各區域代表性不夠等狀況。也因為絕大多數標本文物係由古董商轉手取得,致使缺乏明確可信的基本資料,自然妨礙了日後進行各種利用的可能性。

  尤有甚者,後來我發現,當時古董商進入部落收購文物時,經常假稱這是幫博物館進行的工作。也因此,很多部落族人會有祖先的東西被博物館買去的記憶。這樣的共同回憶造成原住民社群對博物館的疏離。總而言之,透過古董商所進行的標本收藏非但沒讓博物館在擁有文物的同時也得到重要的基本資料,反而造成原住民社群與博物館的隔閡與疏離。面臨這樣的情況,史前館除了盡力維護與管理現有標本文物,也積極思考其他可能的解決之道。

(待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