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國際頻道
  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荷花芯窯址簡介

國際頻道

  反映/回應殖民歷史:時隔四十年的美國原住民藝術特展策展比較(上)

回想‧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168小時的佈展馬拉松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31期 2016.9.15

反映/回應殖民歷史:時隔四十年的美國原住民藝術特展策展比較(上)

文‧圖/黃郁倫

  本文比較2015年與1976年,兩檔美國原住民的大型藝術特展(註1),這是同一個策展單位,相同的國際合作模式,類似的展示野心與規模,然而在相隔四十年之後,發生了什麼樣的策展變化?而這樣的變化又反映了什麼樣的美國原住民博物館發展歷史與趨勢?臺灣行政院原民會已通過未來興建國家級原住民博物館的計畫(林昭彰 2015;陳俊雄 2016;Umas Suqluman、Iulum 2016),這座博物館勢必將定義臺灣原住民族與博物館之間的新關係。本文擬透過案例比較,點出美國在原住民展示上的發展趨勢,希望提供將來原住民博物館在策展上處理解殖議題的參考。

2015 v.s. 1976

  2015年春天,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展出「平原印第安人:大地與天空的藝術家」(The Plains Indians: Artists of Earth and Sky)特展(註2)。此展被定位為橫跨歐美兩大洲,囊括史前與當代工藝的大型展覽。「此展齊聚了歐洲與北美洲所收藏的平原印第安人工藝精品,並自歐洲人進入美洲以前,跨時至現代——展出包括2000年歷史的人形石刻煙斗、18世紀的彩繪長袍,也有2011年的珠串設計鞋款。」(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5a)平原印第安人特展是由法國巴黎布朗利碼頭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籌備,美國堪薩斯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策展,並與大都會美術館合作而成。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於2015年春天展出「平原印第安人:大地與天空的藝術家」特展,圖為網站宣傳。(圖片來源: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5a) 「平原印第安人:大地與天空的藝術家」特展展示現場。Eileen Travell攝。(圖片來源:Kershaw 2015)


1976年為慶祝美國建國兩百週年所推出的「神聖的圓圈:兩千年來的北美印第安人藝術」特展,圖為展示展場。Helen Schuster攝。(圖片來源:Schuster 1978)。

  相似的規模與野心,在1976年也曾出現在「神聖的圓圈:兩千年來的北美印第安人藝術」(Sacred Circles: Two Thousand Years of North American Indian Art)特展,同樣由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策展,不過當時卻是與英國的大英藝術協會(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合作。「神聖的圓圈」特展在當時被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北美洲原住民的綜覽式展示(survey exhibition)。(Zugazagoitia 2014, 12)策展人說:「北美、英國、歐洲共90個單位傾囊借出各自最好的藏品,共同合力完成。一共展出850件印第安人傳統藝術作品,時間從西元前1500年橫跨至當代,其中多數未曾公開展示。」(Coe 1977)

  雖然極為相似,但仍有若干不同。第一,「神聖的圓圈」特展是為了慶祝美國建國兩百週年而推出,如此直而不諱地頌揚建國百年,若發生在今日,其國族論述、霸權支配的意識形態,勢必招致許多批評。

  第二,「神聖的圓圈」特展是英美兩國合作,而平原印第安人特展則是美國與法國。雖然不論是英國、法國,還是美國本國,對於美國原住民而言都是掠奪土地與資源的外來殖民者。不過法國是最早在北美洲殖民的歐洲國家之一,代表了最早的北美洲原住民文物的私人收藏;16世紀時由法國商人、旅人所收集的美洲原住民工藝品,是現今可以追溯的最早私人藏品。直到18世紀中英法殖民地戰爭,法國戰敗,19世紀初法國出售路易斯安那土地給美國,法國殖民者才逐漸淡出北美洲。

