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紀要
文‧圖/王勁之
民國102年11月9日,由卑南族人所自行發起的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正式登場。來自大巴六九部落的文史工作者兼卑南族知名作家巴代先生,不但擔任學術研討會的編輯委員,同時也是本次會議得以熱烈登場的重要催生者與執行者。在此簡要轉述巴代先生對於推動「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初衷與期許(註1):
卑南族的研究,經年以來已累積了可觀的跨領域研究成果。不但累積了我們對於卑南族生活圖像的想像與認識,也提供了一個可讓我們大致了解卑南族形塑成為一個「族群」的歷史過程及脈絡。但是這些既有的研究成果,能否足夠形成一個「卑南學」的範疇,則需要更多的觀察與討論。
作為一個具獨特文化特質的族群,除了感激歷年來投入研究的先行者,也希望能鼓勵自己的族人們加入研討的行列。在未來能夠自發性地繼續從不同的領域與視角,觀察記錄並詮釋自己民族的文化現象與族群處境。同時也結合各界願意探究卑南族各項議題的學者專家們,在過往的基礎上共同繼續深入探究,以期建立當代卑南族各項議題的資料庫,為建立「卑南學」成為一個學門領域添磚積瓦。 |
圖1.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重要催生者與執行者巴代先生。 |
在架構的規劃上,「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將採取每兩年一屆的方式持續召開,由卑南族人自行籌辦。除了邀稿之外,也接受族人與一般研究者的投稿。不但藉此廣收研究論文,亦期望能激發來自卑南族內部的研究風氣與能力。透過眾人的齊心投入,使其成為單一族群研究的常態性學術研討會。每屆的研討會投稿,都會再經過正式的學術著作審查程序,產生一部論文集。使所有「卑南學」研究者投稿的研究資料或論文,都有機會成為正式的出版品,而得以廣泛流傳與持續累積。
圖2.史前館林志興副研究員。他同時也是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召集人及大會主席。 |
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支持下,由臺東縣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發展協會主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參與合辦,Pinuyumayan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執行。林志興先生及潘調志先生分別擔任召集人及副召集人。志願參與協助的族人眾多,無法在此逐一列舉。不過洪志彰校長、巴代先生及林嵐欣小姐,分別承擔了沈重的行政及編務工作;研討會當天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全體師生的投入與付出,都是本次研討會能夠順利舉行的重要支持,應該在此特別說明並提及其貢獻。
萬事起頭難,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籌備會委員們,開山破斧地列舉出16大項學門領域進行徵稿,分別是:1.研究文獻整理;2.歷史事件與人物;3.傳統信仰與現代宗教;4.族語教學之過去、現況與發展;5.傳統樂舞之過去、現況與發展;6.部落遷移史與發展現況;7.傳統文化變遷與文化復振;8.部落組織變遷與社會適應;9.幼兒教育與青少年發展;10.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11.產業結構與經濟營生;12.神話口傳與族群文學創作;13.部落影音記錄分享;14.族群關於動植物的知識;15.傳統醫藥與現代衛生及醫療保健;16.其他(跨領域或上述未涵蓋領域之議題等)。
研討會題目及摘要內容的報名截止日期為4月19日。在邀稿及徵稿的內容確定之後,籌備會將本次研討會的主題訂為「回顧與凝瞻」,最後共計收錄了17篇研究論文及調查記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前主委孫大川先生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文德先生,安排以專題演講方式進行。其餘則依徵文內容主題,區分為一般通論、信仰禮俗、歲時祭儀、族語研究、族群文學、部落風貌等六個場次,分別進行專題報告及評論研討。
在開場專題演講中,孫大川先生便開宗明義指出:「卑南學」作為一門學問,絕對不只是學術興趣,而是必須兼顧族群本位的內在性與對外連結的展開性。他希望經由「卑南學」的研討,能夠讓卑南族人重新整理及理解自己的民族及文化根源。透過對於過去的重新瞭解,釐清自己的文化基石,以邁向新的未來。正如同過去卑南族的祖先們,在面臨著劇烈的文化變遷時,依然能夠持續保有族群及文化的活力,適應不同時代的變化。
