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用針做筆記:博物館藏品的連結與採集

南島文化專欄

  神聖的種子:臺灣南島民族的種子保存與播種祭典

藏品放大鏡

  館藏十件文物小故事:人獸形玉玦、有槽石棒與德氏水牛化石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75期 2014.5.15

用針做筆記:博物館藏品的連結與採集

文‧圖/林秀慧

  博物館的典藏如何做為當今部落工坊溯源、創新的連結與採集呢?邀請講師帶著種子成員到博物館看門道、長知識,絕對是可以善加學習的方式。近年來許多部落紛紛開始與博物館做古文物的連結,例如申請將博物館內的古老物件下鄉展覽,然而每個人都隔著玻璃看著留下來的精美服裝與工藝的情景,也成為田野工作普遍的狀況,這讓許多工坊成員都有著相同的遺憾,那就是感慨著「看不懂!」、「摸不到」、「怎麼做得到呢?」

  有鑑於此,由卡塔文化工作室所發起、已邁入第6年的「部落工藝學堂」,今年特別為長年教導刺繡工藝的工坊成員設計精進的刺繡針路與圖紋觀察分析,開設了連續5天的「繡工藝」工作營。課程特別邀請孫業琪老師擔任本次繡工藝工作營的授課教師,協助部落工坊種子成員從構成設計的角度解析織品。課程目的為透過傳統物件的技法與指導傳統服裝圖紋的製作技巧,從中獲得織與繡結構與造形、針法之間的關係和特色。工作營便安排到博物館參觀展品,教導大家如何隔著玻璃櫥櫃也能觀察、記錄傳統圖紋的繡法,好讓工坊成員即使隔著玻璃櫥櫃避掉反光也能看懂先人在文物上的智慧痕跡。

到博物館,內行的若懂得看門道,會有更多學習與收穫的樂趣。

右邊的媽媽戴著頭燈,手持相機拍照,就能把握更多細節。

  由於學員們耳聞孫業琪老師的授課嚴謹態度與要求,更讓學員們在進博物館前全副武裝待命,帶著錄音筆、充電器、LED手電筒(害怕光線傷了文物)、筆記本、指引光筆、平板、手拿式相機等等這些常在田野記錄時使用的工具,此外還加上針線和布,從起針處與入針處的檢視、觀察,例如,這是縫製時的工序考量呢?或是因著機能的關連而起針的繡法呢?更在現場即時使用針線縫製一次,好確認物件上的針路是否如觀察判斷所認知者相同,馬上就能驗證,而且也會比較有印象!

手電筒、智慧手機與傳統紙筆,都是看展品派得上用場的好工具。

對於要看的實物有更多工法上的了解,會幫助自己的學習更進入狀況。

  有成員說:「自己的頭腦只有2MB的記憶體容量,一下就忘記了!還是用針做筆記比較清楚一點!」也有成員說:「本來以為那些在衣服上的圖紋成型,就像我們在國中上家政課學到的一樣,只要透過鎖鍊繡、十字繡、一字繡等等技巧,把圖案繡出來就好!沒想到!我們一點都看不懂cemas(祖先)留下來的隻字片語,其中有這麼多的精采又深情款款啊!」

  在博物館內,可以一下子就察看到各族群的衣物,方便於比較因彼此生活領域相近的區域,所產生的圖紋與織紋的交融與變化,也能夠比較輕易辨識織繡方式的種類,是否屬於該族群的特有型制等等。

  成員們無不認真紀錄與重新繪製圖紋,深怕錯過課程內所提及有關部落遷移時,其顯示在服裝與繡紋展現出的特點與象徵紋路,透過相關的紋理脈絡可看見族群彼此交融的動態等精采說明。

仔細記錄繡法名稱與訣竅,再加上現場直接繡出來的樣品,眼到手到心到,保證記牢牢。。

  為了要在陰暗的博物館裡看清衣服上的細節,一位媽媽巧思突發,頭戴平常在山野間撿拾蝸牛和狩獵的工具:頭燈,此舉讓其他成員深感佩服。相較於一手拿燈具還要一手寫課程紀錄和拍照,兩隻手根本就不夠用的情形下,沒想到撿蝸牛的頭燈用在博物館觀察與紀錄確實也派上用場,真是好選擇啊!

  為了能多點認識與取得先人留下來的智慧,在這次部落工藝學堂中,成員們也破天荒不遲到早退,並在無人缺席的紀錄上,打破了往年許多課程的常態中臨時退場的現狀。孫業琪老師也在成員認真的態度中傾囊相授,智慧之泉猶如汲取不盡般湧出,讓原住民的智慧分享精神完全實踐,而學員們也盡責擔任學生的本分與對專業的尊重,將深藏於家中傳家寶拿出來向老師諮詢請益,把看不懂與疑惑的部份一一釐清。

  此外,孫業琪老師也鼓勵學員們,與其拼命想看清楚博物館的物件,倒不如先將自家傳家寶好好研究一番,透過重製家人傳下的物件,學習先人的智慧與家中獨特的美感與思維。這也是孫業琪老師從尤瑪達陸(Yuma Taru)老師身上學習到的法則:「織紋不僅是原住民的象形文字,記載了生活、社會、以及價值信念,更是在每一件傳家的文物,訴說一篇篇的故事存在著。」重塑自己族群的工藝語彙,尋回原住民自己家族的傳達與表現的邏輯,在當今文創掛帥的過程中更顯重要。

  我們都是傳承接力賽的其中一員,從重新製作一件傳統服,開始進入族群特有的美學脈絡,研究以前針所走的路,現在用針做筆記如實的記錄著先人的記憶。再透過自我生活與環境的需求,進而改變與演化材質,進階作為創意的基石,或藉由教學多增加一些有眼睛的刺繡生力軍,強化部落中逐漸式微的繡紋工藝。就這樣一棒接著一棒,延續每個不同區域的族群美學與族群特有思維,在這地球村的世界潮流之下,當代原住民要保存推廣自身工藝,不僅要融合,更要保存「『針』找得到原路」的特有風格。

(本文作者為卡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