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洋的食物-從過去到現在
臺灣原住民的刀 (一)
文化分享.成長與學習─東南亞文化月外籍配偶姊妹教做心得(下)
史前館電子報第117期 2007.10.15 
   

來自海洋的食物-從過去到現在

 文‧圖 / 張至善


飛魚:達悟族人視飛魚為天神的恩賜

鬼頭刀:追逐飛魚而來的鬼頭刀


底棲性魚類:雅美族人深信絕不能在同一季節中,同時捕捉飛魚和底棲性魚類

  從古早開始,由於對蛋白質的需求,人類會從生存的環境中取得食物,在內陸中,可以由獵捕飛禽走獸而求得;而靠海很近的地區,便可捕捉海裡的魚、貝來當食物,這是人類跟海洋發生關係的第一步,出自於一種原始的需求。那麼史前人類要如何從海洋中取得食物?而又有哪一些物種是常被捕獲而食用的呢?今天在此我們針對後者來進行探討,我們可從「鵝鑾鼻公園地區史前漁撈活動研究」報告*中稍稍看出端倪:

  史前人類的海洋食物種類(以墾丁遺址為例3500B.P.~2500B.P.)

  對恆春半島臨海的史前居民而言,大海就像自家的冰箱一樣,海洋豐富的生態資源提供了多樣的食物來源。從恆春半島各遺址上所出土的生態遺物來看,恆春半島的史前人類除了經營農耕、狩獵之中,漁撈也是一個重要的生業活動。取自海洋的食物以魚類及貝類居多,魚類有鬼頭刀、鸚哥魚、二齒魨等,其中包括不少大型魚類,如鯊魚和雨傘旗魚。貝類更是種類繁多,從遺址發掘的生態遺留中鑑定出35科68種,其中以蠑螺的比例最大,佔百分之90以上。

  在鵝鑾鼻史前聚落的海魚捕撈,以鯊魚、鬼頭刀、烏仔魚、鸚哥魚、旗魚和二齒魨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鯊魚和旗魚的捕撈最為重要;早期以鯊魚最多,到了晚期,旗魚取代了鯊魚的地位,被捕獲的數量最多。

  隨著季節變化,沿海有不同的魚種出現,史前人類利用不同的漁撈技術從事捕魚,他們根據魚的特性,選用適合的捕捉方式,他們能夠在潮間帶潛水鏢魚及撈拾貝類,所以應有不錯的潛水能力,而且對於海洋生態、魚類習性,潮汐應該都有充分的知識。

  那麼現代的臺灣南島民族,對於海洋物種的利用又有什麼樣的面貌呢?我們來看看現今臺灣南島民族海洋食物的種類:

  現今生活與海洋密切相關的臺灣南島民族有分佈於花東海岸的阿美族以及世居蘭嶼島的達悟族,他們熟悉海洋的律動,十分擅於利用海洋的資源。

  阿美族對海洋食物的使用有採集和漁撈兩種,採集以海貝和海藻為主,不分季節都可進行,漁撈則因各季節魚類迴游習性不同而各有不同種類,在夏季以捕飛魚為主;冬季則以捕烏魚為主。此外,食物中的食鹽由海水煮成經沈澱後而得,也是海洋提供的食物資源之一。

  位居蘭嶼島上的達悟族,日常生活中海域資源佔了最為重要的位置。潮間帶對達悟人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食物提供場所。一般來說,礁岸邊的蟹與貝,這類食物的採集是女性的工作之一;而亞潮帶的貝類採集往往需要潛水,於是就交由男人負責。

  每年春天隨著黑潮迴游而來飛魚(alibangbang),是他們極為重要的漁獲,達悟族人視飛魚為天神恩賜,每年定時自天上之海游至地上之海,來到蘭嶼附近的禮物。來到蘭嶼的飛魚有白鰭飛魚(sosowon)、紅斑鰭飛魚(kalalaw)、黑鰭飛魚(mavaeng so panid)、紫斑鰭飛魚(papataon)等。在這段捕飛魚的期間(飛魚汛期),也會釣取專吃飛魚的鬼頭刀(aliyo)、參魚(cilat)、鮪魚(vaoyo)等。

  底棲性魚類要在飛魚汛期結束之後才可以開始捕捉。這些魚類種類繁多,包括笛鯛(vaoknong)、金梭魚(vazavonot)、鸚哥魚(arawa)、緋鯉(amingan)、蝴蝶魚(tapez)、彩鯛(aporon)、石斑魚(vola)等。由代代相傳的禁忌觀念:絕不能在同一季節中,同時捕捉飛魚和底棲性魚類,這樣一來,每一類魚群都有了休生養息機會,不至於長年的遭受獵捕壓力,看來,達悟族的老祖宗早已有了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觀念了。

參考資料:

* 李匡悌
1989 鵝鑾鼻公園地區史前漁撈活動研究 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史前館臺灣史前文化、臺灣南島民族展示廳資料。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