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潘朵拉盒子?
─對博物館收藏的一點再思考
新石器時代捲瓣石刀
北美西南印第安原住民的編器

什麼是混同層?

 
 
史前館電子報第22期 2003.11.01 
   
 

北美西南印第安原住民的編器/葉前錦

編器為北美西南印第安原住民一項古老而卓越的工藝,最早為了搬運與儲存糧食,就地取用植物纖維編織成各式容器。在廣大的北美西南地區,農業為當地居民最主要的生業方式,編器的數量雖不及陶器多,但其歷史遠比陶器久遠。目前西南地區發現最早的編器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前,而陶器則是在距今2,000年前才開始出現。特別是古代安那薩西文化(Anasazi Culture),許多遺址出土大量的編籃殘骸與製作編器所需的石刀、石鑽與骨針,顯示編器在史前生活中大量被製造與使用,因此考古學家又稱此文化為「編籃者文化」(Basket Maker Culture)。

西南印第安原住民的編製技術

北美西南印第安原住民編籃的材料,包括鹽膚木(sumac)、絲蘭(yucca)及毛百合(sotol)的枝葉撕成的細編條,編製技法主要有下列三種:

 1. 方格編法(plaiting):以兩組編條(經條與緯條)互成直角編織而成。此外亦使用方格編法之變化斜紋編法(twill plaiting),即經條與緯條交織僅隔一條之差。

方格編法(左),斜紋編法(中、右)。(採自Native Web

 2. 柳條編法(wicker weaving):將緯條絞轉或纏繞於經條上。有時會加入絞織編法(twining)加以變化。

基本柳條編法(左),柳條紋織編法(中),柳條纏繞編法(右)。﹝採自Native Web

 3. 螺旋編法(coiling):以針錐等工具輔助編條的穿捲,穿捲時以細草莖或細樹枝組合成纖維束,自中心向外作螺旋狀纏繞,纖維束纏繞色線構成圖案之底色或主體,並使上下排之纖維束縫合在一起,這種編籃十分緊密而紮實,因此最常見於北美西南地區。

螺旋編法起底方式 (左、中),螺編法 (右)。﹝採自Native Web

編製編器有時須混合使用不同的編製方法,特定編法適合特殊材質的植物纖維,例如柳條編法通常會使用兔子草(rabbit brush)搭配鹽膚木;方格編法適合使用沙丘草(dune brush)搭配鹽膚木。編織者有時會依照需要,將縫捲的草料加以染色或漂白,製作成色彩繽紛的圖案設計,因此編器的形式與種類極富變化。

普布羅族的編器

美國西南地區普布羅族群十分擅長編器製作,其中又以荷比族(Hopi)、沛雨族(Paiute)、多侯挪歐罕族(Tohono O’odham)等族的編器工藝最為特殊,一般編製的技法多使用方格編法、柳條絞織編法、螺旋編法等三種,編材則以西南沙漠地區常見的絲蘭葉為主。居住在亞利桑那州南部的帕帕勾族(Papago)最早使用絲蘭為編籃材料,時間約是在西元十二世紀,後來受到西班牙人的影響,才慢慢發展出將草料染色並做為裝飾圖案的編織方式。

荷比族的編籃為北美印第安編器中的佼佼者,他們利用各色天然染劑將草料加以渲染,再編成顏色對比強烈的圖紋。荷比編器多以幾何圖形、動物與卡其納人偶等等做為圖案設計主題,蝴蝶、鳥與卡其納人偶是編籃最常出現的主題。荷比族的編器型制十分眾多,計有罐型、缽型、背簍、淺盤與裝飾板等。編器主要由婦女製作,飾板多以螺旋編法與柳條編法製成,淺盤則多以方格或斜紋編法製成,為婚禮中酬謝男方家族的重要禮品,一般日常生活中,淺盤則做為篩玉米粉或盛裝玉米餅(piki)的容器。缽型編籃與背簍多以螺旋編法和柳條編法製成。背簍是唯一由男性自行製作的編器,主要用來背負小孩、搬運牲畜或農作物等笨重物品,背簍上會連結背帶,負於背部。

荷比族的編籃具有儀式意義的社會功能。荷比族中很少有以編籃維生的專業編織者,其主要原因是難以維生。婦女多利用空閒時刻以傳統方式編製各種編籃,但由於各地取材與喜好迥異,因此也充分表現地方的特殊風格。例如以方格編法之絲蘭編籃幾乎可見於第一、第二與第三台地(The First Mesa, Second Mesa and Third Mesa),第二與第三台地的編器型制,則有若干差異。第三台地的編籃者偏好使用染色的絲蘭葉、兔子葉或鹽膚木編出彩色、平面、方格編法的編器,形式多為緊密的淺盤,內底裝飾有動物、幾何抽象圖案與卡其納人偶;第二台地之淺盤則較長而扁平,圖案多以立體形態表現。

