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追風南行小英雄──黑面琵鷺的故事」影像展簡介

博物館頻道

  南科考古館建館的前置工作──石頭埔遺址搶救發掘

博物館頻道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上)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4期 2012.4.1

南科考古館建館的前置工作──石頭埔遺址搶救發掘

文/Mayaw Kilang‧圖/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提供


南科園區遺址。

  南科園區自民國84年12月開始進行考古遺址調查,園區及鄰近周邊已發現遺址58處,進行搶救之遺址33處。出土文物相當豐富多樣,包括了迄今所知臺灣西南部地區所有各階段的史前文化,年代範圍大約由距今5000年起,延續至距今300年左右。前臺南縣地方政府、民意代表和民間人士有鑒於這批文物出土自縣內土地,以及其對當地鄉土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將文物留在臺南當地,遂有在南科興建「國家級史前文化博物館」之強烈呼聲和要求。史前館於96年向教育部簡報用地及新增經費運用,經部長裁示建館用地擇定南科園區管用地共2.44公頃,作為史前館南科考古館用地。


南科考古館館舍基地於遺址分佈。

  不過該地於91年5月進行園區行政大樓土質改良工程監測時,發現石頭埔遺址,於96年時將石頭埔遺址等南科園區考古遺址之分佈範圍及內涵等相關資料,提報臺南縣政府文化處做為遺址指定及文化資產管理之參考,屬列冊遺址。史前館為保護遺址,於設計南科考古館時,特將南科考古館基地向東偏移,避開遺址範圍,然因設計之玻璃管通道與部分遺址範圍相疊和,且硬體建設向下深度達文化層深度。因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1條規定,遂針對遺址之保存與維護,進行石頭埔遺址搶救考古發掘計畫。


石頭埔遺址發掘配置。

  石頭埔遺址位於臺南科學工業園區管用地中央,遺址中心位置2°TM(TWD67),座標為E175700×N2555820m,亦即東經120˚16’29”、北緯23˚06’09”,行政隸屬臺南市新市區豐華里。依據91年6月進行之搶救及試掘結果得知,石頭埔遺址僅存在一層大湖文化層,其分布向西斜下,東側文化層頂部約在達3公尺左右,而至西側則可深達EL.2.4公尺左右。而平面分布範圍,長約180公尺,寬約120公尺。當時除了進行搶救外,也針對分布範圍進行進一步之鑽探。石頭埔第一次發掘,係由南科管理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進行發掘,發掘時間自91年5月至91年7月4日止,共發掘352個坑,發掘面積1407平方公尺。


南科考古館地下通道之設計。

  根據「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分搶救考古計畫期末報告」,文化內涵主要屬大湖文化烏山頭期,年代距今約2800-2000年左右,上層另有近代漢人文化。文化遺物以烏山頭類型的灰黑夾砂泥質陶容器與陶片、灰黑泥質陶紡輪、灰黑泥質陶網墜、近代漢人之硬陶、安平壺、青花瓷,石器則有變質玄武岩、板岩簇形器等。遺跡部分則有墓葬(含甕棺)、灰坑、陶片塚堆等。

  石頭埔遺址屬列冊遺址,於91年挖掘與調查時,綜觀其文化內涵以及與其他遺址比較,在文化資產價值上可歸納出以下要素:


發掘範圍內之現象分佈。

1.相同類型遺址數量眾多

  大湖文化是園區內數量最多之遺址,包括有三抱竹、北三舍、五間厝、五間厝北等,而臺南市境內,也尚有烏山頭、國母山等相類同之遺址。

2.小型遺址分佈範圍

  石頭埔遺址範圍與園區內多數大湖文化時期約略等同,都在200×100公尺左右,而此與烏山頭遺址範圍(700×500公尺)相比,實屬小型遺址。

3.出土遺留內涵常見於其他遺址。

  由91年試掘結果來看,出土遺留內涵皆多見於其它遺址中,如甕棺、俯身葬等皆見於其它遺址。


石頭埔遺址回填土清理。

  但基於本遺址實屬園區史前史之一環,對於當時聚落形態、部落遷徙、文化變遷亦佔有一席之地,故仍需進行文物保存。南科考古館從其外觀來看,依照設計將原南科管理局地下停車場與本館地下一樓相連接,作為一通道,向上銜接透明玻璃管可升至一樓。館舍於設計上,避開遺址大部分範圍,但有關玻璃管地下道通道,仍與遺址部分範圍重疊;館舍興建過程中,由於遺址部分範圍將遭受破壞,為能保存遺址文物,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1條第2項、第40條、〈遺址監管保護辦法〉第8條規定,本館除已邀請史語所研究員臧振華先生與副研究員李匡悌先生等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會勘,並做相關發掘與出土文物保存說明,另向臺南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提出挖掘申請。


坑位發掘。

  本次發掘,為清理上層之回填土,使用CAT-E200型挖土機進行回填土清理,並由史前館派員於現場進行指揮監測。依據91年於遺址北方靠近南科管理局建築處之第一次發掘紀錄,文化層平均位於高程EL.2.9m。但經挖土機挖掘清理後,本次發掘計畫書所規劃之發掘範圍探方N8、N9、O8、O9,經清理回填土後,深度達高程EL.2.5m仍未見原自然堆積土層。再以人工刮除表土後,原自然堆積土層位於高程EL.2.4- EL.2.3左右。為避免破壞文化層,將所規劃發掘範圍內,清理回填土深度至EL.2.5m後停止。


灰坑底部殘留。

  依照發掘計畫書規劃之發掘系統,首先發掘探方N9,發掘至高程EL.1.5m(L35),但出土文化遺物數量甚為稀少,且2處灰坑現象受上層回填土嚴重影響。為判斷土層之分佈,另於探方N8之探坑T0P0至T9P0東西向發掘一長20m、寬2m、深達高程海拔0.4m(L44)之探溝,亦未發現有文化遺物以及文化現象。


陶片群現象。


甕棺殘留。

  目前發掘探坑數73個,出土之現象有:灰坑底部殘留4座、甕棺底部殘留1座、陶片群1座、土井1座。文化遺物僅出土陶片、獸骨、木炭,總量僅約5個方格籃(三格籃)。除陶片群未遭受破壞外,其餘現象均屬殘留狀態。主要的文化層已佚失無法觀察,因此不容易去判別遺址全貌以及個別文化遺物與整體現象的關係。本次發掘,陶片以夾砂或泥質黑陶為主要大宗,在陶片群的現象裡,另出土若干紅褐色夾砂陶。若干陶片有火燒痕跡,但未見有木炭出土。殘留之灰坑,亦未見有豐富的木炭。三座灰坑出土之遺物稀少,唯位於探方N8之灰坑,屬於土井廢棄後再轉作灰坑使用。在這座灰坑內,發現有豐富的陶片,以夾砂或泥質黑陶為主,另出土有2件陶罐以及數件陶口緣。陶罐的位置均在灰坑中央。在探方N的西側,探坑T0P6發現有土井一座,因上半部已被回填土影響,無法瞭解實際的深度,但發掘底部時,在土井中央位置處,則出土有一件殘留口緣的陶腹片一件。


遺址發掘遠瞰。

  本次發掘,係針對玻璃館通道範圍進行搶救,雖然遺址受到上方回填土影響,文物遺物出土量不多,但須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規定進行遺物的保存。本館南科分館基地在設計上已偏移至遺址範圍外,未來在進行蓋館工程時,因與遺址距離甚近,仍會擬定相關監測計畫,進行嚴格遺址監測工作。

註釋:參見臧振華主持,《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分搶救考古計畫期末報告》(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頁56-60。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