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臺東縣巴蘭遺址礫石結構初探(下)

國際頻道

  訪天寧島,同憶巨石

回想‧迴響

  2013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實踐與學習的博物館實習之旅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62期 2013.11.1

2013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實踐與學習的博物館實習之旅

文‧圖/林洛慇

因緣際會

  得知今年到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實習時會有機會參與展示面向實作,而且是探討「都市原住民認同」這樣具有社會反思的有趣主題,便和同學雨青決定到此一探究竟。許多人都認為我們瘋了,因為異地實習對於本校學生來說向來充滿各種挑戰,一來要找能短期住宿的地方、突破交通上的困難並適應該地生活,二來還要說服指導教授有可能一兩個月時間會失聯、無法準時繳交研究進度等等,但我們抱持著一股想做展覽的衝勁和對臺東的憧憬,毫不猶豫投遞了申請書。此時回想起來,我必須說,這是一趟值回票價的旅程,有著滿滿的學習與收穫。

訊息棒──澳洲都市原住民認同展


圖1.「訊息棒」展場一隅。

  「咦?訊息棒?這什麼啊?」想必對澳洲原住民文化陌生的人,聽到這個關鍵字都是滿腦子問號。在展覽做出來之前,我們也大概是這樣子懵懵懂懂,從有限的圖冊、作品說明中拼拼湊湊找尋資訊。但這樣還不夠,為了對附加展示物件做出說明,必須進一步找尋更多資訊、驗證、討論、撰寫說明文字才能夠展示出來。

  佈展過程中,看見主辦單位澳洲藝術銀行在巡迴展上細緻的作法,帶給我們許多的衝擊,原來可以這樣做、那樣做。例如從工具箱到運輸箱,每樣東西都是量身訂作,還有兩本厚厚的狀況檢視報告,將作品本身外觀、損壞情形以及在各國到館與離館狀況詳細列出,讓展品即便在各地旅行,仍能絲毫不馬虎追溯其健康狀況。工作團隊依照所學的基本典藏維護基礎,小心翼翼完成每幅作品的狀況檢視,從美學與作品間連結性的雙重考量以及展場限制,決定出最適合的動線順序與展品位置後,便開始準備上架。

  由於整體展示的策劃已經具有一定完成度,因此只需要一把打開工具箱的螺絲起子,就能將展覽全貌呈現。在報告中即看到迦納的展出地點是在法國文化協會而非博物館,這或許顯示藝術銀行展示的機制要能符合各國所能提供的展出地點與執行人力,而非單一標準。執行人員只需依照操作手冊將展件一一上架,擺出說明即可。

圖2.澳洲藝術銀行的狀況檢視報告。

圖3.巡迴各站的狀況檢視報告(印度Cymroza藝廊)。

圖4.佈展過程:狀況檢視。

  展示的物件本身有幾個共通點:反映澳洲原住民的歷史或社會議題、皆為原住民藝術家創作,作品本身就有很好的主題與脈絡,主要都是繪畫的形式,內容有些是概念性的,如文化流失、族群表徵、文化符碼,有些則是鮮明談論歷史議題,如失竊的一代、殖民時期土地議題(詳見史前館「發現」電子報第255期)。但是展出原貌的展示只能有六十分,一來若僅僅用欣賞畫作的角度來看這些具有故事的作品就太可惜了,二來大部分觀眾對英文說明的閱讀很吃力。因此,若要做到加分的動作,就必須慢慢將整個展覽導向「一般觀眾可以理解」的樣子。

  史前館的展示,將展覽圖冊中的重要訊息,節錄翻譯成中文作為主展板,並將作品說明中譯,更突破性的為此展覽設立常駐導覽員。這樣的設置,可以讓觀眾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聽想聽的、說想說的,並引發討論。

圖5.館員、導覽員與實習生組成的工作團隊。

圖6.展品上架。

圖7.展場導覽。

學習單的挫敗


圖8.訊息棒展覽學習單。

  展出期間正值暑假,也是許多學齡兒童為了完成暑假作業而到館參觀的時機,於是我們設計了學習單,希望幫助學童看懂展覽。我們將目標年齡設定為四到六年級,然而實際執行上遇到了一些挫折。一是使用學習單的年齡層不如預期,大多為四年級以下,以至於無法回答學習單上的問題。二是未考慮到在館停留時間,許多延伸性的問題其實需要花時間思考,因此也未見學童完成,多半做完第一頁就不想再繼續。如何在學習單的設計上更貼近學童的角度思考,這個展能帶給他什麼,而不只是單方面設想我們要告訴他們什麼,帶給我們另一種學習。

周邊活動


圖9.訊息樹觀眾留言。

  展覽除了展示本身,也規畫了許多周邊講座,使得展覽的意義不僅限於了解澳洲原住民的議題,更可反思臺灣原住民現況。這樣的思維與資源的運用是非常可貴的,讓館外的聲音能夠進到博物館,使博物館成為一個對話的平台、賦權的開始,有的講座結束後會安排展場參觀導覽,引發思考,引起更大迴響。

  展場出口設置的訊息樹,也掛滿了觀眾的回應,從對澳洲原住民的認識,到反思臺灣現今的原住民議題都有,如族群議題、傳統領域的土地利用、政策、文化發聲,也驗證了觀眾真的有所看見、聽見。

  但是在這之後呢?要從一個展覽的啟發到有所行動是不容易的。許多概念性的東西在實際執行上也會遭遇困境,例如原先設想用圖卡訊息相框的方式上傳粉絲頁進行互動的概念最後付諸流水,憑館方入場券到店家串連的活動成果不如預期,但至少這是一個新的嘗試。博物館的機構限制也讓許多想說的、想做的不一定能馬上實現,總是有許多的、更多的考量。然而當訊息傳遞出去了,有感動的人就可以行動,雖然不是立竿見影的成果,但展覽的啟發無不是一個開始的源頭。

周邊活動


圖10.訊息棒特色店家館舍串連(梵沙浪文創設計工作室)。

  實習過程中也發現博物館因其專業考量,有許多想法往往不能直接在館裡實現,也因其國家機構的形象,也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然而館內不能做的,館外能做,像「訊息棒」的館舍與特色小店串連活動就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創舉,讓到館參觀的民眾可以繼續延伸,在館外看見更多的訊息,得到更多的啟發。要做出有意義的活動,必須懂得運用資源,了解資源在哪裡,經過巧思,就會讓效力從只有六十分慢慢往上增加。

  很慶幸此回實習能在史前館,感受到博物館不只是一個為展示存在或者只是表面定義下的機構,而是有更多的可能性,讓資源不僅在博物館之中而是將觸手伸向整個博物館鄰近的社群,讓博物館工作充滿了活力以及人的參與。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學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