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記2017國際博物館日:關島與南島原鄉的對話,在臺東

博物館頻道

  跨越黑潮計畫:竹筏出海紀實

博物館頻道

  《Pinadray(卑南王)》定目劇的實務推動與未來展望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1期 2017.7.15

跨越黑潮計畫:竹筏出海紀實

文/黃國恩‧圖/黃國恩、海部陽介

前言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臺灣沖繩之間航海探索」計畫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日本科學博物館共同合作,以舊石器時代人們製作的航海工具,來測試史前人是否具備穿越黑潮的能力,因此選擇以竹筏從臺灣航向綠島。

  這個計畫從2016年開始接洽,2017年從3月開始製作竹筏,直到6月竹筏航向綠島。原本預計出海的時間定在6月13日,但是因為天候因素,決定提前在梅雨鋒面來臨前出發,所以臨時改在6月11日出發,雖然之前已有準備,但臨時決定在12個小時之後出發,還是有些後勤動員令人措手不及,但也只能且戰且走,就這樣開始了這次的航海旅程。

  時間,拉回到6月10日晚上……

從天黑到天亮
PM11:35

  到了富岡漁港,大夥差不多都到了,陪伴這次航程的伴走船晉領號也早已等候多時,就等海巡的登記出海作業。11:55點名之後,晉領號駛向漆黑的太平洋,第一次在晚上坐船出海,也是第一次從太平洋看臺東的夜景,一輪明月照在平靜無波的海面上,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提出此計畫的海部陽介教授及公共電視台工作人員為保存體力,一上船就躺下休息了,我本來想好好欣賞一下夜景,但在馬達聲聲催眠之下,還是闔上了眼睛。

AM03:58

  雖然船上並不好睡,但也勉強睡了一下。半夢半醒之間,規律的馬達聲減弱,有人已起身對海上張望,走動交談,看了看時間,AM03:58。起身看向對岸,燈光稀疏微弱,船長說:「大武到了。」船長向海岸閃燈光,立即獲得閃光回應,代表竹筏划手們已經知道我們到了,也了解我們的位置。不久看到海上漂盪著一明一滅的閃燈,竹筏出發了,此時手錶顯示AM04:07。

AM04:40

  天就要亮了,就像從毛玻璃散射出來的微光,日光取代了月光。隨著天色轉亮,竹筏上兩盞閃燈漸漸顯像為一艘具體的竹筏,五位划手的身影逐漸清晰。此時東海岸的山上仍掛著尚未下班的月亮,而太陽正在突破海面的封鎖,破海穿雲而出。看著竹筏在山海日月之間奮力划動,突然產生一種勵志情懷,讓我想起易經上寫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面對大海,一葉扁舟真的很渺小,划手們唯有不斷向前划,才能對抗黑潮的力量,在身體上及精神上那是怎樣的一種消耗。此時划手們可以看見伴走船隨伺在側,那麼在史前時代,人們漂泊在無邊際的大海上,是一種怎樣的孤寂?對目標的執著,支撐著史前人航向難以預料的大海,「自強不息」該是什麼信念才能讓人支持下去。

體會史前人的航海能力
AM06:45


已出海一個小時了,東海岸仍清晰可見(海部陽介提供)。

從晉領號上看東海岸上方的彩虹(黃國恩提供)。

  竹筏已划了兩個多小時了,但是感覺移動得很慢,東海岸仍清晰可見。我擔心像這樣的速度怎麼可能在傍晚到達綠島,後來了解因為竹筏一開始就得面對一段沿岸流,要衝破這段沿岸流才能向大海推進。竹筏一路向南划行,往綠島相反的方向前進,並不是弄錯方向,而是為了積蓄進入黑潮之後斜切黑潮的助跑長度。

  雖然知道這個原理,但我仍然感到迷惘。我想,史前人究竟要累積多少次失敗經驗,才能測度出正確的航行路線呢?雖然說黑潮對史前人來說是一條南北向的高速公路,但就東西向來說,它確實是一道不易跨越的障礙,這次航海實驗也就是在驗證舊石器時代史前人切斷黑潮的能力。史前人面對黑潮究竟是什麼感覺?或許就是愚公面對門前那座山的感覺吧!

  不到7點,太陽已顯現威力,即使飄來一陣帶雨的雲,太陽依然無動於衷,一陣太陽雨就這樣飄了下來,雨不久就停了,代之而起的是半圈彩虹,遠遠的掛在東海岸,美麗而壯觀。凌晨才第一次從海上看臺東夜景,今天一早又第一次從海上看見彩虹,很難得的經驗,令人感動。

AM09:02


海部教授在晉領號上看著竹筏(黃國恩提供)。

  此時竹筏早已掙脫沿岸流的禁錮,逐漸進入一條黑潮的支流,也就是說竹筏將慢慢開始面對黑潮向北拖行的力量。而竹筏仍努力的向東南划,爭取更多的助跑長度。另一艘伴走船好朋友2號於09:40與我們會合,此後船上NHK的拍攝人員開始一路跟拍,而晉領號的公共電視拍攝人員則另外配備了空拍機。天一亮的時候就開始空拍了,之後數次起飛拍攝,每次拍攝十分鐘左右,想必留下不少美好的畫面。