他也特別強調,一個學門應該以開放的胸襟,面對外來的挑戰。透過公開討論促成對話,進而成就知識共享的平台。同時,所謂的「學」亦有學習仿效的意思,因此「卑南學」不僅是純粹的學術研究,也必須立基於生活。傳統的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並不只是書本上記錄的知識,更必須回歸到生活當中學習及落實,以完成文化倫理重建的使命。
圖3.第二場次「信仰禮俗」的報告人陳美齡女士。 |
第二場專題演講中,陳文德先生從卑南人的名制與使用方式,探討不同的社會領域連結,進而提供整體性思考卑南族社會文化的可能性。接下來的場次,是由林志興先生以「卑南王」為題,將卑南族的過去與發展,納入荷蘭時代至清代的歷史縱深與區域政治局勢中進行理解。而王勁之先生的主題,同樣是跨越了清領、日治時期至戰後與今日,試圖探討身分認定政策與社會文化之間的落差。
圖4.第三場次「歲時祭儀」,由政大的王雅萍老師、部落耆老鄭浩祥先生與史前館的林頌恩研究助理分享南王少年會所制度的今昔對照與轉折。 |
第二場「信仰禮俗」主題的部分,林娜鈴女士、賴秀珍小姐與陳美齡女士這三位女性發表人,不但都是卑南族人,同時也是臺東大學公事系南島文化碩班的研究生。她們分別從巫師、小米種作及死亡禮俗三個主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三場「歲時祭儀」主題,王雅萍老師及鄭浩祥先生與林頌恩小姐的記錄與研究,則呈現出南王少年會所制度的今昔對照與轉折。第四場「族語研究」專題,來自國立政治大學的黃季平與李台元兩位老師的演講,則清楚地整理並說明了卑南語文字化的過往歷程與展望。第五場「族群文學」專題,包含了傅鳳琴女士及馬翊航先生等研究者對於原住民漢語文學的討論。
在第六場次「部落風貌」,陳健立先生對於部落旅遊提出了發人省思的分析與看法。施宇凌小姐則是以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文化想像與認同實踐歷程。最後一位發表人米將女士,她以影像替代文字,敘述了西元1930年至2013年初鹿部落巴拉冠的歷史變遷軌跡。在現場播放的影片,配合著優美的母語配音。當影片播完之後,現場短暫地一片鴉雀無聲。米將女士有點忐忑,也略帶失望地說:「完成這部短片,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原本很期待聽到大家給予意見,但現場卻好像沒有太多回應與意見。」其實當時大家的感受,應該和筆者是差不多的,並不是沒有讚嘆或評論,而是這部短片真的太感人了。當影片謝幕,大家仍沈浸在激盪的情緒當中,被這部影片所撩撥起伏的心情仍未平復前,實在是暫時還完全說不出話來。
圖5.研討會圓滿落幕。在熱烈的氣氛中,工作人員上台接受大家的致意。 |
在每個場次中,筆者對於每位發表者及評論人所分享的內容,都有著不同的感動與心得。但這只是一篇紀要的短文,限於篇幅無法容納太多筆者個人在現場參與的感觸與想法。以上僅能對於本次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行的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做一個簡短的側寫與始末紀要,以記錄及見證這個史無前例的重要時刻。
在研討會最後,由本次大會主席林志興先生進行總結。Pinuyumayan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的林清美校長則帶動所有與會的眾人,齊聲合唱「卑南族版圖頌」,掀起了另一波高潮。在眾人情緒高漲的熱絡氣氛下,本次研討會也劃下了美好的句點。
第一屆的「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在眾人參與及協力下終於圓滿落幕。但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嶄新的學門—「卑南學」—的正式開展與持續。卑南族與外部社會的銜接與變遷,以及在當代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層面的種種議題之下,卑南族在未來應該何去何從,仍然需要眾人持續的關切與付出,也仍有漫長的道路需要持續努力。
由衷地期盼,在來年持續舉辦的第二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能夠讓更多的民族議題納入公眾的探討與關切。這個過程不但是卑南族相關知識的累積,同時也是透過集思廣益,整體性去思索及實現卑南族的未來發展。在當代紛亂且令人感到炫惑的複雜社會現象中,透過持續的探討與實踐過程,尋找隱藏在社會現象背後的重要議題,並尋求解決方案。如此,「卑南學」的研討,將不僅只是累積族群知識的資料庫,它將可望成為族群的智庫,提供了卑南族群在未來發展延續及向前邁進的重要參考與指引途徑。
註1:資料來源為巴代於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專題網站及facebook專頁所撰寫的公開內容。限於篇幅無法完整抄錄,本文轉述已事先徵求巴代認可,並由筆者自行節錄及重新組合與改寫。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