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國際頻道
  平凡述說時代,歷史照映當代:紐約下東區的移民公寓博物館(Tenement Museum)

國際頻道

  都市發展中的考古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博物館頻道

  昆蟲季,邀您實踐愛護昆蟲的行動力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51期 2013.5.15

平凡述說時代,歷史照映當代:紐約下東區的移民公寓博物館(Tenement Museum)

文∕黃郁倫, 圖片來源∕移民公寓博物館官方網站

前言

  世界各大城市似乎都熱衷於建立城市專屬的博物館。其方式常見以三大主軸構成──講述環境,講述歷史,最後講述發展。然而,城市是舞台,隨著時間流轉,演員、道具、佈景也會不斷更換。換下的,被保存在記憶裡,也許等待被遺忘。只有某些已根植於那座城市的概念,或氣質,或它在某個事件後被賦予的使命,才會真實地在街頭延續著。我總認為那才是我們該認識的城市。

  201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記憶+創意)=社會變革」(Museums (Memory + Creativity) = Social Change),子題之一點出博物館為「根植於地域的社會空間」。以城市博物館的案例進行闡述,也許可以做為切入、理解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所提供的說明:「博物館於地域認同及凝聚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透過博物館實踐,有助於地域歷史的促進及未來的開創。」

移民公寓博物館館徽。

  而我所要分享的案例,是座落在美國紐約下東區果園街(Orchard Street, Lower East Side, New York)的移民公寓博物館(Tenement Museum)。它雖不以城市命名,講述的課題亦不以城市為範疇,卻與紐約密不可分,並且是認識紐約絕佳的動線起點。(註1)

命名

  移民公寓博物館的英文原名是Tenement Museum。Tenement被翻譯為移民公寓(註2)。博物館創辦人Ruth J. Abram說:「對一個移民國家來說,沒有任何一個遺跡比移民公寓更具歷史意義。(引自《移民公寓的故事:果樹街97號的歷史與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第11頁)」移民公寓博物館的所在位址,在1903年時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社區,其中最擁擠的街角(同上引:30)。移民公寓是當時的產物,造就紐約下東區承載移民人口不斷湧入的條件。

  在19世紀初期,下東區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工廠。……在汽車與地下鐵出現以前,工人上下班無需大幅通勤,這個街區因此充滿了貧苦的愛爾蘭與黑人勞工,他們各佔了此區人口的兩成。……1833年,建商注意到小、便宜、能容納多家庭的房屋需求後,第一間移民公寓就此誕生,成為趨勢。……移民公寓快速又經濟地解決了下東區當時上萬名移民的住宅需求。

  這座城市的人口在1845到1860年間翻升兩倍。遠離饑荒的愛爾蘭人,逃離內亂的德國人,策動獨立運動的波多黎各與古巴的知識份子和商人……他們全以移民身分進到下東區,……住進移民公寓。(同上引:27-28)

  住宅需求雖被滿足了,生活品質卻極低落。移民公寓在1867年首次被政府定義為「一棟同時分租給三個以上彼此無關係家庭的公寓」。定義的目的是為了規範和改善,改善是因移民公寓挑戰了紐約作為文明社會,卻說不出健康與安全的居住標準底線在哪?之後規範翻新了幾次;改善有限,但仍擋不住1880年之後湧入的義大利人、猶太人、華人。直到1920、30年代,政府重新規劃市容、落實「多住宅法」(Multiple Dwellings Law),卻巧遇經濟大蕭條,屋主無力整修以符合住宅規定,只好放棄租金收入、強制驅離房客 (pp.28-31)。移民公寓成空屋、遭拆除,逐漸離開城市舞台,下一個登場的是「公共住宅計畫」(Public Housing Project)。移民的故事繼續搬演。

  移民公寓是象徵。象徵時代,象徵所在,象徵美國移民的起承轉合。

建立

  要找到一棟能展現一切象徵所指(signified)的移民公寓並不容易。早一批的不是被夷為平地,就是已被翻新;保存下來的又不足以呈現時間縱深,不足以呈現族群的來來去去(同上引:12-14)。創辦人Ruth J. Abram與策展人Anita Jacobson花了近三年的時間,才在1988年1月偶遇目前這棟負載許多許多歷史材料的公寓:果樹街97號。

  整修、募資、開館、研究、展示等工作齊頭進行。博物館在同年11月開張,同時舉辦攝影家Arnold Eagle所拍攝經濟大蕭條時代的影像展,後來陸續有以1911年工廠大火為題的歷史事件展,還有走訪社區的特定主題導覽行程(同上引:14)。

