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荷花芯窯址簡介
文/溫璧綾‧圖/鄭建明
一、前言
浙江省上林湖地區較具代表性的唐宋時期越窯遺址──荷花芯窯址的考古工作及其出土的部分文物。上林湖周邊的青瓷窯址計有150餘處,為何選擇介紹荷花芯窯址?除了該遺址考古領隊是系上學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建明博士之外,另一原因乃是該窯場遺址的考古現場已規劃即將設置遺址公園,除了現地展示外,公園內將建設標本館及考古工作站。在遺址公園尚未動工前,先一窺窯址的原貌。本文相關資料來源皆由鄭建明博士提供以及筆者訪談紀錄。
|
|
荷花芯窯址遠眺。 |
荷花芯窯址考古現場。 |
二、荷花芯窯址的考古工作
荷花芯窯址位於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的西南岸邊,該窯址因地理位置較高,不似其他窯址大部分都已被水淹沒。考古目的為的是要揭露完整的窯場,荷花芯窯址相較於其他窯址較具發掘的理想條件。
根據鄭建明博士解釋,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對荷花芯窯址的發掘是一次主動性的發掘,發掘的動機乃是尋找越窯作坊遺跡。在1993年下半年至1995年上半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慈溪文物管理委員會曾對該窯址進行過考古發掘,當時揭露出兩條龍窯(註1),在窯爐兩側廢品的堆積區則出土大量精美標本,但此並未對作坊區進行發掘。
荷花芯窯址坐西朝東,呈現一個開口向東的凹字形,北、西、南三面則為隆起部分。先前所發掘的兩條龍窯分別位於北面與西面的山坡上。中間及東面是下凹的平坦區域,從窯場的分佈來看,此處應為作坊區域,因此鄭建明博士所執行此次的發掘主要是從中間平坦區域展開,以清理作坊遺跡為主,發掘面積近1,200平方公尺,清理出了唐、五代、北宋等各時期的地層堆積,並挖掘出包括房址、貯泥池、轆轤(註2)坑、釉料缸、道路和匣缽擋牆等遺跡(鄭建明 2016)。
|
|
路與擋牆。 |
出土唐代器物。 |
三、荷花芯窯址的地層堆積
瓷質匣缽與天青釉青瓷。 |
考古現場之窯業廢品。 |
唐代海棠杯與蓮荷裝飾。 |
唐代側把壺。 |
唐代薰蓋。 |
宋代鴛鴦盒蓋。 |
荷花芯窯址地層的堆積豐富,橫跨數個歷史朝代,據鄭建明博士的整理記錄顯示如下(鄭建明2016):
在唐代地層堆積中出土器物非常豐富,器物品質較高,胎質細膩,釉色青翠,釉面勻潤。裝飾以素面為主,僅少數盞、盤類器物內腹刻劃四葉對稱的荷葉紋。施滿釉、以匣缽裝燒為主,常見有多件疊燒現象。疊燒的器物之間則以泥點間隔,泥點密集,形狀似松子,匣缽則是粗陶質。
五代的地層堆積則含有大量瓷質匣缽及瓷器殘片。匣缽胎質細膩,胎色灰白,與瓷器的胎十分接近。出土的瓷器有玉環底碗、盤、執壺等。器物裝飾基本為素面。少量的器物其胎釉質量極佳,胎質極細膩,釉色天青,釉面瑩潤,屬於秘色瓷類型。
北宋時期器物的組合則較為簡單,品質普遍較差,胎質較粗,胎色較深,釉面乾枯,釉層薄但不甚均勻,凝釉明顯。匣缽數量很少,因此,推測此時期大多數的器物應為明火裸燒。
藉由晚唐、五代、北宋時期的地層豐富堆積的揭露,建立唐宋時期越窯發展較為完整的年代序列,為越窯瓷器的更詳細分期提供了地層學證據。同時也從建立唐宋時期越窯的發展過程,更揭示了唐宋時期越窯從興起到繁榮再到逐步衰落的完整過程。
四、結語
鄭建明博士所執行此次的發掘,是首次對唐宋時期越窯的製作作坊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除了揭露了豐富的作坊遺跡外,亦揭示了唐宋時期越窯的窯場佈局、製作工藝流程以及窯業生產與管理等重要資訊。重建唐宋時期越窯的製瓷工藝及窯場格局,將有助於推動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
參考資料
鄭建明 2016 〈上林湖荷花芯窯址2014-15取得豐碩成果〉,未出版。
註釋
註1:龍窯是中國陶藝工人先輩的智慧創造,以其形狀像古人所說的長龍而得名。龍窯一般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用土磚築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彎狀隧道,長短不等,結構簡單,分窯爐頭、窯床、窯尾三部份。
註2:轆轤俗稱「加落」。轆轤運用定滑輪原理,在井口兩旁豎立兩根柱子,兩柱子間架一支橫槓,上穿一具轆轤吊在井口上方,繩子穿過轆轤,兩端各繫上水桶,一上一下,節省了打水的時間和人力,是民間使用最普遍的汲水用具。(臺灣社區通 檢索日期:2016年7月4日)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博士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