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參觀人數減少的反思
文
/ 溫璧綾 圖
/ 林娜鈴攝
一、 前言
一則新聞報導引起了我的注意:南台灣恆春半島具指標性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今年7月單月入館的人數只有11萬餘人次,比去年同期的20萬人次大為減少。
另外,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兵馬俑特展」雖有綠面俑的加持,但台北82天的展期只吸引29萬8千546人次參觀,並未造成如第一次百萬人潮參觀的盛況。
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 |
史前館入口大廳「臺灣原住民神話傳說系列動畫及帛琉大船」展示 |
故宮博物院除外,今年似乎所有的博物館參觀人數都遽減,是博物館行銷做得不夠嗎?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因為委外經營,民間廠商做起行銷應該不似其他公立博物館無行銷經費,行銷策略也較活潑多元。歷史博物館的「兵馬俑特展」跟聯合報系做了異業結盟,利用了聯合報系的行銷通路。所以並不是行銷不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整個大環境經濟情況的不佳。
二、 行銷的逆境
博物館的功能隨著時代潮流由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增加了休閒一項,讓博物館越來越接近民眾。相對的博物館的競爭者增加了,所面對相關產業的競爭壓力也日與遽增,如何在其中彰顯博物館的主題與特色已是博物館重要的課題之一。若博物館要跟其他休閒事業競爭,博物館就必須「類遊樂場化」,讓展廳除了應呈現的主題外,再融入活潑的元素。
故宮的「Old
is new」成功的將典藏品商品化,並賦予冷冰冰的展品新的面貌,讓這些國寶級的展品能更接近民眾的生活。當大家都看到故宮創新行銷的成就,但試問有多少公立博物館擁有與故宮相同充裕的可利用資源?
本館座落於偏遠的台東地區,又不在旅遊的動線上,平日到館參觀的不是戶外教學及畢旅的學生,就是免票的阿公阿媽團。但常常有一種特殊現象,當天氣不好的時候,無法到風景區遊玩,遊客幾乎都會更改行程擠進博物館參觀。台東的商業活動與其他縣市相較可說是少的可憐,本館活動的贊助廠商也只能找到固定幾家,找不到大企業贊助,因為他們評估很多因素後,覺得達不到他們所要求的效益。在有限的公務預算內,要施行各式的行銷策略實在非常困難,目前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利用非常有限的資源,爭取各種能行銷本館的管道。
本館常用的宣傳通路便是主動發佈各項活動訊息給媒體,但並不是每次都能幸運的被刊登,即使被刊登也只能上了地方版,登上全國版的機率很低。博物館的同地點及同質性的活動容易造成媒體報導的疲乏,行銷手法之一的新聞事件報導也逐漸失靈。
在無經費及其他奧援下,我們做了另一思考,就是利用有限的資源把博物館帶出去。我們不再只以進館參觀的民眾當成唯一服務的對象,我們願意拓展我們的服務範圍,就像行動博物館般走進那些無法到博物館實地參觀的群眾裡,傳遞文化的訊息,真正的教而無類做到社會教育的服務。
三、 結語
博物館的展示分為常設展及特展2種,常設展是博物館的核心,其因經過長期的規劃設計,所以不能經常變更改變。常設展的設施及展示手法會隨著時間而老舊,所以博物館需要推出各種特展來吸引民眾再到博物館參觀。「特展」幾乎已成為博物館行銷宣傳的重點之一,藉由特展吸引大量的參觀人潮,也讓博物館再度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話題,但是我們必須深思當人們都注意到「特展」的時候,博物館原有「常設展」是否被遺忘了?社會教育機構的博物館是否該為了創造入館人數而忽略原來設立博物館的意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公共服務組研究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