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重返與開展:奇美部落特展策展心得

回想‧迴響

  參與佈展,更認識自己的部落:奇美特展佈展心得

回想‧迴響

  2015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看見更多背後的付出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06期 2015.9.1

參與佈展,更認識自己的部落:奇美特展佈展心得

文/莊嘉強.圖/史前館、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提供


應該出現在祭典的傳統族服,卻出現在展場中,失去了地與人關聯,似乎這族服也失去了意義。但在觀者認識了奇美的文化後,相信透過想像力,觀者也能賦予這冷冰冰的傳統服原有的溫暖。

  對於「博物館」這件事情,其實我是一竅不通,並且也沒有興趣。也許是因為自己就讀理工類組,缺少了一點人文素養,所以對於博物館並沒有特別深刻的感受。但經過這次佈展的經驗後,我才大概體會到了為什麼我們需要博物館,以及透過奇美特展的內容,反思現今博物館展覽的一些問題。

與展覽共鳴

  這次在史前館展出的「重返水思路:奇美部落特展」,是我生命中少數幾個認真看完的展覽。也許是因為我自己擔任佈展志工,所以有種愛屋及烏的反應。但其實更深刻的原因是,奇美特展的內容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於是我與展覽的內容有所共鳴而吸引。

  像是特展中介紹的年齡階級文化與故事,其實正是我在部落年齡階級中的點點滴滴。因此藉著展覽,我可以從中看見過去階級的故事,可以對照我的生命經驗,進而看見奇美年齡階級於時代之間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又促使著我去尋找原因,於是這個展覽便成為後續我追尋、學習動機的起源。而這一切都必須是建立在能與展覽內容有所共鳴的前提。

從對照自我生命,再到關懷他者

  於是我得出一個想法:我們終究只對與自己有關的事物特別在意。一旦展覽與觀眾脫離人、事、物之間的連結,那展覽對於觀眾最後都將成為走馬看花,看過就忘。所以展覽內容在時間、空間與歷史中,不能與觀眾太過遙遠,換句話說,觀眾能在其生命的經驗中理解、想像與對照展覽內容時,展覽的內容才開始進入觀眾的心中,才產生所謂的「記憶點」。

奇美特展如何種下記憶點?


奇美部落現今鳥瞰圖,帶領觀者進入奇美部落的世界。(絕美影像創作有限公司提供)

  在奇美特展的第一站,便放上了部落的現今鳥瞰圖,以及圖片化的部落遷徙史,讓不認識奇美的遊客,能對於奇美有具體的空間概念,而不致於直接進入抽象的奇美文化介紹。

  而第二站則介紹阿美族的母系社會,與佔臺灣多數的漢族傳統社會文化產生鮮明的對比,使得多數觀眾能藉由對比自身生命經驗而引發觀賞的興趣。

  此外,展覽內也提供仿造的文物讓觀眾把玩,部落亦重現傳統的木琴置於展場內,而觀眾可以親手試敲樂器。如此透過觀眾與物的接觸,觀眾能用身體去記憶、體會展覽的內容,而非一貫地只是「看」與「想」。

最重要的堅持-活著的文化

  然而比起前述幾個技術性的吸引方式,奇美特展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本質,應該回歸到奇美文化本身的厚度與活力。

  奇美因為開發得晚,所以保有許多傳統的文化內涵直至今日,這是奇美文化保有厚度的原因,這可以從展板詳細生動的文字描述中、各種影片的記錄中以及新舊影像的對比中看出。

  而展場後半部則展出了部落現行的「文化泛舟」產業,這與以往有關原住民文化的展覽有很大的不同。以往在有關原住民文化的展覽中,常常只有古文物與老照片的呈現,局限於「物的對比」;而在奇美的文化泛舟展覽中,卻可以同時看見文化中「人、事、物」的轉化。


出現在展場上的Rayray傳承號,象徵奇美文化的活力。

橡皮艇是渡河工具的改變,也是奇美族人發展當代經濟產業與生活結合的傳承工具。

  因為文化泛舟是族人由過去部落的拉縴文化所發想出來的創意產業,展場中央放置著族人參考許多文獻而再現的傳統木船「Rayray號」(阿美語為傳承之意),雖與放置一旁的現代橡皮艇有強烈的對比,然而透過歷史的理解,卻恰好使觀眾能理解奇美人渡河工具的流變與社會的變遷。這即是我所感受到的奇美文化的活力。

  透過傳統的渡河竹筏、到木船拉縴運送物資,到現在族人所發想的文化泛舟,觀眾可以看見奇美文化在社會的變遷之下,透過族人不斷地投入之下,雖然文化外在的形式改變,然而其本質皆並未改變──這些渡河工具都與族人的生活與生存有著關鍵性的連結。

改變與傳承

  展場中央的仿古木船傳承號,對比左右兩旁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的展區,兩者截然不同的內容,讓我感覺到,文化的外在形式改變並非等於破壞傳統,重點在於如何將文化的內涵精神取出並傳承。

  同時外在的形式又能與現代社會的生活結構融合,而不至於令文化與現代生活脫節,使得文化成為一種固定而失去生命力的展品。當我們能理解並做到時,文化方能復甦而繼續適應新的環境,而傳承才開始發生。

(本文作者為奇美部落第三階級Tokolol青年)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