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進行紙質文物修復工作之準備工作與經驗分享
紙質修復經驗談
古戰艦重現記—瑞典瓦薩號戰艦保存修復史(上)
史前館電子報第132期 2008.06.01 
   

實地進行紙質文物修復工作之準備工作與經驗分享

 文 / 林雪芬 圖 / 林娜鈴


資料分類依重要性、受損程度及材質種類區分

口罩可以保護工作者避免吸入飛散在空氣中的細菌和黴菌

以毛刷清除表面附著的髒物

受潮書本通風乾燥方式之一,以小石頭把立在桌上風乾的書籍頁間區隔開,攤開的頁數越多,書也就乾得越快。

臺灣的氣候溫暖潮濕,細菌及黴滋長快速

以竹刀或骨刀小心分開一頁頁沾黏的紙類文物。

以竹刀仔細將郵票取下

阪本教授說:紙質文物搶救的黃金時間是災後的48小時以內

  2007年10月間,南王部落高山舞集林清美老師家慘遭祝融,多年來累積的演出照片、演出計劃、手稿、音樂等珍貴資料幾乎付之一炬,有些珍貴的資料即使逃過了被大火吞噬的命運,也逃不過被煙燻黑的問題或是灌救時被水浸濕的風險,種種的損害刺痛了林清美老師的心,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她畢生的心血,如果就這麼丟了真的很不甘心,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修復,所以即使資料留了下來,也只是任意的堆置而沒有做更進一步的處理。

  這次在偶然的機緣之下,本館促成了遠從日本而來的紙質文物修復專家阪本勇教授,親自到林清美老師家中實地進行紙質文物的修復工作,並且將這門技術傳授給史前館的工作同仁們,達成了一次博物館、社區和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很榮幸能夠參與此次的工作,並且能夠將過程紀錄下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行前阪本教授還特別提醒大家,在進行任何文物搶救及修復工作之前,一定要記得先確認參與工作的夥伴沒有生命安全上的疑慮,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形下,大家才可以專心的進行紙質文物的修復工作。
以下是進行紙質文物修復的工作要點:

一、準備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工具的準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準備工具又可分兩個方向去準備,這樣比較不會有所遺漏。

(一)衛生類:

  在每個受災現場一定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細菌和黴菌,所以在工作人員正式進入現場和文物有所接觸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自我保護的工作,準備的工具包括:

  1. 口罩:避免吸入飛散在空氣中的細菌和黴菌,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2. 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充滿細菌和黴菌的文物,以免造成皮膚病或其他不良的反應。
  3. 酒精:用於清除文物上的細菌和黴菌,也可達到抑制細菌、黴菌生長的目的,避免文物繼續受損。
  4. 毛刷:把附著在文物上的髒東西刷除用。

(二)修復類:

  接下來在進行修復工作時,要準備的工具就相當的繁瑣了,包括:

