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揮別88迎向99-金峰鄉遲來的小米收穫節

來自部落的聲音

  「重建˙重見」出去走走,遠眺回家的方向─記大鳥與富山部落文化產業學習之旅

博物館頻道

 

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69期 2009.12.15
 

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

文‧圖/翁淑婷

南科陳列室。


甕棺。

台灣第一狗。

南科出土人骨復原。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文物陳列室 ( 以下簡稱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 ) 位於於台南縣新市鄉,由於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座落於台南縣新市鄉、善化鎮、安定鄉三鄉鎮間,所陳列文物從最早距今約5000年前之大坌坑文化至最晚距今300年前之漢人文化,橫亙4500年以上,時間不可謂不長。南科考古陳列室雖空間不大,但展示內容相當豐富,從飲食、生計工具、陶器演變過程、石器製作、錛鑿器演變過程、埋葬風俗皆有,讓 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成為台南地區極為重要的考古文物展示教育重鎮,也讓前來參觀民眾收獲許多。因場地不大,為避免參觀品質不良,損毀展示設備,我們僅限於開放一次30人的參觀,但往往會有許多學校將 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定為必來之參觀教學地點,往往需分批參觀,若無法分批者,僅能割愛婉拒其參觀,但平均每週均有三次以上之參觀,每月固定200之參觀人數。目前本館派駐南科之人員僅5位,除負責倉管、行政、挖掘、典藏整理外,還必須兼任陳列室導覽解說業務,可謂挑戰性極高。

  在導覽解說參觀過程,許多民眾對於「台灣第一狗」的印象深刻。「台灣第一狗」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睡姿可愛,是從南關里遺址所挖掘出土,而骨骸保存的完整性來看應是被刻意埋葬的,藉此推測台灣五千年前,已經有養狗的習慣,人與狗之間已建立深厚的情感,有時參觀民眾觀賞後,不覺地說出:「原來正港臺灣狗是長這樣的。」除此之外甕棺也讓許多民眾印象深刻,甕棺主要放置2歲前夭折的嬰兒,而在牛稠仔文化及大湖文化皆有挖掘出甕棺,這2個文化之甕棺形狀也不同,牛稠仔文化甕棺較高,瓶口較小,埋葬方式多採橫置、甕口朝南,大湖文化之甕棺瓶口較寬,形狀似球體,埋葬方式多採直立狀,其中有具甕棺裡有遺骸,讓參觀民眾驚歎不已,有些民眾還誤以為是史前人做醃漬食品用的,當聽到如此的葬具與葬俗時,無不嘖嘖稱奇。台南是漢人最早進入開墾的地方,這類遺址常伴隨出土的考古文物有糖漏與糖罐等器物,反映當時已進行甘蔗等經濟性作物之栽培。其他陶瓷器也呈現與史前時代完全不同的風貌,主要包括安平壺、青花瓷等,若將製陶與製石器稱為史前人的工業時,則製糖則為近代重要的工業,相較於南科產業,其實也可以在此看出南科地區的產業變遷歷史。而在道爺遺址挖掘到一大型磚砌漢人墓塋,已做現地保存,結合周遭遺址,成為遊客戶外參觀的一大賣點。

  南科考古陳列室為南科管理局招待貴賓必定安排的景點,讓前往南科參訪科技公司之貴賓,不只看到了南科的科技發展,也可以了解到在南科這片土地底下有著豐富的史前文物。各個縣市之國高中及大專院校來到台南校外教學,安排之行程也包含南科考古陳列室,讓學生對於史前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而配合近期南科管理局所舉辦得「『戀戀南科』一日遊創意行程寫真競賽」活動,南科考古陳列室亦成為參予此活動的民眾寫入行程的景點。值得一提的是,奇美電子副董事長對於南科所挖掘之文物有著深厚的興趣,時常撥空前往陳列室參觀研究南科之地形、陶器、人骨等等,並且與本館負責導覽之人員交流有關台南地區的歷史故事,也讓本館人員受益良多。

  以前的我從未接觸任何考古,直到加入南科分館籌備處後,才開始接觸到導覽這部份。要讓遊客能夠瞭解南科出土之考古文物,對於文物自己就必須要進一步地深入進修。從南科的地理環境、先民的飲食習慣、埋葬風俗等,越深入探討越覺得考古就像是在發現每個不同文化先民不同的故事,原來所居住的地方在6000年前都是海,在4500年左右先民就有燒陶的技術、樹皮布打棒、貝刀、石刀、網墬、魚卡子、箭簇、糖漏、錛鑿形器等器物的用途,經常繚繞於腦海中,一但投入便能發現其中之奧妙,每個文物,都有專屬的小故事,導覽解說時就像帶著遊客回到當時的情境,而自己也會有另一種收穫!

(作者為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駐南科行政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黃國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