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kizayn(撒奇來雅族)的家屋型制(上)
小策展人失眠日記─文化館界的海角七號,在海端(5)
多元化教室的實踐─ 2008年東南亞文化到校教學心得筆記
史前館電子報第147期 2009.1.15 
   

Sakizayn(撒奇萊雅族)的家屋型制(上)

 文 / 陳秀珠、 MayawKilang  圖 / 陳秀珠測繪

1-2:Sakol(撒故兒)部落測繪之傳統家屋平面圖(模擬復原)

1-3:Sakol(撒故兒)部落測繪之傳統家屋正立面圖(模擬復原)

1-4:Sakol(撒故兒)部落測繪之傳統家屋背立面圖(模擬復原)

1-5:Sakol(撒故兒)部落之測繪傳統家屋左側立面圖(模擬復原)

1-6:Sakol(撒故兒)部落之測繪傳統家屋右側立面圖(模擬復原)

1-7:Sakol(撒故兒)部落測繪之傳統家屋斷面圖(模擬復原)

1-8:Sakol(撒故兒)部落傳統家屋門窗細部測繪圖

1-9:Sakol(撒故兒)部落傳統家屋大門細部測繪圖

  在田野的訪查中,發現Sakizayn(撒奇萊雅族)的早期房屋結構,與周遭阿美族各社的房屋有明顯的差異,特別是家屋的構造,呈現出Sakizayn(撒奇萊雅族)不同思維模式。(註1)對於Sakizayn(撒奇萊雅族)的家屋建築結構研究,我們從人數較多的花蓮市Sakol(Cupo')(撒故兒)、壽豐鄉Ciwidian(水璉)、瑞穗鄉 Maibol(馬立雲)3個聚落著手。這些地區目前尚保留有傳統家屋的樣式,雖然大多改造、部分拆除,但還是可以藉由現有建物的結構、訪談中追尋出其傳統的生活空間模式。本次以Sakol(撒故兒)聚落普遍性的家屋型制作為介紹。

  在Sakol(撒故兒)裡,目前木造的家屋建築,不到5棟,其中1棟屬於宜蘭Kavalan(噶瑪蘭族)猴猴人的房舍,1棟屋主不明,1棟為平地人家屋,僅2棟為Sakizayn(撒奇萊雅族)人所有。本次記錄的這棟建築早期為居住之用,現成為儲存雜物的倉庫。屋主為早期國福里的頭目,根據其說法,這棟房子是其祖父蓋的,大概有超過100年以上的歷史。因為歷經幾次颱風、水災,所以家屋一再的翻修,才成現在的樣子,房舍後牆為磚造、屋頂以鐵皮蓋成。主屋部份大致上可觀察出三開間的規模,入口面向東邊,中間為客廳左右側房則是臥室,入口開在廳的正立面中間,廚房則是連接在主屋的左側邊。屋身為木構之穿斗式結構,前廊有出檐。屋頂現舖鐵皮,主屋部份的牆面除後立面砌空心磚外,皆為木板牆面,客廳(明間) 的正立面仍保有台灣漢式民居的門面樣式,如板門、福州門、檻牆的作法,但檻牆之上的牆面及山牆面則是雨淋板的做法。因房子經過幾次的修建過程,現今樣式當然有所改變,於是在幾次與屋主訪談中,我們漸整理出屋主記憶中較遠久的家屋資料。

  這棟房舍在平面格局上,主屋為三開間規模,中間單元的前三分之二區塊作為客廳,後三分之一區塊則再隔出一間做為臥室(圖1-2),這間客廳後面的臥室不一定有隔間,但是整間以藤或竹子或菅蓁舖設成通舖式的床,高約40~60公分左右,床下可放農具、地瓜等,如果是沒隔間大部分會是老人家睡,如果有隔間者則是年輕人或是已婚者睡。客廳除是家人起居聚會的場所外,在客廳的角落牆上,常會釘一個高約120~150公分高的板子,這板子上放置水杯,這就是這家庭所祭祀的神靈,除這個杯子外無任何的神像設置。左右間的單元皆為臥室空間,也是高床式的通舖,地坪方面包含客廳部分皆為夯實的泥土地面。緊鄰主屋的單側面(據觀察多為左邊)附屬屋為廚房空間,過往的爐灶為三個石頭堆積而成的灶,到現代則以水泥、磚砌成的爐灶製品取代之。面寬規模方面,客廳部分約為12尺,左右間及廚房皆為10尺左右,深度方面則約20尺左右。