  似乎,一些在初期仍隱晦不清的概念,是在往後幾年的過程中逐漸確立的。例如,博物館在1991年執行一項計畫時,蒐集到大量材料,都是由前住戶以及他們後代提供。面對龐雜的材料,策展人Anita Jacobson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包括博物館員、詩人、關注移民議題的行動者、學者等激盪後,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我們是誠實地在面對移民公寓的保存工作,那我們也應該以同樣的態度面對曾經住在裡面的人。(同上引:14)」由此才進而轉變並確立了博物館的展示策略──將真實角色的真實生活呈現。現在移民公寓博物館的展示策略,是1991年當時所確立的。

展示

  目前博物館所提供的展示導覽主題,全都是復原自實際的人物、角色、故事與研究材料,包括:店鋪人生(Shop Life):德國家庭Schneider一家在1870年代經營啤酒屋的生活,探討小型店鋪在移民社區中,互助、凝聚等功能。血汗工廠(Sweatshop Workers):波蘭家庭Levine在1890年代的生活,對比稍後立陶宛家庭Rogarshevskys的生活,同為東歐猶太家庭而移民至紐約從事成衣業,探討勞動條件與權益。艱困時代(Hard Times):猶太裔的德國家庭Gumpertz在1870年代的生活,對比稍後天主教的義大利家庭Baldizzi於大蕭條時代前的生活,兩則故事探討社會福利與社會安全制度對居民的影響。愛爾蘭來的局外人(Irish Outsiders):天主教的愛爾蘭家庭Moore在1870年以前的生活,引導對於社會邊緣的反思。

  另外有「探索果樹街97號」(Exploring 97 Orchard Street)的導覽主題,復原的不是過去,而是1988年它被「發掘」時所停留的模樣。

  用考古學的詞彙來說,這是一個考古遺址,透過遺物、遺跡、現象等證據,還有口述與文獻資料,復原出不同的「當下」。一扇門開啟一間展廳。展廳是時空膠囊,把某一年某一家人在此的生活,像小說般鉅細靡遺地描述給觀眾。

彷彿回到歷史現場的展示。

  博物館沒有導覽員,他們只聘用教育者。你可以說他們是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文化研究、都市發展研究等領域的教育者,在時空膠囊裡引導觀眾詮釋現場的蛛絲馬跡。一沙一世界,教育者引導觀眾從展廳的細節連結到切身相關的生活經驗,藉由反思現況,探討與當代照應的社會議題。

理念

  Ruth J. Abram不是熱衷於考究歷史的學者,也不是對建築留戀的保存者。總之,她不是典型的博物館創辦人。她是公民權與女權的社會運動者。當她逐漸關注族群、經濟、宗教等面向上被分化的美國移民,她認為移民公寓極適合刺激民主、認同等議題的討論。進而創立了博物館後,她期待移民公寓博物館能夠成為「有容乃大」(tolerance)的指標。(同上引:9-11)

  以下引兩段出自移民公寓博物館出版品的文字做為收尾,應能呼應2013年博物館日子題「根植於地域的社會空間:博物館於地域認同及凝聚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透過博物館實踐,有助於地域歷史的促進及未來的開創。」另一方面,它也呼應博物館日的另一子題「跨世代連結」:「博物館維繫著社群關係與其歷史之存續,即可視為跨越世代對話的空間。」

現在的移民同以前的移民,都在改變著鄰里街坊。也逼問主流社會能否提供舊問題新解答──美國人是誰?身為一名公民的意義是什麼?主流社會如何對有需求的人扛起責任?「家」應該是什麼模樣?移民的未來與過去有著共鳴。這份過去,正是此間博物館所研究與頌揚的。(同上引:52)
Today’s immigrants, like their predecessors, are transforming the neighborhood – and challenging us to provide new answers to old questions. Who is American?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citizen? Wha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those in need? What should “home” look like? It is their future that gives the past – a past that this Museum studies and celebrates – such resonance. (ibid:52)

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座落在我國最為人知曉的移民社區裡。它詮釋歷代移民經驗,是為了照映當代。它緊抓著社會議題不放,刺激更多的對話,是為了提升人道主義與民主價值。它已為博物館與保存之專業領域樹立了新典範。(同上引:5)
Located in our country’s most renowned immigrant neighborhood, the 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 interprets historic immigrant experiences to illuminate the present. By stimulating dialogue on pressing social issues to promote humanitarian and democratic values, the Museum has established a new model for the museum and preservation professions. (ibid:5)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參考資料
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
2008 A Tenement Story: The History of 97 Orchard Street and The 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 New York: 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

註1:本文謝謝移民公寓博物館教育者鄧雅云小姐提供脈絡資訊補充的建議與分享。2013年初到紐約,雅云帶著友人與我在街上散步卻有如社區導覽般,分享她的生活場景與博物館工作的經驗,都與移民密不可分。

註2:將tenement翻譯為移民公寓其實指出兩個問題:第一,移民雖是tenement的主要住戶,然而並非所有住戶都是移民。第二,字義上依據紐約市房屋法,tenement其實等同於apartment,都是公寓,然而社會上對tenement卻多了貧民、移民等刻板印象與聯想。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