PM12:08

  自從7點多一陣雨之後,天氣時而陰涼時而晴朗,海面仍是一貫風平浪靜。到了接近中午,太陽越來越灸熱,而此時划手的體力已耗損過半。划手之一的張宏盛發現身體狀況不好,因此決定換人,在好朋友2號上的大部涉先生去年曾參加從與那國島至西表島的草船划行,因此是很好的替代人選。後來判斷宏盛是因為熱衰竭而體力不支,其實他才23歲,相較於身經百戰的日本划手們還欠缺跨越大洋的經驗,能這樣連續划上8個小時已是很了不起了。

  此時已進入黑潮主流,臺灣已是模糊的遠方,黑潮一路向北帶,竹筏向北的速度加快,划行相對輕鬆,但是要掌控持續向東的方向,這才是真正的技巧所在。這看似簡單,卻是不簡單,尤其當一切要模仿舊石器時代史前人的方式,也就是竹筏沒有帆,划手只能用漿划行,沒有GPS定位設備,一切只能用目測判定方向,憑靠的完全是經驗,當然我們伴走船也不允許洩漏任何情報給竹筏的。這時才知道划手們的體力只是基本條件而已,經驗及技術才是關鍵。如果說現代的划手都是萬中選一的人才,那麼史前人能跨越黑潮豈不更為厲害。

經驗難得的實驗航行
PM01:20


藍色的天,藍色的海,整個下午都是這個景致,你看到遠方的綠島沒有?(海部陽介提供)。

  下午仍然艷陽高照,風平浪靜,海天一色的景象真是迷人,但是看久了也就覺得沉悶,禁不住疲累,小睡了一下。睡醒之後看向海面,畫面彷彿定格在半小時前一樣。但是此時帶領大家製造竹筏的Laway卻指著海面說:「看到綠島了。」此時是PM01:20(註1)。我想立即回報臺東,卻發現手機已無訊號。原來整個早上,手機訊號都是暢通的,我及日本翻譯寬子小姐也不時用line向臺東回報狀況,但是中午之後訊號逐漸微弱,到了PM01:05終於失去訊號。據說連船上的電台也不怎麼連得上,我們與臺東陸上就這樣暫時失聯了。

PM01:20~06:42

  整個下午的航行,海面的景致幾乎沒有變化,在伴走船上察覺不到船行快慢,但後來知道下午的行進速度其實很快。看到綠島之後,不代表直接往綠島衝就可以到了,反而此時才是真正與黑潮作戰的開始。

  竹筏指揮者要判斷正確的行進路線,所看見的綠島是綠島的那一個方位,面對黑潮要如何行進才能在正確地點登陸。而且這樣的判斷及思考還要隨時修正,所有的現場資訊只能依靠划手們的雙眼,此時划手的體力已在衰退期,而手邊的漿卻也不能停留太久,因為快速流動的黑潮不容划手們有太多思考及休息的機會。

PM06:42


綠島就在眼前,但是仍不得不放棄(海部陽介提供)。

  傍晚五點半之後太陽慢慢收斂了威力,天色逐漸暗沉,看著綠島越來越近,就缺臨門一腳而已。我心想綠島就在眼前了,一鼓作氣是可以在天黑之前抵達,但是此時卻看到划手們休息的間隔越來越頻繁,想來是體力已接近底線了。而海部先生的表情也更加嚴肅,因為夕陽給了我們答案,划手們及海部先生都知道此時竹筏位置在綠島正西方。根據之前綠島沿岸黑潮流速的數據,以及目前划手們的體力,若繼續划下去,只會繼續漂向北方,切入綠島的機率極小,只是徒然耗盡划手殘餘的體力而已,因此PM06:42海部先生毅然決然通知竹筏放棄划行。

  或許是有些功虧一簣的遺憾,但這本來就是一次實驗航行。成功是一百分,失敗也有八十分,何況這次航行也不能算是失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所有參與此次造舟與航行的人來說,能獲得這樣難得的經驗,對每個人都已是一百分。

PM08:05


竹筏結束航行,划手們登上好朋友2號(黃國恩提供)。

  放棄划行之後,好朋友2號載運划手,也同時拖行竹筏直接前往南寮漁港,於PM08:05抵達南寮漁港。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的鄭淑芬小姐,以綠島在地人的熱情,早已在碼頭等候我們到來。上岸後將我們一行29個人接到旅館民宿,安排好住宿,也備妥了豐盛的晚餐,為這次航行劃下完美的句點。

  即使經過15個小時的划行,不論是63歲的老划手或是28歲的女划手,除了稍顯疲態之外,仍然可以談笑風生,對海上經歷侃侃而談,我真的很佩服他們過人的體力。

  喔!最後一定有人問,你暈船了沒有?老實說,沒有耶!不只我沒有,其他人也看不出來。除了感謝老天爺給了一個風平浪靜的天氣之外,日本人給的神奇暈船藥真的很厲害呢!

註1:後來察看海部先生拍的照片,對照拍攝時間,其實在PM1:00就已經可以看見綠島了。

粉絲頁連結「跨越黑潮 復現3萬年前臺灣沖繩航海探索計畫」
影片連結「"跨越黑潮"重現臺日3萬年前航海路線」 2017-06-09 TITV 原視新聞
影片連結「計畫跨越黑潮航向沖繩 阿美竹筏首試航」 2017-04-18 TITV 原視新聞
影片連結「日考古推論 沖繩人祖先從臺灣跨海而來」 2017-03-02 TITV 原視新聞〈跨越黑潮計畫:重建三萬年前祖先之路的壯志〉2017-07-01 史前館電子報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跨越黑潮─復現三萬年前臺灣沖繩之間航海探索」計畫2017年業務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