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如果有珍貴的瓷器陶器,要如何保存呢?且讓「保存小秘訣」提供大家一些好方法。
解說是社會教育工作,也是藝術。在顧客導向的前提下,展現服務熱忱,提供觀眾愉悅的感受,當為解說人員努力的方向。
小米的故事得從史前時代說起,台灣史前遺址的小米遺跡有哪些呢?大家一起來瞧瞧。
本館教育資源中心舉辦“蝴蝶媽媽說故事”活動,老師教小朋友裝飾小陶壺。
保存小祕訣-陶瓷藏品的保存維護 文/葉前錦
陶瓷類製品所涵蓋的範圍極為廣泛,從晶瑩剔透的骨瓷、色彩豐富的唐三彩、栩栩如生的陶俑、質地古樸的土器、到粗獷實用的磚瓦皆屬於此類,陶瓷製品普遍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陶瓷質的文物種類眾多,但由於胎土原料的軟硬程度不同、陶土內含礦物所形成的顏色差異、燒製火侯的溫度高低、以及表面是否有上釉彩塗料等因素所影響,材質差異性極大,一般而言,陰乾未燒製或低溫燒製的陶器性質較不穩定,質地柔軟且十分容易吸收水分;隨著燒製溫度提高,陶土的物理與化學性質逐漸改變,高溫燒製的陶器則足以隔絕水分,但仍具多孔性,除非外表上了一層釉彩,否則仍會吸水。燒製溫度在1000℃以上的稱為瓷器,超高溫的影響使瓷器的材質變得十分堅硬,已不具多孔性,可以防水。【詳全文】▲TOP
顧客導向的解說服務 -談「問題的解決」與「愉悅的感受」體驗 文/張家銘
一般從事解說服務提供的機構,特別是非營利事業機構,都會注重專業素養不能落於人後,尤其更強調「專業服務」與「服務熱忱」是影響服務成敗重要的關鍵。解說服務除了是行為的付出,更是一種態度的呈現,一種同理心的極致表現--對人的尊重、對自我的肯定、熱愛社會國家,但「怎麼表現出具有服務的熱誠呢?」。【詳全文】 ▲TOP
史前的小米 文/黃國恩
有關小米對臺灣原住民的重要性,在第三十二及三十三期的電子報中已有清楚的介紹,這裡想從考古資料中,看看史前人的小米。
如果小米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那麼史前時代的情形是如何呢?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斷,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也就是大約四千多年前,台灣史前人就已經開始耕作穀類作物了。收割工具的出現,像是石刀、石鐮,證明史前人種植並收割穀類作物。考古學家相信,史前人收割的穀物應該就是稻米及小米,但是實際上有關稻米的證據是多於小米的。像是在墾丁遺址及澎湖的赤崁B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有稻殼印痕;芝山岩遺址曾出土帶穗的炭化稻米,最近在台南科學園區內的各個遺址,都有稻米種子的遺留。相對於史前稻米的證據,史前小米的證據顯然十分罕見。 【詳全文】▲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