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課堂外的邂逅─人類學與博物館
文‧圖/朱勁儒
國際巡迴展「訊息棒─澳洲都市原住民認同」唯一臺灣展在史前館:雖然無法給予這些藝術作品明亮的燈光,但在這微醺的氛圍讓這些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更襯托出歷歷在目的味道。 |
即將邁入大學四年級,也是人生中最後一個暑假,很幸運地申請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作為自己在人類學實習的第一個專業機構。本以館內的研究典藏組為實習目標,不過由於近期國內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繁忙,陰錯陽差被安排進入了展示教育組,展示教育組的工作業務雖然不著重在文物標本的研究,而是將手中的物件如何呈現於社會大眾,並帶來教育啟示的功能;在規劃每一次特展都要費盡思考自己表現的方式,如何不失原創的文化意義與及兼顧策展人的詮釋。雖然是意外的安排,不過我所學習到的遠比當初想像的許多,讓今年的七月又是場另類的冒險與挑戰。
在這一個月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由澳洲藝術銀行策辦的國際巡迴展「訊息棒─澳洲都市原住民認同」,在這籌備辦理的過程中,與史前館風格完全不同的是這些展品並非民族學或是考古學的文物,而是當代的藝術畫作,在開箱與檢視報告作業時也會格外小心維護與紀錄,尤其是油畫作品更要控制展場溫度與濕度的恆定。排序畫作展品不僅要注意作品之間的脈絡意義銜接,也要顧及到美學空間設計的協調搭配,如配色、材質、燈光及擺設品,是史前館在過去籌備特展的作業經驗中鮮少出現的特點。
藝術作品要傳達的訊息,能給予我們的土地什麼樣的思考與反省呢? |
訊息棒(Message Stick)是澳洲部落互通消息的傳統工具,族人在短棍上做記號交給信差,再送到其他部落;藉著此特展就是希望成為一項溝通工具,呈現澳洲都市原住民經歷殖民統治持續追求認同的鮮明意識。有什麼樣比這個更好的機會可以去認識澳洲原住民族的歷史背景?是否和我們臺灣原住民族的境遇有什麼程度的相似性?走過了殖民統治、種族主義政策的澳洲原住民,當他們失去了追溯血統身分的脈絡,對於屬於自己的族群文化認同與及現今社會都市環境變化,這之間是充滿衝突與矛盾的,透過當代澳洲原住民藝術家細膩的描繪創作,隱晦的譬喻與象徵手法,經由這樣的故事表達出對原生文化強烈的情緒與想法,藉著「訊息棒」讓這世界都可以看見與了解,無論過去歷史或是未來的發展,持續追求認同是原住民族無可取代的族群意識。
左為本文作者。 |
那人類學在博物館裡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不僅了解人類生物性與文化性的宏觀,也逐漸衍生出如何觀看個人、群體的特殊視野,培養了多元關懷與反省批判的能力,而博物館給了這些理論一個平等共享的舞台,同時博物館也賦予了知識更新、社會教育及終生學習的功能,呼應到近年來新博物館學以人為主體的理念:生態與社區,意即除了保留過去及當下現有的文化,「人」要如何與其交流互動?如何帶動地方發展?是當今各個傳統文化保存要面對很重要的現實課題。
文化的再造與展演會隨著時空自然而然的產生變化,透過參與這些教育活動和策劃展覽的過程更能有深刻的體悟,一個月的專業實習很快就在這忙碌的節奏下匆匆結束,感謝史前館職員們的指導與實習夥伴們的合作,雖然無法接觸到研究典藏組的工作仍感到些許遺憾,但這些預期外的收穫讓我不虛此行。
(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大學部四年級學生;本文以〈課堂外的邂逅─人類學與博物館〉為題刊登於《人類學視界》14期(2013/9)頁11~12。)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