  家屋的外觀上,其形式上,屋頂部分,以前的樣式為兩坡落水的茅草屋頂,後改為瓦再改為現在的鐵皮屋頂。側邊的廚房屋脊高度會比主屋矮約50~60公分左右,也是兩坡落水形式,因幾次修才改為現在類似歇山屋頂的樣式。

  屋身部分,正立面依三開間分為三個立面單元,中間單元反應客廳正入口的門面,中間為內雙開式板門(圖1-9),外側再加設可防止家禽、家畜闖入室內或是幼兒跑出室外的直木條式的矮門(台灣漢式傳統民居稱為福州門)。大門的兩側牆身又可分為三個垂直單元樣式,由下而上是固定柱子的橫穿、檻牆(約窗戶的台度高)、雨淋板面。左右間的正立面現雖為雨淋板樣式,但觀察其構造及訪談得知,形式應和廳的正立面一樣有檻牆及雨淋板。也許是淹水的問題或是居住年代久了以後,使得地坪出現下陷的狀況,所以屋身最下方的橫穿板與地面有空隙,族人們會用玻璃瓶或是磚來填滿,在以前興建房子時其實是有用石頭填縫隙的,居住個幾十年以後地坪泥土流失出現空隙,再以玻璃瓶來填,這倒是成了很有特色的裝飾。左右山牆則皆為雨淋板的樣式,至於背立面一般較講究者也是會有檻牆的做法。(圖1-2~1-6)門窗部分,外牆面釘垂直的木條窗框,內牆面則是設置左右推拉式的木板窗(圖1-8)。

  構造上,類似台灣近代傳統民居常用的穿斗式木構造方式,但有些差異的是「穿斗式」的作法是將橫樑直接放置於柱上,重量是直接傳遞於柱。但在此家屋則還有先設置斜樑 (人字樑) 的作法。主屋部份橫向立柱依三開間規模共有4個柱列,柱列間的寬度約10尺左右,正中間也就是客廳單元的柱列較寬些,約12尺的寬度。縱深部份則有5個柱列 (包含前檐的柱列 ),總深度約為20尺左右。柱與柱之間有橫向穿板固定之,因此柱子會依穿板的位置及尺寸挖洞,讓穿板能貫穿之。穿板的位置在柱基部分離地約5公分設置一支,離地約90公分(3尺,這也是窗戶台度的高度)左右設置一支,以上的穿板位置則依結構需求穿越之。靠近柱基的這根橫穿板在開口處也倒成了門檻功能,到窗台度的橫穿板之間,正背立面部份會再崁入一方板,這道台度以下的方板就是檻牆,而其他牆面與山牆面則以雨淋板方式舖設。結構柱材多為茄苳、楠木、杉木,而檜木較少,因不易取得緣故。屋頂架構的斜樑也是以「穿」的方式與柱子組合,斜樑崁入穿越柱頭的地方則有一木栓加以固定之,斜樑上依橫樑的架設位置有淺凹槽狀可安置橫樑並以藤繫之。橫樑上再鋪設竹子或是菅蓁組合的屋頂架構及茅草屋頂(圖1-7)。

  興建過程,備材上通常需要花費1~2年的時間找到合適的樹木,採伐成柱子、樑、板材。擇地定方位中,撒奇萊雅族人的家屋正入口大都選擇在太陽升起之處(東邊),據耆老的解釋是這樣可以看到太陽的升起、讓陽光照射、提醒該起來工作了。動工前會請 mapalaway 巫師來祈福,興建的過程部落的人會來幫忙,類似換工的制度,工期約個月左右。接下來開始整地、放樣(家屋組成的位置)。立柱部分,柱子並非直接埋入地面,而是會先埋石頭作為基石再將柱子立上。再來以橫穿固定連繫柱子之間、裝設檻牆。然後架設斜樑、釘雨淋板牆面、舖設茅草屋頂、隔間牆施作(材料有木板、竹子、菅蓁)、高床的施作(材料有藤、竹子、菅蓁等)、施作門窗,最後就舉行落成,並宴請工團成員。

(本文作者係逢甲大學建築學系講師以及本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註1:有關家屋的探討,係逢甲大學建築學系老師陳秀珠主持,陳俊男協同主持,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於 2008年委託的《撒奇萊雅族傳統建築研究計畫》的調查內容。本論文出現之房屋繪圖,均由陳秀珠老師所測繪,在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