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式喪服
無患子
觀眾與文物的對話─淺談博物館展示
什麼是微體化石?
 
 
史前館電子報第21期 2003.10.15 
   

 

什麼是微體化石?/蕭承龍

台灣始新世孢粉微體化石

一談到「化石」或「古生物」,便會聯想到恐龍的骨骼或貝殼等等。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年代古生物研究像恐龍、珊瑚礁、海膽和大貝類等化石(所謂大化石 macrofossil)。因為他們在野外容易辨認並且不需要借助於特別設備以研究他們。但在此所談的不是這些,而是所謂的「微體化石」(microfossil)

微體化石,常簡稱做「小化石」,多是屬微小生物的外殼或足以表徵生物的微小器官。換言之,它們是各地質時代的微小生物之遺骸。這些微體化石的形貌,都要用高倍顯微鏡來觀察,才能看清楚。甚至有些更微小的,則非用電子顯微鏡不可能看得見。這類化石因體態纖細渺小,反而對地質學、考古學方面的研究有特殊功效。

微體化石應注意研究的,不僅在於生物體態的微小,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特徵。當然它務必具有一個堅硬的外殼,在正常的沉積情況下足以保存成為化石。某一類微體化石如果是數量龐大,存活於短暫的時限內,有廣闊地域的分佈,那就可成為地質學上的理想「指標」化石。它可協助辨別水成岩各年代的地層,也可將遙隔兩地之相同沉積年代地層互相對比。

為要獲得古環境情態的證據,必需設想微體化石在其往昔生活時所適應的環境,並須先將與古代生物有近親關係的現生物所需要的環境弄清楚,藉以推想過去生物的生活環境。

微體古生物學家成年累月所研究的對象主要有以下幾種:花粉(pollen)、圓石藻類(nannofossil)、硅藻(diatoms)、放射蟲(radiolaria)、錐齒類(conodont)、介形類(ostracoda)、有孔蟲類(foraminifera)與海綿(sponges)等化石。這幾類中除花粉、圓石藻類外,體態都比較大,可用解剖顯微鏡看得清楚。

地層中分佈有極其廣泛的微體化石,可得自野外地層露頭,或鑽井的岩心及其他各種岩樣。我們有了微體化石以後,就利用它們來做地層對比和地質年代的確定及古生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