  1. 塑膠籃子: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修復前的分類工作。
  2. 標籤紙:把分類好的文物已標籤只做記號,因為在災害現場的文物往往是呈現一種慘不忍睹的狀態,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標記的工作,那麼在進行修復工作時,我們可能會忘了這個籃子裡面放的究竟是什麼東西,而必須再次的去翻動文物,這樣無形的就又增加了文物損壞的風險了。
  3. 筆:記錄文物的分類狀況用,不要覺得筆是垂手可得的東西,在重要的時刻,很多人就是會忘了它的存在。
  4. 相機:如果遇到了受損真的太過嚴重而無法挽救,或是自己沒有把握可以挽救的文物時,我們千萬不要貿然的行動,一定要記得先進行翻拍的動作,這個動作完成了之後,就算文物真的無法搶救回來,至少我們還可以透過照片來研究。
  5. 吸水性強的紙張:如白報紙、衛生紙、擦手紙…等等。這是為了把紙上的水分吸乾,讓潮濕的紙張恢復乾燥。
  6. 不吸水的紙張:又可分為可透氣性(如:不織布)和不可透氣性的(如:蠟紙)兩種,透氣性的紙可用於幫助紙質文物乾燥時的隔離物,以免紙質文物在乾燥的過程中發生了沾黏的狀況。而不可透氣性的紙,則可用於包裏拿來壓在文物上加速乾燥的書籍或是物品上,以免造成其它物品或是文物的二次損害,如果手邊沒有這樣材質的紙張時,記得「塑膠袋」也是很好用的材料之一。
  7. 骨刀或竹刀:紙質文物在修復時,難免會遇到沾黏的問題,此時絕對不可以直接把文物硬扯開,否則可能會導致無法挽救的傷害,竹刀或骨刀的作用,就是用來把沾黏的文物慢慢分開的。
  8. 水盆:一方面可用來倒酒精,另一方面也可在遇到嚴重沾黏的「郵票」的時候,把郵票放入溫水中,讓它慢慢的分開。
  9. 重物:壓在處理好的文物上,加快紙張吸水的速度之用,例如:磚塊、厚重的書籍、大石頭等。
  10. 小石頭:把立在桌上風乾的書籍攤開的頁數區隔用,攤開的頁數越多,書也就乾得越快。

二、分類:

  在任何一個受災現場一定都會呈現一片狼藉的模樣,且人心一定是浮動不安的,對任何事情都會感到六神無主,什麼東西都想救,但卻又什麼都救不回來的不安全感籠罩著所有人,在這樣的情形下,必須有一個領導人站出來領導大家進行家園的重建工作,而這個人,也將是進行文物分類時的靈魂人物。

(一)依「重要性」分類:

  此件文物是否重要,可以按照文物本身的價值來區分,例如:地契、各類所有權狀等,除此之外,還可以依受災者本身對此文物的重視程度來區分,例如:手稿、照片、底片等等。
  一旦將優先順序分類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該從何著手了,思緒也會慢慢的變得清晰,也就不會再過度恐慌了。

(二)依「受損程度」分類:

  把文物分出整理的先後順序之後,下一步就是按照受損狀況來進行分類了,受損程度越嚴重的就要越優先處理,以免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損害。

(三)依「材質」分類:

  除了依據「重要性」和「受損程度」分類之外,依照材質分類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不同材質的文物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照片、銅版紙這類的文物就不可以直接與吸水性強的紙張直接接觸,否則會造成沾黏的狀況,反而更難處理。

  把進行文物修復之前的準備工作都就緒了之後,緊接著就是文物的實際搶救了,不過搶救的過程就不在此一一敘述了,因為過程過於繁瑣,所以我們特地把阪本教授的操作手法拍攝下來,未來也會公佈於本館網站上提供給大家參考。

  由於距離火警發生已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左右,所以許多文件都發生了嚴重的發霉現象,阪本教授在搶救的過程中不停的發出嘆息聲,除了有一種令人惋惜外,還有令我們感到有趣的是,在林清美老師整理出來的文物當中,阪本教授也忍不住拿出相機來做紀錄,因為就連紙質文物修復經驗豐富的阪本教授都沒見過像林清美老師家中出現的這麼嚴重的發霉現象。後來阪本教授才跟我們說,修復紙質文物的黃金時間是受災後的48小時以內,因為臺灣的氣候溫暖潮濕,如果不在48小時以內就著手進行文物的搶救和修復工作的話,很快的細菌和黴就會滋長,也會對文物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了,更何況林老師家中的文物都堆放了半年左右的時間,難怪會形成這樣的現象。

  這次參與實地的文物修復工作之後,才知道原來泡了水的重要文件還是可以搶救回來,並且學習到正確的文物修復方式,而不再像以前一樣看到就丟,或是用亂七八糟的方式來搞破壞。也希望可以盡快把影像的部分整理完成放到本館網站上和大家分享,不過最希望的還是大家都可以平平安安的,不要遇到需要用到這些技術的時候。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公共服務組導覽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