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式喪服
無患子
觀眾與文物的對話─淺談博物館展示
什麼是微體化石?
 
 
史前館電子報第21期 2003.10.15 
   
 

觀眾與文物的對話─淺談博物館展示/劉世龍

代博物館的展示手法在二十世紀從以「物件」(object)為主體的陳述,轉變成以「人」為主,展望未來導向的手法。博物館從過去「精品意識」的展示心態,轉化為在博物館所建構的某種文脈下,考量觀眾的心理、行為及展示空間的組合方式,讓物件獲得新生命。在研究與典藏的輔佐下,現今博物館積極強調展示無障礙的教育空間,以「人」為本的展示手法。反觀過去的博物館,常見物件被冰冷地深鎖於展示櫃中,在時間軸與空間軸的抽離下,人們感受不到物件背後的意義。雖然博物館關切的是物件,但博物館是以保存物件,並強調對人類現在和未來的重要性為基礎,因此現代博物館的展示應該是在建構過去歷史,並做為一座啟發創造的知識空間。


由柱列形成的韻律美


紐約古根漢博物館的中庭
迴旋坡道 (取自http://www. guggenheim.org/history.html)

博物館展示之目的在與觀眾溝通,如何透過觀眾行為的研究,將情感建構在文物上,進行良好的展示詮釋,是博物館展示的重要課題。現今博物館展示多數以歷史重構的方式進行,但是常常出現文脈脫離以及策展者的主導意向是否正確等問題。因此,博物館策展者必須對內容架構重塑與自我真誠性,保持中立的角度,將對文物詮釋權重新交付觀眾,提昇觀眾的博物館素養,並試圖將觀眾於觀賞文物所引起的情感效應,去體會博物館蒐藏文物的價值。因此藉由觀者在移情作用與美感歷程所激發的生命經驗、記憶,以及個人主觀意識來建構展示意義,不應該被忽視或貶抑成無意義的舉動。因此,如何讓博物館形成一個共感交鳴的環境,展示便成為博物館相當重要的一環。

首先,我們從博物館的整體建築說起。建築空間與展示是博物館直接面對觀眾的重要部分,觀眾經常根據展示來評析一座博物館的好壞,所以在呈現一高品質的展示前,如何將幕後工作達到盡善盡美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當我們從觀眾行為來進行展示規劃,必須先從獲得觀眾驚奇與共鳴的角度出發,每當我們進入一個大型博物館時,常會覺得展示設計的一致性,與為配合展示空間單一建築高度與空間量體的重複性,造成觀眾「博物館疲勞症候群」的產生。因此展示動線不僅從水平及垂直空間,都應降低對觀眾的空間單一性與迷失感為重。以博物館空間建築的角度來談,空間的塑造是以「人」與「物」雙向互動行為考量,無論是秩序性的柱列安排,在自然光影的變化下舞出時間的韻律美,或如紐約古根漢博物館的中庭迴旋坡道,當人們行進時,在官能上所產生循序動態性的曲線審美感,使得建築元素立即與觀者產生了互動影響,而觀者對空間因而產生了熟稔感。所以說博物館空間不僅只是展示的容器,而必須意圖賦予它一有意義的空間,讓觀眾與文物有一對談的交流場所。


生態造景(diorama)的展示手法

再來談到所謂陳列文物與空間尺度的塑造,前面我們所談到垂直空間與水平空間的運用,以現今的許多互動性展示空間,加入了許多生態造景(diorama)的互動展示手法,其目的不外乎情境的塑造與場景的復原。這種場景的手法在建築中即所謂「空間中的空間」(space in space)的設計觀念,在傳統因應舊建物所改造的博物館空間,由於空間尺度與單一水平與垂直空間的規劃,因此生態造景的方式乃是將其縮小比例的模型場景,但由於近年來博物館展示的推陳出新,因此場景的復原幾乎都以實際尺寸規劃,如香港歷史博物館,大量採用互動媒體的應用,重塑歷史街道與相關陳設,將文物融合場景作展出,因此觀眾在行進間,不再覺得博物館將文物與觀眾是分開的設計觀感。其次,我們談到空間尺度與文物陳列的審美教育學習,舉例來說,當我們進入故宮博物院欣賞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觀者緩步邁向這幅畫作時,其感受是這幅畫作的巨大與開闊,但是為何有此感覺?首先,在這幅大尺度的山水畫,其陳列的空間高度讓觀者,不會產生壓迫感;其次,當觀者試著去欣賞這幅畫時,隨著觀者自身從眼睛水平高度往上欣賞巨碑山水的同時,觀者自身在呼吸吐納時,隨著畫面而上至畫作中上部,便已經要產生生理循環的換氣動作後,才能再沿畫作往上端欣賞,而造成觀者對這幅畫產生巨大的感受。換個角度想,當此幅畫作若陳列於空間感壓迫的展示場所,觀者礙於空間高度的壓迫,並不願隨著身體運行的方式去觀賞,也使文物本身應有的價值頓時跌落。所以說,博物館在進行文物展示時必須考量場所尺寸的適度性,並試圖將整體展示的審美觀傳達給觀者。

其實,博物館的展示都可能所費不貲,且耗時耗力,但基於博物館的展示宗旨,藉由此提昇社會文化層面與審美教育,都是展示所要考量的種種因素。所以在下次,我們將針對展示的元素,包括色彩、照明、及各種互動展示等作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