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記2017國際博物館日:關島與南島原鄉的對話,在臺東

博物館頻道

  跨越黑潮計畫:竹筏出海紀實

博物館頻道

  《Pinadray(卑南王)》定目劇的實務推動與未來展望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1期 2017.7.15

記2017國際博物館日:關島與南島原鄉的對話,在臺東

文‧圖/劉少君

一、對話思想起


海內外與會來賓合影留念。

  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之主題,ICOM訂定為「博物館與爭議性歷史:在博物館敘述難以言說的故事」(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此主題意涵為具爭議性質的歷史,如創傷歷史(traumatic histories)、困難歷史(difficult histories)等常以隱諱之姿甚少為民眾知道、瞭解或討論。這類歷史經常以存而不被論、或者避以論之的形態僅為少數人所在意,然而這並不表示這類歷史沒有機會成為更多人的集體記憶,只要有機會受到社會關注時,各界仍會廣為回應。因此博物館作為一個公共論壇的場域,可以多方主動參與各項議題,提供各種視角與發聲。

  為此主題史前館與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合作,由該中心邀請關島查莫洛文化村藝術工作者Joe Viloria和Ray Viloria來臺東交流,藉由關島與南島原鄉的對話,從史前文化是誰的文化來討論,並與在地文化類型館舍合作就在地議題角色進行座談交流,以及國外文化村經營者之自我經驗,來呼應今年度「博物館與爭議歷史」主題,讓更多人就相關題目產生關切與討論。17日下午觀賞Viloria兩兄弟帶來的影片,先認識關島、認識查莫洛人並就影片進行交流;18日則分享在地博物館如何在地方有所行動跟介入。

二、館長的話


精彩的島與島的文化對話座談會。

  史前館李玉芬館長回顧就職致詞時,提出「海洋不是陸地與陸地之間的隔閡,而是連通彼此的道路」這句話,就是希望秉持臺灣先民依靠海洋向外拓展與連結的精神,讓臺灣身為世界南島語族的原鄉,能夠透過交流把世界帶進來。所以非常感謝Viloria兄弟們來到臺東,一起互相學習,一起來思考如何共同面對被殖民與解殖民的狀態,一起來激盪如何在家鄉去努力打造兼顧傳承與發展的未來。

  這次Viloria兄弟幾乎把查莫洛文化中心的物件都搬過來史前館展出,很多東西在臺灣沒見過、甚至怎麼使用都不知道。Joe跟Ray還保持著驚人的物件製作技術,從事查莫洛人的自我實踐與詮釋,不只增廣大家見聞,也促使我們自省,是否已經遺忘了繼續實作的能力。這是他們第一次來臺灣來臺東,希望以後還有第二次、第三次,讓彼此繼續透過海洋的連結來互訪跟學習。

三、對話分享


兩島工作夥伴在關島查莫洛文化特展空間留影。

  關島由於受到美國殖民影響,原為當地查莫洛人居住地的海岸變成觀光客度假景點,影響查莫洛文化甚鉅。此次邀請關島查莫洛文化村的文化工作Viloria兩兄弟來臺,分享他們從事查莫洛族文化資產保存與復振的經驗。

  兩兄弟在查莫洛文化中心擔任駐館員,堅持身體力行,實踐與傳承傳統漁獵與狩獵的方法與思維,不僅擔任場館解說員,向外人介紹自己的文化,也在部落傳遞與教授文化知識,希望不瞭解自己文化的年輕查莫洛孩子們也能活出查莫洛人的模樣。

  Joe和Ray此次特別帶來查莫洛文化物件,可分成傳統捕魚工具、桔貝飾品、旗魚骨頭飾/海膽飾品、螺貝飾品與貝類飾品五大類。本次特展展示了許多傳統捕魚工具類如J型與V型漁鈎,其他尚有斧、石、網、梭、小陶珠與鑽洞器;桔貝飾品計有16件精美項鍊;旗魚骨頭飾/海膽飾品中,多以海膽棘串成,其中海蟹腳項鍊別出風格;旗魚骨做成的箭更是難得一見。為期5天的特展將356件文物呈現給大眾,帶領民眾走入查莫洛人的生活,一覽風格獨特的文化物件。

  第二天早上,《經典雜誌》撰述人員陳歆怡分享公眾考古學與現代社會的關係,並從媒體觀點分享如何向大眾介紹考古知識。也思考如何從博物館的角色發動考古研究與推廣教育,最後再從他山之石的案例,呼籲大家一起把考古變好玩。

  她表示,由於考古學是一門需要詮釋與辯證的科學,因此連歷史學者都難入堂奧。她以《經典雜誌》為例,就媒體的責任說明雜誌能夠深入報導,因而並非表面觸及,要親臨現場,實地觀察。

  在考古知識呈現當中,以一分證據一分話(畫)的精神為最重要原則,媒體編輯需要將考古知識視覺化,所以就需要繪製成圖案,再將考古知識介紹給大眾。從許多例子可以發現,其實在很多人所認識的知識中回推史前文化,會發現許多認知上的錯誤。而這些爭議的歷史,需要考古學家逐一去檢認,讓真實的歷史傳承給下一代的臺灣人。

  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方鈞瑋從博物館的角度,談博物館如何從館藏品與在地文化進行連結。他提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文物,當部落族人看到祖先的文物時相當興奮。但是博物館人在記錄時卻想要知道,這些文物如何離開部落,而來到博物館被收藏。

