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觀看-「神聖的遺產」特展導言
從失敗、超越到卓越-史前館公共藝術〈展開夢想的翅膀〉
臺灣原住民的煙斗
史前館電子報第120期 2007.12.01 
   

臺灣原住民的煙斗

 文 / 方鈞瑋 圖 / 史前館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菸草是人類重要的嗜好品。在台灣原住民中,除了居住在蘭嶼島上的雅美族傳統無吸煙的習慣外,吸煙是其餘各族重要的休閒活動。馬偕牧師在19世紀末對東部噶瑪蘭與南勢阿美嗜食檳榔與吸煙的習俗,有這樣一段描述:「在樹蔭下、在屋內、在路邊,到處可以見到男人或女人--單獨或成群地;每一個人都帶著一個盛裝貝殼和珊瑚燒出石灰的小葫蘆,以及裝著煙草葉和檳榔的袋子。他們的嘴很髒又變形,而且永遠也不停。無論是走路或休息,所有的時間都可以用來準備或使用檳榔或雪茄煙。」(轉引自胡家瑜,2001:159)

  根據學者的研究,煙草於1578年由Padras Gomez自墨西哥傳入呂宋島,其後再由呂宋島傳入泉州,McGovern則認為煙草於十七世紀初年由荷蘭傳教士帶入台灣(轉引自陳奇祿,1992:158)。基本上,煙草由各部落自行種植,煙草採摘後,置於竹簍陰乾,然後夾於竹叉曝曬。為防止直接曝曬致使菸葉易摺碎,曝曬時常覆蓋樹葉以吸收水分。如遇雨天,則將採收的菸葉置於火上烘乾。菸葉常編成辮狀,呈牛角形。烘乾後的煙草相當脆,手一捏就成碎片狀,剛好可以裝到煙斗內。

  在台灣原住民中,幾乎每個族群都有形制類似的煙斗,其間的差異在於所使用的材質、裝飾紋樣與技法的不同。構造上,煙斗主要由碗部與吸軸所構成。碗部多以竹木材質為主,少數則為銅製品,吸軸多以細竹枝製成。過去煙斗通常是使用者自製的常用品之一,使用約三、四個月後就毀損,屬於經常消耗性的物品。有時,為了讓煙斗更加耐用,會在放置煙草的地方圍上銅片,以防止碗部材質因過熱而損毀。

  排灣群與魯凱族煙斗的碗部為木質,這是裝飾的重點所在,他們會在碗部外圍雕刻紋飾,通常表現為人頭(形)或動物圖樣。這一方面可做為個人的標記或彰顯個人的手藝,以增加美觀。圖1為屏東牡丹地區排灣族的煙斗,他們在碗部前端雕刻蹲踞人形;台東達仁排灣族的煙斗則在碗部前端雕刻為具象人臉(圖2);圖3為屏東來義排灣族的煙斗,其碗部則雕飾呈現為人臉與鹿角的結合;圖4為屏東山地門排灣族的煙斗,他們在碗部外緣雕刻鹿頭紋樣;圖5的煙斗碗部則雕刻為豬頭造型。


圖6

  泰雅族的煙斗主要是以短竹根挖空內部,並加上吸軸構成,這是非常普遍的個人隨身器物。若是要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則會選擇竹根特大的部份拿來做碗部。在男女使用上也略有差異,通常男子用的煙斗較短,頭部也較粗大,經常有明顯凸起的根節(圖6);女子用的煙斗則較細長,頭部較細緻、平滑,取無根節的竹頭。外出時,男子喜好將煙具裝在山羊或是山羌的皮袋內;女子則將煙斗插在頭髮上。


圖7

圖8

  阿美族稱煙草為tamaku,一般人在結婚之後才開始抽煙。阿美族人將煙草、酒與檳榔視為珍貴的物品,在過去,菸草是由各家自行種植,煙草的產量越多,象徵家庭越富裕。此外,煙草也用來做為賠償或平息事端的賠償物(黃貴潮,1998)。圖7為台東成功都歷阿美族的煙斗,他們以鐵絲、鐵片與粉紅毛線纏繞在竹吸軸外,做為裝飾;圖8為台東長濱阿美族的煙斗,吸軸上另外繫綁一件尖形器,這是用來清理煙灰的工具;圖9為台東馬蘭阿美族的煙斗碗部,他們在木質碗部上以銅釘與鎳、鐵片構成圖樣做為裝飾,而在圖10台東長濱阿美族的煙斗碗部外,則鑲嵌著由大小夜光貝磨製成的圓形裝飾。


圖9

圖10

參考書目

胡家瑜
2001 〈馬偕收藏臺灣原住民器物的文化脈絡〉收錄於許功明主編之《馬偕博士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頁144-165。

胡家瑜˙崔伊蘭
1998 《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陳奇祿
1992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貴潮
1998 《阿美族傳統文化》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