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一)
  實地進行紙質文物修復工作之準備工作與經驗分享
博物館頻道(二)
  紙質修復經驗談

話題‧話語

 

古戰艦重現記—瑞典瓦薩號戰艦保存修復史(上)

搶鮮報
   
  編輯語
 

當紙質資料或是照片被水浸濕或是被煙燻時,該如何處理?大部分的人不是直接拿去太陽底下曬,就是直接扔了,不過從紙質修復專家阪本教授的眼裡,上述的方法並不正確,而這些資料幾乎均可修復的,我們從本館公共服務組導覽員張雅惠小姐以及林雪芬小姐的文章,瞭解到教授如何去修復這些資料以及修復當下的心情。

在128期到130期裡,我們介紹過瑞典瓦薩號戰艦的歷史與保存之博物館,緊接著透過本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葉前錦小姐的文筆,繼續瞭解有關瑞典瓦薩號戰艦的保存修復情形。

 
  博物館花絮
 


嗨!薏米珠特展」 揭幕儀式
專題講座「民族植物簡介-以薏米珠為例」由落合雪野教授主講

邀請台東縣市國小進行認識薏米珠的「教育工作坊」

「嗨!薏米珠-種子的手作藝術」特展於5/20(二)上午舉行開幕儀式,吸引多位地方藝文人士及媒體蒞臨。配合特展於展期中規劃專題講座,5/21(三)由足跡遍達中南半島各地的日籍人類學家落合雪野主講,講題為「簡介民族植物學—以薏米珠為例」,看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使用薏米珠,以及其在民族植物學上的各種樣貌。特展後續規劃了「教育工作坊」和「親子工作坊」,「教育工作坊」邀請台東縣市學校教學參觀,並由東大兒文所學生帶領大小朋友認識種子的奇妙。暑假期間安排「嗨!薏米珠!」親子工作坊,每週六下午2點邀請親子家庭預約參加,藉由遊戲的體驗,啟發對環境的觀察力,看平凡的薏米珠如何變身亮眼的小珍珠。

 
 

 
史前館電子報第132期 2008.06.01 
 

實地進行紙質文物修復工作之準備工作與經驗分享

 文/林雪芬 圖/林娜鈴


資料分類依重要性、受損程度及材質不同區分

  2007年10月間,南王部落高山舞集林清美老師家慘遭祝融,多年來累積的演出照片、演出計劃、手稿、音樂等珍貴資料幾乎付之一炬,有些珍貴的資料即使逃過了被大火吞噬的命運,也逃不過被煙燻黑的問題或是灌救時被水浸濕的風險,種種的損害刺痛了林清美老師的心,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她畢生的心血,如果就這麼丟了真的很不甘心,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修復,所以即使資料留了下來,也只是任意的堆置而沒有做更進一步的處理。

  這次在偶然的機緣之下,本館促成了遠從日本而來的紙質文物修復專家阪本勇教授,親自到林清美老師家中實地進行紙質文物的修復工作,並且將這門技術傳授給史前館的工作同仁們,達成了一次博物館、社區和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很榮幸能夠參與此次的工作,並且能夠將過程紀錄下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詳全文▲TOP

 
 

紙質修復經驗談

文/張雅惠 圖/張雅惠、林娜鈴


日本紙質保存專家─阪本勇教授(中)來館演講分享經驗

  本館這次特邀請日本紙質保存專家-阪本勇教授於3月21日舉辦一場「Past disaster experience and future disaster preparedness(過去之災難經驗與未來之災難的準備)」演講。

  我是這場演講的日文口譯人員。很榮幸於演講前,事先與阪本先生溝通演講內容,這時不禁讓我驚嘆不已。敬佩的不只是阪本老師的專業技術,還有他那種無條件志願投入奉獻服務的態度和精神。

  詳全文▲TOP

 

 

古戰艦重現記—瑞典瓦薩號戰艦保存修復史(上)

文 / 葉前錦


瓦薩號打撈出水情形(引自Mayol 1996)

  前篇電子報夏麗芳小姐詳盡介紹了瑞典著名的瓦薩博物館(Vasa Museet),以及瓦薩號戰艦坎坷的歷史,相信大家已有初步的了解,今日在博物館館內展示的瓦薩號戰艦原始零件保存完整度達95%以上,加上船上裝飾700多座彩繪雕刻精美的雕像,造就其獨特的藝術寶藏地位,也使該博物館成為世界著名的觀光景點。瓦薩戰艦在文物保存修復界非常具有代表性與重要意義,它堪稱世界最大的水下考古出土遺物,也是世界僅存一艘十七世紀的古戰艦,為了將其雄偉的原貌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瑞典政府傾全力保存修復這件重要的國寶,但其背後實有一段鮮為人知且漫長艱辛的研究修復歷程。2007年6月筆者恰巧參與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辦之「出水文物緊急維護與保存國際研討會暨工作坊」,會中請到瑞典瓦薩博物館文物保存修復師艾瑪伊麗莎白‧哈克小姐(Emma Elizabeth Hocker)講述有關瓦薩戰艦修復經過,因此參考其演講內容與相關文獻資料集成本文記述這段修復歷史。