荷比族的儀式舞蹈以編籃為主軸,婦女將重要的事件與編籃工藝結合,例如老鷹屍體通常使用特殊的編籃加以埋葬;當家中有新生兒出生時,族人會贈與編有卡其納人偶的小編盤給予祝福;婚禮時女方的女性親友會製作大量的編器,以答謝男方家人饋贈的新娘禮服;在喜宴中,各家把先前大量製作的編籃拿出來交換。


本館「傳統與變革」特展編籃器展品一角

介紹完普布羅族的編籃特色,我們再來看看那瓦侯族的編籃。那瓦侯族(Navajo)傳統的編籃以紅、白、黑三色為主,紅色象徵太陽及其光芒;黑色象徵黑夜、陰暗或烏雲;白色通常置於黑色中間,象徵積雪的聖山,聖山通常以三角形或尖形圖案表示,尖形圖案的數量即表示聖山的數目。那瓦侯編籃設計種類十分眾多,編籃的形式部份仿效鄰近族群如沛雨族、皮瑪族、多侯挪歐罕族與阿帕契族(Apache)的編器,此外那瓦侯族傳統神話故事人物,也是編籃者的創作靈感來源。

那瓦侯族的編器多以鹽膚木為主要材料,鹽膚木先以桃花心木樹根(mountain mahogany root)、刺柏(juniper)燒成的灰燼、或是黑榿木(black alder)染成紅褐色,或是用吉草(pinyon pitch or jeeh)與鹽膚木樹葉混合黑炭或紅赭石染成黑色。那瓦侯編籃通常以兩捆纖維束為軸心的螺旋編法(two-rod-coiled technique)製成,中心打一個結或螺旋捲曲起底,編籃邊緣通常會將剩餘的編材尾端縫繞修整。

在那瓦侯族傳統信仰中,編籃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通常舉行一個儀式需要許多編器。編盤(Ts’aa’)通常用於那瓦侯祭儀盛放祭司棍、醫藥包(medicine bundle),有時還用來盛放絲蘭水,供儀式中淨身洗髮,或是婚宴中盛放食物,女孩成年禮時盛放白陶土、紅赭石以及玉米餅。

編器在那瓦侯族中象徵財富,它被認為是一塊珍貴的寶石,邊緣鑲滿珠寶,因此不同型制的編器用於不同的場合。例如舉行醫療儀式時,編籃為支付吟唱者的酬禮,當吟唱完畢,主人會取出編籃,分給吟唱者與現場的其他與會者使用,這主要是因為那瓦侯族人認為,治療儀式中的砂畫具有神力,因此所有神聖的物品(例如祭司棍、醫藥包等)不可以直接接觸地面,必須放置在編盤上,也因此,製作編器時通常需要遵守一些禁忌。

傳統社會中,只有少數的編籃用於儀式之上,編籃的主要用途是容器及其它。近來由於現代科技進步,產生許多新的儲存方法,編籃的傳統實用用途逐漸消逝,轉為僅具象徵或儀式意義和商業價值的藝術品。近年來觀光事業帶動荷比族的編籃工藝發展,大型的編籃通常作為花器外盆或置衣籃,傳統放置食物的淺盤也被當作水果盤使用,中型尺寸的缽型籃器,常被觀光客當作腰包使用。現代編器亦成為那瓦侯族人一項交易的物品,早期在許多交易站(trading post)販售所謂的中性編籃(neutral basket),意指這些編籃已由族人舉行特殊的傳統儀式,去除邪靈或禁忌並且受到祝禱,可自由販售給觀光客。

 

<參考資料>

 1.  美國原住民網(Native Web)「荷比族的編籃」(The Hopi Basketry),http://www.nativeweb.org/pages/baskets/,資料擷取日期2003/3/19。

 2. 荷比族文化保存辦公室官方網站(The Official Hopi Cultural Preservation Office Home Page),「當代荷比族藝術與工藝(Contemporary Hopi Arts and Crafts)」,http://www.nau.edu/~hcpo-p/arts/index.html,資料擷取日期2003/3/19。

 3. 美國明尼波里藝術機構(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線上教育課程 「為美所環繞-美洲原住民藝術(Sounded by Beauty—Arts of Native America)」,http://www.artsmia.org/surrounded-by-beauty/southwest/index.html,資料擷取日期2003/3/19。

 4. Harvey, Virginia (1986) The Technique of Basket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p. 21-48, 54-61, 72-85.

 5. Campbell, Mei (2003)「藍天紅土的子民」北美西南印第安文化圖錄,頁51-58。台中,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

     見證領略北美西南原住民的編籃工藝之美,歡迎蒞臨本館第四特展室,參觀「傳統與變革」特展。(展期至11月9日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