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不容小覷的土土陶容器:「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

來自部落的聲音

  為孩子預備一件文化的衣裳

國際頻道

  卡巴(Kabah)──普克式建築的盛興地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42期 2013.1.1

為孩子預備一件文化的衣裳

文‧圖/林秀慧

  起初推動這個由媽媽為孩子製作族群衣飾的想法,是因為長期觀看傳統工藝受經濟影響而日漸萎凋的情形,真實發生在各個族群,而察覺到原住民工坊對於傳統工藝的文化深度,仍有迫切學習的需求,而開展了這一系列「為孩子預備一件文化的衣裳」開班製作傳統衣飾的構想。


能幫孩子穿上自己縫製的傳統服裝,相信是原住民媽媽的驕傲!

  以前,家中所有的傳統服皆由祖母、媽媽或是姐妹親手所製作,因此件件盡是傳家寶。每每穿起自己的傳統服時,臉上皆顯露出無比的榮光與驕傲。而今工商繁忙,透過代訂製作的方式,若能以家中圖紋為參考委請他人製作,姑且還能傳遞家中傳統的紋飾文化脈絡。

  但是,當今日逐漸開始以方便購買的模式讓孩子穿上傳統服,只求「有個樣子就好」的想法,卻會在自己手上斷送了文化傳承的重要環節。族群主體文化在衣飾製作過程中,所養成的文化美感教育,其實也是輸送文化體制的養分的機會。

  說真的,從沒看過哪個原住民族群像臺東的阿美族一樣,能將亮片和鮮艷的螢光色交互使用的這麼美麗又有形!很多人都說阿美族的人數最多,但我卻很好奇,在過去沒有網際網路和電話通訊的時代,是什麼制度和關係,形成了這麼龐大又有凝聚力的視覺共識?這讓我們不得不讚嘆阿美族群對制度的遵從與堅持是如此謹守。

  以往部落孩童與青少年的傳統服飾多由母親等女性長輩製作,因此區域型制或家族特有風格的美學,也在家族或是群落間開始蔓延。今日,許多傳統服飾多以購買來代替自製,流失長輩為親族孩童製作服飾的技藝與記憶,也失去了親族與家人之間密切互動留下記憶的機會。

  因而我與周邊的工坊伙伴以阿美族文化發展主軸的子郁工坊-李惠美及柳姑齡女士,以及卑南族文化發展主軸的秋芳、賢美等工作室成員們討論,以「當孩子的文化教官」為名,發起一波復興傳統工藝文化的運動與共識。我們以個人與家為一個單位(涵括:新住民、漢族等嫁入此族群者皆列入),進而擴展到各組織群體工作及工坊成員。

  我們的想法是,從傳統服飾的重製學習開始,以家中孩子為文化傳遞中心的標的,強化婦女扮演「文化自信的教官」角色中所需強化的相關技能,強調與家庭和部落群體文化連結的重要性。以下三點是我們的目標。

重視傳統文化美學,發展流傳的品牌

金英阿姨帶著學員認識阿美族的衣飾文化。

惠美老師教導學員認識如何車縫。

陳葳老師教導學員如何縫緊亮片。

卑南族的學員在秋芳老師指導下,嘗試親手做衣服給孩子們。

進入組合縫紉的程度了,媽媽小姐拼命趕工。

卑南族學員正在計算與裁減臀鈴的布料。

連爸爸也來插花喔,卑南族的男人真的甚麼都很會!

從日做到夜,為了快到的年祭讓回家的幼子能有服裝可以參加祭典。

  學習重製傳統服的過程中,察覺家中衣飾文化傳遞的特點,包含工藝技術、圖紋詮釋、視覺建構、材質選擇、文化規範、民族部落所擁有的規範與文化精神等等,以所屬族群文化為主體及區域型部落的文化所形成的美學共識,透過集合學習與回溯家中流傳物品的特點,強化婦女教導孩子重視傳統文化美學教育的學習與觀察方法。

  假使以現階段商業交易角度來看,如此的規範和要求,正如同維護一個公司系統的品牌形象一般重要。這些規範也形塑了許多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色。這時不得不說,臺灣島上原住民族群是最為堅持品牌形象、最不輕易改變的族群呢!誰能說原住民不懂經營品牌的道理呢?

在傳統精神中,人文關懷的實體擴展

  文化的存續是一項永不結案的長久工程,為了不讓遠在他鄉的遊子,因為沒有自己的傳統服而抹煞了對文化的參與熱忱;或部落小孩因家中失怙或經濟不佳等緣故,缺少一件屬於自己年齡層的衣飾而無法加入部落組織的文化訓練,產生在場邊冷眼觀看或尷尬疏離等現象,所以希望能重塑以每個區域工作群體為一單位,形成一個自發性的學習工作和關懷互助團體。

  期待這個互助團體不僅能發揮文化共同扶持的傳統精神,以行動保存在地的獨特族群美學,透過重製服裝形成一個文化關懷系統,協助部落文化與互助精神工作得以延續。不僅支持一般家庭能親手做出流傳給後代的衣飾,也能支持部落中微弱的家庭來做衣服給孩子,更支持在文化學習積極與付出的貧弱孩子,能擁有屬於自我族群榮耀的服裝和溫暖,共同參與部落推動事務。

試圖協助建立區域文化資料的強化,找到傳續的作法

  深知這項文化工程非一己所能,因此參與工坊以協助與陪伴的角色,分享自身所長來協助推動與紀錄工作,並透過合作夥伴召集在地婦女形成工作團體,花時間觀察自家傳統服裝上的圖紋、協助或參與調查紀錄圖紋的意涵,希望能透過族語的說明與標記,不僅讓傳統工藝製作能持續傳遞,另外野保留了族語解釋意涵,好讓孩子能獲得完整的文化基石。雖然這項計畫案未能於執行期限內將母語轉譯的工作如數完成,但仍將繼續紀錄並尋求族語詮釋較適切的撰寫方式,好讓此紀錄能臻於完美。

  「為孩子預備一件文化的衣裳」這個計畫的推動效益,是希望透過參與的工坊學員從回歸部落開始,從自身開始實踐再逐漸蔓延。第一階段從臺東市區阿美族群的傳統服飾召集學習開始,秉承家的傳統精神號召婦女與長輩來進行,擴展至成功鎮、東河鄉等鄉鎮。第二階段則延燒至卑南族群知本、建和、利嘉等,開始進行這項「當孩子的文化教官」養成運動。希望未來還能擴展到不同的族群。希冀未來的孩子在穿上由自己族人長輩所縫製的傳統服飾時,更能建立自己文化的自信、更有意願學習完整的傳統精神。

註:「為孩子預備一件文化的衣裳」係史前館參與協助在地社群工作室辦理課程學習計畫,本計畫獲得信義房屋主辦2012年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築夢個人類楷模獎」。
http://www.taiwan4718.tw/news_detail.php?info_id=1192

(本文作者為卡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排灣族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