  第三也是本文所要強調的,是敘事方式的差異。根據兩篇1976年的展示評論,神聖的圓圈特展是以地理分佈範圍作為區分。「每個地理/文化區都由一段短文來介紹其主要文化。」(Johnson 1979, 153)「雖然展覽方式中規中矩地依據主要文化區進行安排,但此展覽極為難得地在不同區域的呈現之間取得平衡,也完整展出原住民藝術的各種類型。」(Schuster 1978, 194)

依時敘事

  相較之下,「平原印第安人」特展的敘事方式則是依照時間軸線,分為以下七個單元:

一、遠古的人們(註3)
二、廣大平原上的生活 1700-1820
三、危險時代的繁榮 1820-1860
四、水牛之死 1860-1880
五、早期保留區的生活 1880-1910
六、保留區與都市生活 1910-1965
七、當代藝術復興 1965-2015

  這樣對於美洲原住民工藝品與藝術品的敘事方式,清晰描繪了歷史過程——而且是一段並不愉快的歷史——因而並不同於以往以地理分佈進行綜覽的敘事方式。這七大單元不僅提供年代座標,更重要的是指出各年代的關鍵意義。

  例如在「三、危險時代的繁榮 1820-1860」,策展人說明此時期歐洲人所引入的馬匹已成為平原印第安人家中常見的牲畜,平原印第安人因為馬匹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移動便利與獵捕水牛的優勢,使得捕獲的水牛驟增而得以快速累積財富與資本,再因財富與資本換取更多工具與武器。這樣的成長表面上看似正面,但事實上因移動的擴張形成地域與資源的競爭,部族間的衝突有如劍拔駑張,水牛的生存也深受威脅(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5b)(未完待續)。

註1:「原住民」與「印第安人」兩詞彙於本文穿插著出現,主要依據原文而定。若引用原文(含文章、展覽標題、展示、機構名稱)使用「American Indian(s)」則音譯「美國印第安人」或視行文脈絡而譯為「美洲印第安人」。若原文使用「Native American(s)」則譯為「美國原住民」。其餘若不涉及原文引用,則使用中文語境目前慣用的「原住民」。

註2:此特展2014年4至7月於法國巴黎開幕,同年9月至隔年1月巡迴至美國堪薩斯納爾森-阿特金斯美術館,2015年3至5月再巡展至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結束於此。由於作者實地參觀的是2015年於大都會美術館展出的展覽,因此本文以2015年作為比較的標記年代。

註3:策展單位規劃了此單元,但不見於大都會美術館,然而其單元內容則整併於導言之後。

參考資料
Umas Suqluman、Iulum,2016。〈原博館選址生變 確定重啟評估作業〉,「原視新聞」,7月13日。2016年9月4日。

林昭彰,2015。〈國立原住民博物館 擬落腳新北鶯歌〉,《聯合新聞網》,12月22日。2015年12月29日。

陳俊雄,2016。〈原博館選址 三鶯遇上勁敵〉,《中時電子報》,5月13日。2016年9月4日。

Coe, Ralph T. 1977. “Major Exhibition of American Indian Art.” Archaeology 30, no.2: 124-128.

Johnson, Judi. 1979.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Sacred Circles: 2,000 Years of North American Indian Art.Journal of the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72, no.2:152-153.

Kershaw, Daniel. 2015. “Where the Vast Sky Meets the Flat Earth: Framing Plains Indians.” Now at the Met, March 30. Accessed December 29, 2015.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5a. “The Plains Indians: Artists of Earth and Sk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5. Accessed December 29, 2015.

—. 2015b. “The Plains Indians: Artists of Earth and Sky.” 1000 5th Ave, New York, NY 10028. March 18, 2015.

Schuster, Helen H. 1978.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Sacred Circles: 2,000 Years of North American Indian Art.”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80, no.1: 193-196.

Zugazagoitia, Julian. 2014. “Preface.” In The Plains Indians: Artists of Earth and Sky, edited by Gaylord Torrence, 12-13. Paris: Musée du Quai Branly; Skira Rizzoli.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管理中心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