詳全文 ▲TOP

 
 

最新活動訊息:http://www.nmp.gov.tw/content/nmpweb/news.aspx

教育活動:

  》本館

  • 嗨!薏米珠!種子的手作藝術,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活動一:魔豆的世界,時間:6/8(日)14:00~17:00,材料:限量40份,材料費60元。發揮你的想像力,管他印象派還是抽象派,拿出五彩豆豆,創作天馬行空的魔豆世界。
    活動二:豆沙包,時間:6/15(日) 14:00~17:00,材料:限量40份,材料費50元。 把不同體積大小的豆豆裝進花布裡,豐富可愛的顏色,丟擲之間,培養視覺、聽覺、觸覺多樣化的感官經驗。
  • 「2008年史前考古夏令營」Digging the Past
    活動對象針對全國高中高職學生(含國中高中應屆畢業生)及大專生、大學生。名額18名。研習時間:
    第一梯次:7月4~9日
    第二梯次:8月23日~28日
    http://www.nmp.gov.tw/edunews/digging97.htm

  》卑南文化公園

  • 卑南文化公園生態月系列活動。
    http://beta.nmp.gov.tw/main/08/8-1/9706/1a-1.htm
    6月 7日(六) PM14:00~17:00:和鳥兒做朋友;請擇6/7或6/8一天參加
    6月 8日(日) PM14:00~17:00:和鳥兒做朋友;請擇6/7或6/8一天參加
    6月14日(六) PM14:00~17:00:看蜜蜂做蜂蠟蠟燭
    6月21日(日) AM08:30~11:30:認識美麗仙子~蝴蝶
    6月21日(日) PM14:00~17:00:學習的好幫手~押花尺
  • 摩登史前人新玩意
    週二至週日,09:00~17:00,史前玉工坊—卑南古玉DIY。卑南玉飾製作之精美常令人嘆為觀止,因此對於當時高度的工藝技術水準,有著探尋與實際操作的欲求,為讓卑南玉飾的磨製方法與穿孔技術,能重現眾人眼前,特別準備砥石及仿製了古老的鑽孔器,俾使能再現卑南玉飾的風采。材料費100元,體驗時間30分鐘至1小時。

特展:

  • 「嗨!薏米珠 — 種子的手作藝術」特展,自5月20日至8月31日展出,地點:史前館一樓左側穿堂。
    在世界各地,人和薏米珠有著各種不同的關係……,
    菲律賓Tipori的女性們,用薏米珠裝飾的手製藝品賣給觀光客;
    寮國的孩子們手上把玩的娃娃,有薏米珠串成的小項鍊;
    泰國和緬甸的購物中心,販售薏米珠裝飾的商品,展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台灣賽夏族於矮靈祭使用的節奏樂器,是以薏米珠與竹子製成的臀鈴。
    這個特展,我們將透過薏米珠的手作藝術品,串連起世界各地人們利用植物種子的生活經驗與美感呈現,透過與薏苡的對話,了解人與植物的關係。 展出內容包括:「薏苡植物的生態學」、「世界各大洲的薏米珠工藝」、「旅行博物館的概念和足跡」與「本展的策展過程」。此外,還特別增加台灣地方特有的薏米珠手作藝術,如賽夏族臀鈴、蘭嶼的貝殼項鍊等。
  • 「2008─如鼠家珍」鼠年特展,自5月13日至98年1月23日展出,
    地點:史前館二樓迴廊
    鼠類
    在生物分類上究竟有多少族群?
    在生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在考古研究中又提供了什麼樣意義非凡的線索?
    台灣原住民族中泰雅及阿美族人為了保護穀物不受鼠患,穀倉建築上有哪些因應的防鼠設施?
    蘭嶼達悟人的傳說故事中,老鼠怎麼變成了魚?
    南王卑南族人所稱的古拉寶,又是如何神奇的老鼠?
    「2008--如鼠家珍」將一一為您解說。
    觀眾並可透過展板上播放的影片,學唱卑南族人稱頌老鼠的有趣歌謠。

講座:

  • 一個展覽的誕生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兒童文化」課程,如何將一群沒有策展經驗的成員,藉由與博物館合作,凝聚共識,逐步討論、發想,完成本特展的經驗分享。
    主講人:游珮芸(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6/25(三) 14:00~14:30 講座前導覽
    14:40~16:20 專題講座 (核發教師以及公務員研習時數)
    地點:本館二樓六十人學習教室

演出:

  • 97年原住民文化暨樂舞創新培植計畫
    常態演出時間:每周六14:00
    地點:本館玻璃屋餐廳

    6/7 高山舞集(卑南族)
    6/14 個人演唱--Lafagow+Dakanow(魯凱族+排灣族)
    6/21 比那斯基部落(卑南族)
    6/28 新園部落(排灣族)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浦忠成│執行編輯:陳俊男│助理編輯:林娜鈴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