  以史前館來說,許多典藏品是向古董商購藏進館,可以看見史前館早期無法在部落中調查蒐集,也可以發現早期的原住民文物早已離開了部落。而這些文物在部落老人眼中,不知道文物不是直接賣給博物館收藏,而是經濟因素賣給古董商。史前館要如何面對這一段不光彩的歷史,便決定了博物館的位置。史前館進行文物保存時,因為許多藏品由古董商提供,不確定文物的資訊是否正確,而無法了解文物背後的知識。

  史前館從2003年展開「看祖先談文化」的主題計畫,邀請鄰近的原住民長輩來館辨識文物。隨後在展示工作突破以往呈現方式,而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詮釋物件。後來也開始以當代技術重製原住民織品服務,這樣也算是史前館加入當代原住民文化復振的運動。

  接著由卡塔文化工作室執行長Kedrekedr Maljaljaves(林秀慧)談到原住民工作室如何與博物館合作,達到追求原住民文化的挖掘與再現。她提到排灣族小型工坊若能改變,成為文化工藝的守護與傳承者,排灣族工藝就不致於消失,所以卡塔文化工作室就開始尋找與小型工坊的接觸,一切工作從服飾開始。服飾的文化背景以及製作者的資料,現在如果不找回來,以後更難找回來。

  早期,衣服從一個家庭開始而逐漸成為部落的共同服飾,所以工作坊也相信可以由此一方式開始傳承。工作室主要傳承各族群美學的觀念,不過早期有一段時間可以發現阿美族在製作衣服時,有時也會製作其他族群的服飾,所以會發現在阿美族服飾也可以看到百步蛇等等這些文化錯置的現象,但是若各族群不知道有這樣的錯誤觀念時,是很可怕的現象。所以在工作室找尋服飾的圖紋意義時,都是以榮耀自己部落的文化為方向。想把這種可被公證的想法,重新在部落建構出來。

  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策展教育組馬田主要從該館經驗談對於博物館的認識、學習、運用與館際合作。他發現,大博物館的操作方式對於小博物館來說雖然不是很恰當,但是大博物館的東西其實很好用,只是要學習怎麼用大博物館的東西,以合作的機制逐漸建立起屬於原住民自己想要的博物館形式。

  布農族文化館在2008年與史前館合作成為大館帶小館的團隊之一,也因此布農族文化館產生了質變。布農族文化館學習到布展的重要性在於參與策展及佈展,從中也學習到有什麼知識,可以展什麼、怎麼策展、呈現出什麼樣的過程。在這類大館帶小館的機制中,很重要的是,面對博物館與原住民在知識生產的結構中,策展人的出現所代表的是彼此地位的平等,藉由原住民地方館的自主性,讓屬於部落的思維、技術的觀點,能有機會在部落的語彙中獲得完整展現。

四、歷史會說話


查莫洛人從關島帶來了356個物件要與臺灣南島對話。

  本次活動的對話分享,讓與會人員可以多方面認識博物館概念中的文化歷史記憶,最後由史前館林志興副館長總結。他提出史前館的歷史故事,從1980年代許多蓋不蓋博物館的爭議即將開始,可以看到史前館面對政府、地方居民,或者面對搶救保護與鄰近部落想法的抗衡,單單在卑南遺址範圍興建博物館就產生許多爭議。主要的爭議可以從爭議的本質看見幾個問題:例如,東西(物件)是誰的,(東西=文物及博物館)財產擁有或主導權之爭。誰說的故事才對,是獨語,眾聲喧嘩,或是混聲合鳴?要成為什麼樣子,規馴感化之所,還是相遇感動之地?

  為了看清這些爭議的本質,也希望在近年臺灣所重視的轉型正義議題得到良好發展,博物館如何在文化治理的政治下,處理原住民的文化,將是原住民在轉型正義扮演的重要主題。

  面對臺東博物館的歷史,以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最具代表性。從該館的名稱最能夠看到博物館的場域、性質與內容等等的變動。從日本時代的臺東廳鄉土館開始,一路從民眾教育館發展為圖書館、社會教育館,最後變成生活美學館,每次的名稱變更都代表了整個國家臺灣社會變更的象徵與顯現。臺灣發展出許多博物館,代表臺灣文化治理的重要性,博物館在文化治理上也變成越來越重要的工具,談到文化政策,博物館大到中央小至地方,還有個人紀念館等,每一件藏品都有故事。

  今天所有講者分享的經驗,有許多值得大家感受與啟發的視野。特別是關島兩位兄弟所帶來展件到臺灣展出,讓更多人看見查莫洛文化。博物館在推廣文化的手法與技術上越來越多元,可以看見博物館與在地生活連結在一起。尤其現在的人們喜歡主張個人視野,會運用許多展示策略與方法來表達自我,這其實就是博物館的延伸。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博物館的場域,其實就不是以往傳統看待博物館的模樣。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以「博物館與爭議歷史」為主題來看如何在博物館談爭議。以追求和平為例,追求和平,是指要追求某種定論或是穩定的狀態,或是某種固定與膠著的概念,目的不一樣,呈現的策略與方法可能都不一樣。因為我們心中想要和平時,其實就會有一種很強烈的價值在主導,甚至有強烈的欲望想要說服他人,或著說是一種霸權;但博物館的經驗告訴我們,事情一直處在爭議當中。我們也許不用一直把爭議與吵架相提並論,但是將它當作是深度的溝通。

  從這個角度思考,可以重新思考博物館的本質、性質與目的。博物館的目的不應該追求穩定、不應該追求定論、不應該追求虛幻的和平,應該要讓聲音真正的呈現,它的背景就是真相。真相有許多層面,要讓它充份呈現出來,這即是博物館人必須從典藏、研究、展示、教育、休閒娛樂中去重新反思。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