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史前巨石、社會記憶與當代文化景觀──紀念宋文薰先生

博物館頻道

  一起找路回家:博物館與原住民社群相偕而行

創作芬太奇

  為國寶說故事系列:玉匠(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23期 2016.5.15

一起找路回家:博物館與原住民社群相偕而行

文‧圖/方鈞瑋

  回家,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再平常也不過的事。當每一個人結束一天的工作或學習之後,自然而然就要回家。家,對我們而言,是歸宿、是避風港,也是我們所來之處。然而,「回家」對臺灣原住民族而言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情。

  從有文獻記載的17世紀中葉開始,由於外來力量進入與漢人移墾,臺灣原住民族逐漸從多數族群轉變成少數族群,政治與經濟環境的改變對他們的社會與文化產生劇烈的變遷。有些原住族群更因為與移民群體在生活空間上的爭奪下,被迫離開故鄉,輾轉在不同地區流離。日本統治期間(1985-1945)對原住民族所進行的武力征伐、集團移住或同化政策等,以及二次戰後外來政權的統治,對臺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更造成前所未有的劇烈影響。

  1980年代原住民運動興起,除了將原住民長期以來遭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公諸於世外,有一群人選擇回到部落,開始以不同的方式真正的「回家」。他們有些人以尋根的方式回到祖居地,探索祖先所來之處;有些人開始製作部落地圖,試著記錄祖先曾走過的路徑;有些人開始記錄與復振傳統祭儀,或是重新學習傳統技藝,以針線為路徑,循著線索回家。

學員丈量、記錄祖先製作的服飾。

用心的學員認真聽取孫老師分析先人製作服飾衣領的要訣。

透過孫老師的解釋,學員更進一步領略接下來該如何重製衣飾的秘訣。

學員圍繞著孫老師請教。

一群特別的訪客

  2016年3月24日,一群特別的訪客在卡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Kedrekedr Maljaljaves(林秀慧)小姐的號召與孫業琪老師的引領下,來到史前館研究博物館典藏的臺灣原住民織品服飾。這群訪客屬於臺東地區卑南、布農、阿美與排灣等各族群,他們對重製傳統服飾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來到博物館是為了要重新向他們的祖先學習。秀慧告訴我,本次來到史前館檢視藏品的活動實際上與他們在這近幾年來努力推動的一項運動有關,這個活動的主題為「為孩子親手做件文化衣裳」。這是一個不分族群的文化生活運動,希望藉由母親為自己的孩子縫製屬於自己族群傳統服飾這樣一個再簡單也不過的動機,讓族人能夠藉此重新梳理與認識自己族群的圖紋、技法、文化美學與文化內涵。

  在孫業琪老師引導下,學員一件一件檢視博物館典藏的原住民服飾。每看到一件服飾,大家都無法抑制的發出讚嘆,讚嘆過去的祖先如何能利用巧心與巧手,繡出這些令人驚艷的圖紋,製作出這些美麗的服飾。在驚艷之餘,學員們趕緊把握時間拿出紙、筆、錄音機、相機等工具,進行文物的尺寸丈量,記錄色彩、圖紋、技法,同時熱烈地緊靠在孫業琪老師身邊進行記錄,唯恐漏失任何一項祖先所留下的「武功秘笈」。

  就在此時,我突然領略到,對這些學員而言,製作的過程是文化拾回與重新進行文化紮根的歷程,製作出來的「傳統服飾」實際上是一件件充滿文化養分的物件,藉此將文化內涵傳遞給未來的孩子,讓他們能夠認識自己是誰。博物館典藏的臺灣原住民文物與他們的子孫不再距離遙遠,透過孫業琪老師的引領,學員們以針線做為路徑,透過一針一線,重新向祖先學習,找回與祖先連結的路。

博物館保存著回家的地圖

  博物館在保存臺灣原住民傳統文物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無庸置疑的。歷經百餘年收藏過程,臺灣原住民傳統織品和生活物件已離散在世界各地。面對部落耆老凋零、傳統工藝與服飾文化傳承出現嚴重斷層的今日,這些被博物館所妥善典藏的文物已然成為當代原住民重新向祖先學習的重要憑藉。

  透過與原住民社群共同協力進行傳統文物研究的經驗,我們深刻體認重製計畫之意義,不在於滿足少數人重返美好古代的嚮往和心靈慰藉,抑或追求個人主觀想像中的傳統。通過物件實體重製的歷程,曾經斷裂或流失的經緯語言和技法知識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得以恢復和重建,進而達成知識累積與文化保存、推廣之終極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跨越過去與現代鴻溝的過程中,透過針與線,當代原住民以體會祖先的美感經驗和榮耀信念,並細細領會製作背後淬鍊出來的聰慧和耐心毅力而感到與有榮焉。從當初佇足博物館櫥窗前發出的嘖嘖讚嘆,到走訪部落耆老收集資料的艱辛步履,以至後來伏身織機前的凝神專注,最終成果展現時自信洋溢的群體容貌,重製工作早已超越單純織品器物重製的物質技術層面,進一步展現為族人精神面的重建和信心提昇。

  從博物館的角度來看,透過與原住民社群的協力,那些在不同年代、以不同方式離開部落而為博物館典藏的標本文物,如今轉而成為蘊涵豐富傳統知識的文化符碼,向部落族人展現祖先的智慧和精神,據此製成的物件更成為展現當今原住民文化復振運動成績的最佳證明。於此,博物館不僅是典藏物件的場所,更成為兼具研究、傳承、知識推廣功能的場域,博物館收藏的核心關懷重回知識本身,物件不再是唯一的中心,重要的是物件背後的人文關懷和尊重。

  面臨當代「文物歸還」的議題時,「讓文物典藏在博物館,讓知識回歸到部落」,這樣的主張或許比實體的文物歸還更具啟發性與可行性。去除霸權與宰制的博物館自此蛻變為文化資產保存中心,成為各種意見交流與展現的平台,容納多元的詮釋與可能性,並成為參與社會變遷與發展的催化劑。

「為孩子親手做件文化衣裳」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